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来源:商都网文化频道 时间:2009-11-18 11:23:21 Tag郑州市  文化  文化资源,文化规律,拜祖大典,郑州日报社,黄河澄泥砚,文化人  文化资源,文化规律,拜祖大典,郑州日报社,黄河澄泥砚,文化人 
核心提示: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古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6区5市1县和郑东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24.3万,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1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0位。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
上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悠久的历史和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在郑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摸清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状况,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文化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增长的需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文化资源情况   
  (一)文化遗产资源   
  1、物质文化遗存及保护类资源情况。全市有历史遗址279个,墓葬129个,石窟、石刻60
个;陵园12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全市博物馆馆藏藏品2万多件,其中一级品6百多件。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织机洞洞穴遗址、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新砦遗址、古城寨、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大师姑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小双桥遗址、郑韩故城、韩王陵、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打虎台汉墓、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嵩岳寺塔、刘碑寺造像碑、巩义瓷窑遗址、荥阳故城、巩义石窟、法王寺塔、永泰寺塔、净藏禅师塔、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大周封祀坛碑记、黄冶唐三彩窑址、后周皇陵、北宋皇陵、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会善寺、李诫墓、欧阳修墓及祠、观星台、中岳庙、郑州轩辕庙、康百万庄园、郑州二七纪念塔及纪念堂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非物质遗产分别是少林功夫、黄河澄泥砚、超化吹歌、豫西狮舞、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岳古庙会、苌家拳。其中,少林功夫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州历史悠久,这里产生的文化名人灿若星辰,他们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治水英雄大禹、隐士鼻祖许由、春秋政治家管仲、
春秋思想家邓析、春秋政治家子产、战国政治家申不害、战国水利专家郑国、战国思想家列御寇、战国思想家韩非、秦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晋文学家潘岳、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李商隐、李颀、杜审言、北宋建筑家李诫、元代理学家许衡、明代思想家高拱等。郑州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很多,大禹治水、楚河汉界、达摩面壁、武则天册封嵩山、官渡之战等脍炙人口。
  郑州拥有各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其中最富特色的就是豫剧,产生了现代豫剧大师常香玉,代表了豫剧的最高水平。郑州杂技独具魅力,郑州杂技团的诸多节目在国内外赛场上屡获殊荣,并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冰岛、丹麦、挪威、日本、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

更多推荐

文化,遗址,郑州,资源,国家,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