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气灶项目
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建设背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
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结构形式来看,燃气灶可以分为台式灶和嵌入式灶。
1990年以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中国
的燃气及燃具事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家用燃气灶具品种增多,款
式新颖,安全措施增强,材质、功能和性能等均有所改善。在生产质
量和可靠性,工艺水平,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性能指标的先进性,
节能和环保水准,安全使用等方面都有所改善,我国燃气灶行业获得
快速发展机遇,尤其是广东地区燃气灶产业享誉全球。
不过从整个产业格局来看,厨电行业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
行业已经从发展阶段慢慢步入成熟阶段,市场容量短时间难以放大,
燃气灶行业同样如此。2013年我国燃气灶零售额已达180.8亿元,并
呈现出逐年增长状态。2014年我国燃气灶零售额突破200亿元,截止
至2017年我国燃气灶零售额增长至263.6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我
国燃气灶零售额为270.2亿元,同比增长2.5%,行业发展放缓。
尽管我国燃气灶行业发展趋缓,不过燃气灶行业也获得了一个难
得的发展机遇。根据中怡康数据,近两年燃气灶均价有着不同幅度的
提升,高端燃气灶消费比重上升,体现了燃气灶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
力的提升,行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背
景之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要想继续保持和提升在全
球范围的影响力,就必须紧紧抓住智能家电这一发展趋势,着力发展
家电产业智能化,而智能化往往代表着高端化。
另一方面,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主力消费人群,相比于老一代,他们消费意愿高、购买能力强、追求新技术、新产品,所用产品的更
新换代速度明显偏快,在产品的选择上明显倾向于高端。
中怡康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燃气灶中高价格段(2300元及
以上)产品占比继续提升,在整体市场中份额达到38.92%。
厨电行业是家电行业遇冷转移的新战场,无论是家电巨头还是新
兴互联网企业纷纷强势闯入。当前,国内共有燃气灶企业两百余家,
其中广东省凭借先发优势,燃气灶企业数量最多,其次为浙江省。
近年来,国内厨电企业不断推出搭载新功能的高端智能新品。从
品牌检测情况来看,2018年1-10月,中国燃气灶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达到58.1%,老板、方太、华帝成为最热销的三大品牌。
2018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中国厨电
市场整体不太景气,但这并不影响主流厨电企业对未来的判断和信心。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行业洗牌在明显加速,高能耗、低
品质、无差异化的落后产能、落后产品以及落后生产力的企业,都将
在这一波的市场洗牌中被淘汰;同时有技术、有产品、有品牌的品牌企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销售金额、利润金额以及市场占有率会
呈加速度的上升态势,以85后、90后为主力的消费人群的品牌意识现在是越来越强,品牌化已经是现在和未来最明显的消费趋势。
同时,燃气灶行业也有明显的向中高端发展的趋势,探索“互联
网+个性化”定制,提升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水平,满足消费者越来越
多元化的需求,将成为燃气灶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构筑支撑我市转型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拓展网络经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
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推进人才
等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瞄准重点产业技术瓶颈和产业竞争力提升需求,推进实施联合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开发利用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提升
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先进工艺水平。
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引领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布局、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
新联盟或协同创新中心。
(二)大力拓展网络经济
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产业变革
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拓展网络经济空间。鼓励互
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围绕重点领域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进物联网感
知设施统一规划布局。
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
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
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加快互联网创新要素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渗透,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引导大型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
创业团队开放创新资源,鼓励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联盟。促
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发展
分享经济形态。
(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双创行动计划,构建低成本、
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政策集中
发布,向创业者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高校
院所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中小微企业、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
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投资产
业基金效益,打造企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
式服务载体。
(四)构建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支持跨界创新、融合创新,推动科技与
经济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申
请和扶持政策,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
科研机构间有效流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科研管理体制、科技
成果收益权和处置权、基础研究领域科研计划管理方式等,实行增加
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对创新人才股权、分红奖励,健全
促进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
转化机制。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推动技术、产品、营销、管理的全面升级。鼓励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联盟,
建立联合创新机制,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产业集聚
发展。鼓励产业联盟在前沿领域开展技术、标准、装备等方面深度合作。激发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活力,充分发挥现有平
台和资源优势,加强服务中小微企业。
二、项目名称

更多推荐

创新,燃气灶,企业,行业,发展,技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