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体化
作者:***
来源:《艺术与设计》2016年第08期
        德国红点奖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单个物品,分三类:红点产品奖、红点概念奖、红点交互奖。其中红点产品奖的入选最为苛刻,规定必须是评奖时已经量产面世一年以内的产品才可入围,这和红点概念奖比起来难度大得多,故而红点产品奖的含全量大大提升了,而红点概念奖并未要求进入生产且奖项极多;而红点交互奖则干脆是宣传所用的海报或者是其他媒介的宣传品,这是“红点”的三个概念划分。尽管许多从业者对红点的认可度并不特别高,可由于国内尚无较大规模的和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设计类奖项,而美日韩等设计大国早已有了自己的奖项,德国的红点奖便成了华人范围内趋之若鹜的大奖,是证明实力的渠道之一,而得奖者多为华人也就见怪不怪了。在产品奖中,近年来涌现出现的室内设计类奖,则是更难,因室内类设计与产品设计有先决条件不同,唯有建成且独立使用,才能算作完整室内产品;这里面又有一个悖论,如果室内设计是与承载它的建筑物隶属关系过大,则也无法入选,这样就要求作品需要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室内与建筑一体化,内即外。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是室内、景观、外形三者设计一体化,大师们的建筑作品更是如此,例如: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连一棵树、一块室内的转角石都自行挑选,可见一体化对于建筑作品的重要;而室内设计往往不爱屈从于建筑的外观及环境景观,这样对室内的软硬装有所影响,因此也希望能有建筑物本身的特色:而景观设计师,更偏向于纯景观项目的营造,甚至在很多时候与建筑和室内不相匹配来凸显景观,这往往造成了室内、景观、外形的不一致。
        当代社会,进入了新时代,各项建造技术、室内的用料和景观的材料等等开始不自主的相互跨界,三类设计师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好比一个分工轮回,回归到最初“建造者”的身份,项目讲究内外统一,今年红点产品奖best of best等级奖就颁给了一个这种类型的作品。特点最明显的是A'tolan House,这是一座私人住宅,位于台湾东部郊外临海密林边界处,是台湾创研空间create+Think Design Studio作品,它的设计师为Yih-Heng Lee。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不过千平米,坐落于海边岩峭之上,基地不到3000平米,岩峭边界与建筑物之间铺以静谧的草坪。在基地的不远处开采出球状岩崖石,被精心挑选并进行防腐处理,放置于草坪上,精巧的沿着景观墙展开,在基底中心堆砌成多层外露的退台式石台。设计师根据房间功能构筑的钢框架结构扎于石台之上,形成框架建筑物。石台分为三个层
次,顶层28米长为主入口及庭院,中层23米为住宅用房,底层是一个20米面海而建的游泳池。石台之上的石块继续竖向堆砌,包裹住钢结构成为室内可见的石堆柱。这样从远处望去,像是一堆自然的石头堆里生长出了一栋房子。房子四周设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海景、山景一览无余,在室内原色烫腊木造背景下,局部窗户成了画框,移步换景。位于室内的一角预留了通往屋面的楼梯。建筑最高处做成精致庭院,观海凌风,眼中又可见石头。

更多推荐

景观,红点,建筑,设计师,石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