
浅议现代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规划与设计策略
摘要:物流园区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性。系统而科学地规划物流园区建设不仅关系到物流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其内部的空间布局则是影响物流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环节。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对物流园区总体布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功能布局形式、建筑布局形态进行研究,浅析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一般策略,为现代物流园区合理化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物流园区、空间布局、建筑形态
1、导言
物流是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行业,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兴起以及快速发展,物流园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物流园区的良好规划与建设是影响城市及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物流园区规划有别于国家与
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又不同于工业与房地产业园区的规划,其更偏重于在较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土地布局与功能布局结合的科学性,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规划。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宏观方面对物流园区的规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从微观方面对于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相对还较少,导致物流园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基础,造成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为此,有必要对物流园区设计理论及方法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将侧重于物流园区微观规划的介绍。
2、物流园区布置考虑因素
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相当数量的工业开发区、产业园区、保税区等形成了规模,逐步成为自身具有配套生产能力,或者成为进出口加工工业的制造中心,对规模化的物流服务与组织需求较大。因此,许多物流园区依托这些产业集中地进行布局,以便为制造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成品销售等的物流组织与管理提供便捷的服务。为了提高效率,现代化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节约用地
在满足消防间距的前提下,建(构)筑物布置疏密得当;道路宽度、绿化带、回转装卸场地间距适当;结合实际组合建筑物,可采用多层、高层、联合库房。
2)自然条件
建筑物应结合地理位置、气象等条件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进行竖向设计,如利用较大的自然高差进行阶梯式布置,利用较大的填方区进行地下室或冷库布置等。
3)规划条件
规划一定要满足当地控制规划规定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占比、投资强度等五大指标要求。
4)物流交通
利用SLP等仿真和计算分析,缩短物流线路,减少周转量,使物流车辆进的来、转的开、出的去,这是一般物流园区的瓶颈所在,也是配送环节运行费用的重要因素。
3、物流园区功能布局形式
物流园区功能区布局是将各种功能空间进行综合,把多元的物流园区环境要素加以综合,形成整体的、具有相互联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综合的、整体的结构关系来看,物流园区存在的功能区布局形式主要有枝状式、网状式和综合式布局三种形式。
(1)枝状式布局
枝状式布局是指园区各功能区与城市干道或园区内部主要道路平行布局,使园区与园区外道路、功能区与园区内部主要道路贴近,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资源的充分利用。此种布局形式适合于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这一类型的物流园区大多结合交通枢纽选址,如机场、火车站场、港口、码头等,交通枢纽一般布置在园区一端,以一条主要道路为轴线,沿交通沿线布置各功能区。
(2)网状式布局
网状式布局是指园区内采用网格式道路作为交通的骨架,园区各功能分区分别在区内主要道路两侧布置。网状式布局可以使功能结构具有最大限度的可发展性和可替换性,可以为生产加工提供平整的地块,利于建设大体量的厂房,有效利用土地。此种形式主要适合于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
(3)综合式布局
综合式布局是指将区内的各功能区与园区内部道路或城市道路更灵活的结合布置,主要遵循自然环境的变化来组织空间。一般用于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位于城市交通运输主要节点处,服务于城市配送与区域运输。
4、物流园区建筑布局形态
物流园区内建筑的规模和布局对城市建筑群的空间形态有着重要影响。以北京物流港和福建海峡工业原料城物流园区两个典型的综合物流园区为例,绘制图底关系图。所选案例具有以下共同点:功能完善且建筑类型多样;面积足够大,能较好地反映空间机理。
北京物流港图底关系
福建海峡工业原料城物流园区图底关系
上述两个案例的图底关系图清楚地反应了物流园区中四种类型建筑的空间肌理。仓库与厂房建筑形体方正,布局较规整,建筑密度较大约为40%,建筑层数较低;而办公与商业建筑、生活配套建筑的形体和布局相对自由多样,建筑密度较小一般为20%左右,有高层建筑;商贸建筑的形体多样。由此,归纳得出各类建筑空间布局的特点:
1)仓库和厂房建筑
规模越大的物流园区仓库与厂房区的建筑密度越小,用地紧张的小型物流园区空间元素布
置紧凑,其建筑密度略大。仓库与厂房建筑单体建筑占地面积大,形体较方正,一般平行整齐排布,外部空间布局比较规整。
2)办公与服务建筑
用地规模较小的物流园区大面积绿化较少,故而建筑密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若规划大型集中绿化景观空间,则其建筑密度便会较小,其环境品质也会相应较高。办公与服务建筑单体占地面积较小,建筑形体有点式、板式、L型等多种类型,建筑布局方式多样,有放射状排列、分组团围合布局等多种形式。通常办公建筑为园区内的最高建筑,是园区建筑形象的主要展现者。
3)生活配套建筑
生活配套区建筑密度普遍较小,环境品质较好,单体建筑占地面积较小。生活配套区的建筑布局形态丰富,有阵列式、放射式等多种类型。通常在布局时,将高层住宅排布在外围或散布在内部。高层住宅的空间影响力弱于办公楼。
5、结论
随着现代物流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合理地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能够减少物流系统给城市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的交通和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竟争力,培育和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推进物流产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发展,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实行规模化经营,共享相关物流设施,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发挥物流企业整体优势,提高物流规模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冉.国内外物流园区规划研究分析[J].企业研究,2013.
[2]刘璐.有色金属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工程说是学位论文,2018.
[3]曹明,罗璐,洪力京.我国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9(02):81-86.
[4]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5]柳振勇.基于功能复合化的现代物流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更多推荐
物流园区,建筑,布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