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衣服是不是属于免烫服装呀
你的衣服是不是属于免烫服装呀?
一般非铁质服装中含有的甲醛是无色气体,因此其含量很难区分。甘肃省纺织研究院
特种纤维中心主任杨建海表示,在选择非熨烫服装时,要注意五个方面,消费者基本可以
避免有害物质对自身健康的损害。第一个是“看”。消费者应该看到商家是否在非熨烫服
装的标识上标明了非熨烫效果和甲醛含量。婴儿用品(24个月内)的甲醛含量应低于百万分之二十;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如内衣,应低于百万分之七十五;不直接接触皮肤的
产品,如毛衣、裤子、裙子、外套等,应低于百万分之300。不要购买超过国家标准的产品。如果没有标识或标识不清楚,不要购买非熨烫衣服。
其次是“闻”,一些免烫服装使用的是尿素-甲醛树脂免烫整理剂,这种整理剂带酸性,高温时会分解释放出盐酸。消费者可以使劲揉搓服装面料,发热后闻一闻,如果甲醛
超标会散发出刺激性气味。同时,如果经过洗涤,这种超标服装还会产生鱼腥味。第三是“洗”,消费者选购免烫服装后,最好洗涤一两次再穿。家里如果已经有免烫衣物,又不
清楚是否含有过量甲醛,最好进行多次清洗,可以去除免烫服装中的部分甲醛。根据有关
试验,衣物洗后甲醛含量能比洗前有明显减少,最多的能达到减少70%的效果。第四,
有许多的贴有“纯棉”“免烫”标签的服装免烫效果其实并不好。消费者与其购买这样的
产品,还不如直接选择未经免烫处理的普通纯棉服装,同样洗涤后需要熨烫,但环保指标
更有保障,对健康也更有保证。最后,专家建议消费者尽量选购知名品牌的免烫服装。知
名品牌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甲醛进行捕捉和醚化改性,能够有效降低树脂整理剂
中游离甲醛含量,所以成本较高的品牌服装一般甲醛含量较低、免烫效果也较好。
近年来,一些知名服装品牌的甲醛含量超标的新闻时有发生,但笔者在网上做了一次
调查,仍然很少有人能说出服装中的甲醛问题。他们知道自己购买的衣服是否安全健康是
每个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消费者也需要掌握这种知识,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服装中甲醛的
来源:甲醛的主要来源有三种:一方面,为了在纺织品的染整过程中达到服装的抗皱效果,一些含有甲醛的活性树脂经常被用作交联剂,这也是甲醛的主要来源。这种应用通常用于
棉花和其他易起皱的纺织材料。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色牢度,将使用一些含有甲醛的添加剂。例如,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中,含有甲醛的阳离子树脂通常用于后处理;此外,含有甲醛的交联剂通常用于涂料印花工艺。甲醛的危害:
甲醛对人体(也包括其他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有害,它可以与人体的蛋白质结合,改
变蛋白质内部结构并凝固,从而具有杀生力,工业上一般利用甲醛这一特性来杀菌防腐。
有关资料表明,当空气中的甲醛或聚甲醛达到一定含量就有可能形成一种叫“双一(氯二甲)”键(简称bcme)的致癌物。
甲醛对发育中的儿童危害更大。如果儿童服装中的甲醛超标,游离甲醛就会缓慢释放。儿童吸入甲醛后,会导致疲劳、失眠、头痛、咳嗽等。皮肤长期接触甲醛也会引起皮疹。
由此可见,童装最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生态和健康。甲醛的表达和指数
织物中常用ppm来表示甲醛的含量,ppm是英文partspermillion的缩写,译意是每
百万分中的一部分,1ppm指一百万千克的溶液中含有1千克溶质(纺织品中常用每千克中含有甲醛毫克数作为单位)。ppm与百分率(%)所表示的内容一样,只是它的比例数比
百分率大而已。
2022年1月1日,中国正式颁布实施了GB18401-2022纺织品中甲醛含量限值,规定:
a类――婴幼儿服装(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床上用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
B类——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服装(文胸、腰带、针织内衣、衬衫、裤子、裙子、睡衣、袜子、床罩和被套),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
c类――不接触皮肤的服装(毛衫、外衣、裙子、裤子)和室内装饰类(桌布、窗帘、沙发罩、床罩、墙布)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
预防甲醛危害:
1.选购服装或其他纺织品时,先闻一闻上面有没有霉味儿、汽油味儿等怪味儿。如果
有这些气味,最好不买。买内衣,尤其是买婴幼儿用品时,尽量选择素色、印花图案小的
产品,少买印花鲜艳、面料挺、硬的产品。
2.甲醛易溶于水。买完衣服后,把它们浸泡在水中清洗,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甲醛的含量。此外,如果穿上一两周,买回来的新衣服会挥发一些甲醛。
甲醛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是造成不了危害的,消费者无需恐慌,只要在买衣服的
时候注意一下,衣服买回来后再用水泡一下,或是在通风处吹吹就可以了。

更多推荐

服装,含量,免烫,消费者,含有,衣服,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