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手牵大手--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
一、教学主题
小手牵大手--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
二、教学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将学会:
1. 学会合作与分享;
2. 学会在社交场合积极参与,练习社交能力;
3. 练习观察,培养好奇心;
4. 培养责任心,学会照顾别人;
5. 加深亲子关系,增强家园联系。
三、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学会彼此间合作、分享;
2. 培养幼儿在社交场合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好奇心,探究未知的事物;
4. 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及时帮助和照顾同伴;
5. 增进亲子关系,加强家园联系。
四、教学准备
1. 彩带等固定材料;
2. 一些小球、小车等玩具;
3. 系鞋带、穿衣服等小动作的道具;
4. 幼儿园大厅或者操场等场地。
五、教学步骤
步骤一:组织活动,引入主题
老师向幼儿介绍主题“小手牵大手”,并询问幼儿们知道这个主题是什么意思。老师也可以通过唱儿歌的方式让幼儿们认识“小手牵大手”。
步骤二:引导幼儿配对,自由活动
老师在幼儿园大厅或者操场等场地固定彩带,让彩带交叉,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然后,老师让幼儿们随便穿过彩带,然后老师宣布幼儿们要与自己右手边的小伙伴手牵着手,搭起“桥”,在桥上往返走动。
此时,老师会让幼儿慢慢地配对,相互交换身旁的小伙伴,搭建不同的“桥”,同时引导幼儿们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步骤三: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耍
老师在场地上设置一些小球、小车等玩具,让幼儿们结成小组一起玩耍。老师在场地上设置一些小玩具,并要求幼儿们完成一些困难的表演、动作,例如:“穿衣服”,“系鞋带”,“跳高”等。
老师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创新性地促进幼儿们的协作能力和发展。
步骤四:引导幼儿学会关注和照顾同伴
老师安排幼儿们玩带压力的游戏,鼓励幼儿们在游戏中表现出关心和照顾同伴的能力。例如,“保护球”游戏,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玩具球,其中一个幼儿必须保护球不被其他小组的幼儿夺走,其他小组的幼儿必须努力夺取对方的球,幼儿们必须掌握好时机,学会利用自己的体力和团队合作技巧。
纵观整个练习环节,老师还应注意幼儿们的情感状态,要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充分激发幼儿们内在的好奇心和未知的探究欲望,营造积极向上、轻松愉悦、活泼自然的气氛。
六、教学效果评估
老师通过观察幼儿们的表现,从高度概括性的维度来做出评价。主要参考幼儿们的课堂行为表现:表现出对待伙伴友好的情感;能够在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交往中表现出虚心学习和互相尊重等的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老师也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给予反馈,引导幼儿及时反思,纠正不良的行为,营造出积极向上、快乐生动的社交环境。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表现,制定适合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案,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七、心得总结
社交能力是人类发展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而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就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互信、对人对事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组织,使得幼儿们在交往中积极向上、快乐自然、得到最大的营养和分享,同时也获得了最佳的社交体验。
社交能力是一个长期、不断变化着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耐心积累和总结,并不断调整完善教学策略,才能够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更多推荐
幼儿,老师,学会,合作,引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