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地区中深层地热供暖技术及经济性研究
作者:王南扬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2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地热能供暖规模逐年上升,其中,中深层地热供暖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强制供暖区域,在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地热利用类型主要为浅层低温能供暖制冷。本论文旨在研究中深层地热供暖在我国南方地区利用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热能;供暖技术;经济研究
        一、中深层地热资源概述
        中深层地热能也称水热型地热资源,是指埋深较深(一般埋深200米至3000米)的地下水或蒸汽中蕴含的地热资源,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调查评价结果,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1.25万亿吨标准煤,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19亿吨标准煤。水热型地热资源包括了中低温及高温两类,中低温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中、新生代平原盆地,包括华北平原、河-淮盆地、苏北平原、江汉平原、松辽盆地、四川盆地、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藏南、
川西和滇西、东南沿海、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天山北麓等地区。中低温地热资源目前主要用于建筑物采暖、农作物养殖及工业烘干等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一般可用于发电及梯级利用(目前应用较少)。
        二、南方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利用现状
        南方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苏北平原、江汉平原及东南沿海地区,但由于勘探力度总体较低,目前对整个南方地区还没有详尽的地热资源分布及评价。1970年,在广东丰顺具最早开始了中深层地热开发利用的尝试,该地区打出91℃的地热水,并建成一座装机容量为300kW 的地热发电站,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地热制冷-地热干燥-地热洗浴-地热热泵四级梯级利用模式,首次建成了一套适用于南方地区的地热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示范系统,至今仍在稳定运转,使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至70%以上。2013年,江苏地质调查院在南通如东县小洋口地区2500m深处打出一口92℃的地热井,2014年,又在在扬州宝应地区又打出水温93℃的地热水,可见南方地区中低温乃至高温地热资源是具备一定资源和开发基础的。

更多推荐

地热资源,地区,供暖,深层,地热,利用,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