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兰,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绿色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所学专业为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2004年于贵州大学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中英卓越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全额资助,在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UK)学习和研究;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由欧盟研究项目“中欧可持续建筑设计与建设”(Asia Link research project : Centre for SinoEuropean Sustai nable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资助,在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UK)学习和研究。1996年至2006年在贵州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至今在浙江工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建筑环境控制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科学研究项目等。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包括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公益技术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其中SCI&SSCI及EI 收录多篇。
主要承担科研项目
(1)浙江省建筑节能技术地区适用性研究(2010R10036),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科学研究项目,2010-07到2012-07,排名第1,项目主持人,已验收;
(2)基于证据推理算法的建筑用能行为理论模型研究(51308500),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2014-01到2016-01,排名第1,项目主持人,已验收;
(3)建筑用能行为特性与建筑能耗耦合理论模型研究(LQ12E08012),浙江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012-01到2015-06,排名第1,项目主持人,已验收;
(4)浙江省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技术适用性研究(2011C21015),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项目,2011.09  至2013.09,排名第2,已验收;
(5)绿色建筑实施技术标准及协同运行机制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1.01至2013.05,排名第2,已验收;
(6)长三角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谱系研究(51378470),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013.09  至2015.09,排名第4,已验收;
(7)基于杭州市气候特征的建筑自然通风潜力研究(2013Z030),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项目,2013-10到2015-10,排名第1,项目主持人,已验收。
发表部分论文
(1)A method of identifying and weighting indica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in Chine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energy policy,
38(12),pp.7687,2010,12,排名第1,(SCI&SSCI收录);
(2) An investigation of weighting indicators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taking account of experts’ priority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9(2),pp.803-808, March 2012,排名第1,(SCI收录);
(3) A holistic method to asses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ombining D-S theory and the evidential reasoning approach.Energy policy.June,2012排名第2,(SCI&SSCI收录);
(4)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32(3),pp.105,2010,06,排名第1,(EI收录);
(5)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对室温影响模拟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2.3,排名第1;
(6)办公建筑夏季用能行为测试研究.环境工程/ISSN 1000-8942.2015.05,排名第2,论文通讯作者;
(7)建筑自然通风降温潜力评价研究.建筑热能通风空调/ISSN1003-0344. 2015.08.排名第1;
(8)降低建筑空调能耗研究.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30(4),pp.6,2008.04.排名第1;EI收录)
(9)居住建筑能效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暖通空调,39(5) ,pp.48,2009.5.,排名第1;
(10)政策法规对建筑节能的作用---欧盟经验参考,暖通空调,
37(4) ,pp.52,2007.4,排名第1;
(11)A method of weighting indica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in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China. Conference on Passive and Low Energy Architecture, Dublin, 22nd to 24th October 2008,,排名第1; (境外国际会议,作报告);
(12)An investigation on occupants’ behavior of operating air conditioning unit inbuildings in summe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uDBE2013,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5-28, 2013, (境内国际会议,作报告);
(13)英国住宅能耗计算及能效标识方法.标准与质检,2009-10-01,,排名第1.
三、主要获奖
(1)浙江省建筑节能技术地区适用性研究,获浙江省建设科技三等奖,
2013-09, 排名第1。
四、软件著作
(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软件DEEL-Tool V1.0,软件著
作权,2013SR049937,2013-05,排名第1;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空调系统设计方案选优软件SBDA V1.0, 2016SR035779 2016-02,排名第1;
五、发明专利
(1)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推理迭代算法和熵权的建筑开窗行为仿真方法,CN201510884504.9第一发明人;
(2)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推理分析算法和熵权的建筑开窗行为仿真方法,CN201510884475.6,第一发明人;
(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推理分析算法和熵权的建筑照明设备开启率仿真方法, CN201510883365.8第一发明人;
4、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推理分析算法和熵权的空调启动温度限值仿真方法,
CN201510884455.9,第一发明人;
5、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推理迭代算法和熵权的建筑照明设备开启率仿真方法, CN201510886028.4,第一发明人;
6、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推理迭代算法和熵权的空调启动温度限值仿真方法,
CN201510887561.2,第一发明人;
7、发明专利:基于AHP和专家排序赋权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CN201510519017.2,第一发明人;
8、发明专利: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在室人数测量及记录的方法及装置,
CN201510516068.X,第一发明人;
9、发明专利:一种分散式空调房间的建筑用能行为测量及记录装置,
CN201510577821.6,第一发明人;
10、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场强化换热的数据机房自然冷却系统,201710455348.3,第一发明人;
11、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场强化换热的采暖房间排风热回收系统,201710455376.5,第一发明人。

更多推荐

建筑,研究,项目,浙江省,技术,空调,方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