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现代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
来源: 时间:2011-06-11
一、前言
一现代陶瓷产业的概念、外延
中国古称陶瓷之国;陶瓷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陶瓷不仅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材料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孕育勃勃生机的新材料产业..传统
意义上的陶瓷产业主要指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和工艺美术陶瓷;其市场规模大;种类多;技术成熟;但利润薄、技术含量低、能耗和资源消耗高..现代陶瓷产业是指:一是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生产的、赋予新功能或新用途的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等;二是高技术陶瓷;主要指结构陶瓷工程陶瓷和功能陶瓷电子陶瓷;也可拓展到陶瓷粉体、陶瓷纤维、陶瓷薄膜、陶瓷基复合材料等;三是与陶瓷产业相关的原料、装备、创意、服务等产业..
传统陶瓷是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经过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工业产品;现代陶瓷工业可外延至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相对传统陶瓷;高技术陶瓷在材料的制备工艺、品种要求、应用领域等方面都有极大提升;成为陶瓷产业新的增长点..工程陶瓷又称结构陶瓷;主要利用陶瓷的高硬度、
高熔点、耐磨损、耐腐蚀性能;功能陶瓷又称电子陶瓷;主要利用它们的光、声、电、热、磁等物理特性..近年来;高技术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通讯技术、电子工业、汽车工业、交通运输、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规划编制的意义
佛山陶瓷制造业已有五千年历史;有“南国陶都”之誉..改革开放以来;佛
山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建筑陶瓷;已成为佛山市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佛山
少有的几个具有国际品牌和影响力的产业..陶瓷已融入佛山的历史、文化;成为佛山城市之魂和对外交流的名片..
随着产业发展壮大;佛山陶瓷业出现了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生产能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过分追求产业规模;技术创新相对薄弱;陶瓷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内涵需要拓展等..发展现代陶瓷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于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是实现佛山陶瓷产业节能减排和结构升级从而实现陶瓷产业与城市、环境、资源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科学发展模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佛山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现代制造基地和产业服务中心;特编写现代陶瓷产业规划..本规划是在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文件精神以及广东省委“两转型——再造”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再造的要求下;根据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佛山市陶瓷产业扶优扶强若干政策措施、佛山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编写的..规划课题组多次走访企业并实地考察;了解产业状况和企业需求;形成了第一手资料..在编写过程中大量调研了国内外文献资料;主要数据来自官方发布的统计结果..
二、发展基础与条件
一发展基础
1.发展现状
以石湾为发源地的佛山陶瓷制造业已有五千年历史;享有“南国陶都”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佛山陶瓷业发展迅猛;尤其以建筑陶瓷为特色;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配套健全;影响辐射面广;享誉国内国际;已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极具地方特色的重要支柱产业..佛山成为我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其规模、影响力可与国际着名陶瓷生产国西班牙、意大利相媲美..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佛山已形成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产业集群区..佛山先后被授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中国陶瓷名都”等称号..佛山陶瓷产业品种丰富;以建筑和卫生陶瓷为主;兼有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园林陶瓷、日用陶瓷、耐火材料等;已形成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欧神诺、蒙娜丽莎等一批国际品牌;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博览城、瓷海国际等专业陶瓷市场闻名国内外;“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中国石湾陶艺文化节”等展会声名鹊起;远播中外..2008年10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正式命名的“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在禅城区正式运营..2009年;中国陶瓷产业信息中心在佛山成立;标志着中国陶瓷有了自己的产业数据、市场信息和新产品发布平台..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下;佛山陶瓷产业仍然保持平稳发展和适度增长..2009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超过6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21.6%..佛山建筑陶瓷约占全国产量的40%..2009年;佛山市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74.78亿元、工业增加值200.83亿元;佛山的陶瓷装备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产值的80%;陶瓷化工色釉料产值约占全国产值的50%..特种陶瓷稳步发展;形成了辊棒、瓷球、磁性材料、电光源陶瓷等特色产品;特陶产业规模超过10亿元..
佛山在做好陶瓷产业的同时;产业链不断延伸;带动了人才的培养、产品研发能力的提升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佛山已成为全国陶瓷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
人才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为陶瓷产业配套的认证、包装、物流、广告、策划、培训等相关配套企业和机构;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集群化发展的格局..佛山市陶瓷研究所、佛山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研发中心、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建筑陶瓷研发中心、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卫生陶瓷分中心等科研机构为佛山陶瓷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检测提供有力的公共创新平台..佛山也是全国最大的陶瓷装备制造业基地;拥有各类陶瓷装备制造企业200多家;产值占全国的80%以上..佛山还是我国陶瓷化工色釉料生产基地;不仅满足了
当地陶瓷企业的需求;而且产品辐射全国陶瓷行业..
近年来;佛山市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对陶瓷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以中心城区为例;两年来禅城区已有87家企业完成关迁转移;拆除生产窑炉269条;喷雾干燥塔l55个;分别占原总数的66.4%和62.5%..在省内外建立了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为中心的多个新兴建陶产业基地;产业转移逐步到位;为总部经济和陶瓷创意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佛山陶瓷曾经为佛山经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已成为佛山市对
外交流的名片..但佛山陶瓷产业也存在着过分注重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过于集中、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大、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
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高能耗和高物耗等..据统计;2007年陶瓷产业综合能耗为556.8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7.5%;其单位产值能耗为0.75吨标准煤/万元;是规模以上工业的4.17倍..工业粉尘排放量为4384.89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5478.63吨、氮氧化物排放量
为32260.23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4762644万标立方米;分别占工业企业总和的59.86%、42.15%、32.27%、29.85%..过去2年来;在市政府推动下;佛山陶瓷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节能减排取得显着成效..与2007年相比;2009年工业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下降30%、35%和10%;但总体排放仍偏高..由于陶瓷企业和产能发展过快;佛山本地原料已经消耗殆尽;原料供应半径越来越大;产品原料成本越来越高..
2技术创新不足
虽然我国陶瓷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生产技术比较传统;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产品开发没有走出经验型、引入型、模仿型和实用型之路..陶瓷品种主要集中在墙地砖、卫浴洁具等领域;我国陶瓷产品设计和品牌都不及意大利等老牌陶瓷强国;产品价格偏低;瓷砖出口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1/3~1/4..在造型设计的科学内涵、艺术内涵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在陶瓷功能化方面环境友好、保温节能、防辐射等才刚刚起步..
3产业结构不平衡
建筑陶瓷在整个陶瓷产业中所占比重过大;特别是陶瓷墙地砖;这一方面消
耗较多的能源和资源;另一方面产业过于集中造成同行业的恶性竞争;利润不断下降..高技术陶瓷产业规模还较小;没有形成气候..工艺美术陶瓷还不够强;陶瓷创意产业规模比较小..
4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健全
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品牌、设计、着作权等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新产品、新技术容易被抄袭;导致很多企业不太重视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缺乏长远发展
眼光..
5陶瓷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缺乏整体思路和有效整合

更多推荐

陶瓷,产业,佛山,发展,建筑,企业,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