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互助康复中心项目企划书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应用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 相应的职业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不良 后果,使其心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都尽可能迅速提高,达 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康复中心担负着对伤病者和残疾者 在身体功能上、精神上和日常生活能力上进行指导、训练、 康复医疗的任务,所运用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涉及众多基础科 学、临床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跨学科性的综合科学。通过 治疗与训练,使他们都能够按其自身的素质,充分发挥其体 力、智力及社交能力,使身体的各种器官发挥其最有效的功 能。
一、前言:
在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为五千一百六十四万人,残疾人占 全国人口的4. 90%,有残疾人的家庭占18. 10%,残疾人 之所以成为残疾,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他包括医疗、康复 方法、康复条件、康复环境,康复意识等多方面。自古以来 对治病的说法就有:三分治七分养。也就是说身体是否能康 复,医疗只占三成因素,而七成因素在于适宜的调理和保养 环境,并且配合自身的心理调节。因此在这七成中就包括四 种因素:1康复方法、2康复条件、3康复环
境,4康复意识。
1康复方法是有经验的康复专家经过多年经验和科学分析研
究而成,而要使这种康复方法对残疾人发挥出最大作用,还 取决于四种因素中的后三种因素,即:2康复条件、3康复 环境,4康复意识。对于残疾的康复需要多种康复方法综合 运用才有更好的效果,而一位残疾人在家庭中很难具备这些 各方面的康复设备建设条件,这个条件不是有经济条件就能 解决得了的,它包括科学的设备运用和管理。具备了第一项 和第二项,康复环境对残疾人康复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康复环境和康复氛围,即周围人都在努力进行康复训 练,从而使小区里的人互相影响互促互进,使康复事半功倍。 然而前三个条件都是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再好也要残疾患者 本人的主观参与才会有良好的效果,持之以恒的康复意识是 走向康复的不胜法宝。生命科学创新研究所创始人就是一位 残疾人,深感康复的艰难和漫长,因此本研究所在现有条件 基础上,募集资金筹建一所容科研、医疗、康复、互助生活 为一体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主要针对病残人员以及外伤致残 病人的康复。对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援助,正体现出 “小康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使部分有自理能力的残疾人 进行社会化互助、自强康复并回归社会,这也是当今政府与 残联大力支持社会工程。
二、项目可实施性
生命科学创新康复中心项目是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向实体发 展启动项目,是将民间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探索。生命
科学创新研究所在多年对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聘请 有临床丰富经验的在职和退休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 家共同参与筹建的融科研、残疾康复、残疾互助生活小区性 康复项目。本康复中心项目启动资金由社会筹集而成,数额 以20万元为起点,根据项目计划和进展贷款和融资。目标 场地选择,现在本区内已被合并而基本空闲学校,这一场所 非常适合残疾康复中心和集中老年供养使用。本项目目标选 址为XX小学,此小学占地面积2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1 平方米位于津围公路旁,方便市内中西医专家来去。残疾康 复互助生活小区的项目,符合现在政府和残联发展,通过我 们与区政府、区残联的沟通协调,与他们达成基本的协议, 争取在目标场地和设备上给与适当资助。因此,我们希望并 相信,在政府、残联、相对论研究联谊会、中医专家与工作 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可以为残疾人提供一个从心理到身体的 全面康复,成为残疾人的新型康复服务机构。
三、概况:
残疾康复中心项目的实施,将是研究所从原来单一理论研究, 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最先进的科学理念服务社会的 具体体现。本康复中心在场地许可的条件下将设立科研区、 康复区、培训区和生活区四部分。预计将设立全科医疗科、 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这些科室将包含在科研区、康复 区和培训区里。科研区包括一个办公室10平方米、一个全
科医疗室20平方米、两个实验室30平方米、一个接待室20 平方米、两个专家休息室各10平方米;康复区设立一个办 公室10平方米、五个理疗室100平方米、五个健身活动室 100平方米。两个休闲娱乐室60平方米。生活区设有供200 人就餐餐厅一个,宿舍先预计20间供80人入住及两套20 平方米家庭温馨小屋;培训区供一百人以上培训场所两个, 免费为研究所周边社区人员参与健康培训,已达到人人享有 健康保健的目的,为创建和谐社会,提高公民健康水平贡献 力量。
中心服务内容设肢体康复、技能素质培训教育、心理辅导等 服务项目并组织志愿者定期到中心开展志愿服务。
四、服务对象
本市范围内65岁以下有自理能力的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 肌营养不良、脑瘫等肢体残疾人(不含传染病、精神病、危 重病人)自愿想改变自己残疾状况的,经申请批准入住。外 省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入住。丧失自理能力的人员根据条 件酌情申请批准入住服务。批准入住时签订康复入住协议。 五、康复中心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尽力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空间,维护残 疾人的尊严;营造家庭氛围,用爱心对待每一位残疾人、感 动社会,以爱心、耐心、细心、精心、恒心为工作宗旨。 六、服务内容
一是对强直性脊柱炎及其其他疑难病症进行研究和诊治;二 是照顾残疾人的日常起居;三是对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四 是对残疾人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五是安排残疾 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残疾康复互助、手工制作等; 六是心理辅导;七是组建全国性强直性脊柱炎关爱协会,对 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医疗康复指导,并对生活极度困 难的给与适当的帮助,组织残疾人在一起娱乐、交流。另外 还可以作为志愿者的服务和培训基地。
七、运作计划
残疾康复是一个漫长过程,基本在五年以上,而现在社会上 的康复中心都采用的是高学历医师、高档次设备、高收费的 三高康复模式,从而将绝大部分残疾人挡在了康复大门之外。 本康复中心的运作,将采取利用本研究所科研成果,利用自 行开发研究的康复器材,高中低三档次标准接纳每一位愿意 康复的残疾人,基本档次以能够承担基本生活费为底线标准。 本康复中心发展预计分三个期完成:
第一阶段:申请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租借场地,对场地设施 进行基本标准装修,自行研制开发康复设备的生产与组装, 达到卫生局验收标准。接纳有自理能力的18岁以上愿意康 复的残疾人50人,进行康复训练及康复培训。按中等收费 标准进行收费。这个过程是打基础过程,培训内容理疗、推 拿、按摩和相关的康复知识的掌握,使入住人员相互实施理

更多推荐

残疾人,进行,残疾,项目,培训,服务,互助,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