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系统施⼯⼯艺流程
通风空调系统施⼯⼯艺流程
1、室外机安装
室外机⼀般安装在屋顶,设置钢筋混凝⼟基础,四周设置排⽔槽,室外机进场后,必须经过开箱检查,才能运输就位。在运输、就位过程中避免碰撞损伤。室外机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如设置弹簧减震器),就位后对机组要进⾏⽔平度调整。组合安装的室外机距离墙体不得⼩于750mm;室外机⾯对布置时,其间距应⼤于1000mm,室外机上⽅2000mm以内不得有障碍物,若空间允许,为了检修⽅便,同⼀⾏间的两室外机间的间距以及室外机到墙的间距尽可能适当增加。室外机连接管路要求⽔平安装或按照下图成⼀定⾓度安装(与⽔平夹⾓⼩于15度)如下图:
室外机之间距离超过2⽶时,连接管必须安装⼀个油弯(垂直突出管,⾼200mm),室外机的位置布置满⾜:进风通畅不⼲扰,排风顺畅不回流。
2、室内机安装
室内机安装需要在吊顶前进⾏,机组进场后,先进⾏开箱检查、测试,合格后,运⾄现场吊装,再进⾏电源线、冷媒管施⼯,然后才能移交装饰吊顶。室内机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施⼯操作,保养和维修。机组安装⾸先需要确定机组位置,⽤膨胀螺栓固定好吊架,再吊装室内机,然后通过四⾓螺栓将机组调平。机组初平后,⽤⽔平仪校对机体⽔平度,使⽔平度保证在±1mm/m以内,在室内机接管侧天花板出设置检修孔,孔规格⼀般为450x450mm,或者以回风⼝作为检修⼝使⽤(根据现场实际需求)
3、冷媒管施⼯
冷媒管的施⼯主要是冷媒管道之间的对接和与室内外机组的连接。冷媒管道焊接是系统施⼯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强对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严禁冷媒管道泄露。管道材质、焊接、试验均需要严格控制,尤其是要注重施⼯时管内清洁、管道焊
接质量,严格保持管道⼲燥、清洁、⽓密性良好。管道试验应按照程序,分阶段进⾏,仔细观察、完整记录,同时试验过程中药保证机械、压⼒表的有效性。
1)⽀、吊架制作与安装
在冷媒管道安装前,先在预制的车间将⽀吊架制作好,按设计图纸和规范,确定⽀吊架间距和安装位置,最后⽤膨胀螺栓将⽀吊架安装好,冷媒管道⽀吊架间距应合理,由于在运转过程中会产⽣振动、伸缩,固定间距不适当,会发⽣部分应⼒集中⽽使配管破裂和损坏,从⽽导致机组故障。
2)冷媒管道的焊接
(1)焊接作业基本流程
装配铜管—冲氮—焊接加热—添加焊料—冷却、继续冲氮10S以上—关闭氮⽓—对焊接点质量进⾏检查。管道焊接质量⾮常重要,必须配备专业资质的焊⼯,持证上岗。
(2)铜管的准备
铜管的管径和厚度必须满⾜设计要求,管道送到现场,⽆论直管还是盘管,要进⾏材料验收,不要变形、弯折,两端⼝必须加盖密封盖,铜管两端⽤塑料封帽将管⼝封住,焊接前必须⽤氮⽓或⼲燥的空⽓吹⼲净灰尘和⽔分,并进⾏脱脂保证铜管清洁。
(3)焊前检查⼯作
检查焊炬的连接处和各⽓阀的严密性,漏⽓的必须进⾏修理,并检查焊嘴有⽆堵塞现象;操作者准备所需的⼯夹具、钎料、钎剂等必须⽆误;铜管的焊接部位应⽆⽑刺、⽆明显变形、内外表⾯⼲净、⽆锈垢、⽆油脂等。
(4)装配铜管
铜管正直插⼊规定深度,两装配关键的中⼼线应重合,焊接时要进⾏定位,为了保证装配尺⼨正确,不能⽤⼿定位,防⽌加热时铜管移动。
(5)充氮保护
焊接时,采⽤氮⽓进⾏保护,把氮⽓充⼊正在钎焊的管道内,以有效避免氧化⽪的产⽣,防⽌管道内壁氧化⽪堵塞管道,造成膨胀阀和压缩机故障。
(6)焊接加热
加热前确认铜管内有氮⽓流过,钎焊铜管时,采⽤外焰,铜管接头处加热应均匀。
先预热插⼊管,使管配合紧密;再沿接头长度⽅向来回摆动,使其均匀加热到接近钎焊温度,然后环绕铜管加热⾄钎焊温度(820~860℃,铜管为浅红⾊)。同事钎料亦随之环绕加⼊,并均匀填满接头
间隙,在慢慢移开焊炬,并继续加⼊少量钎料,⾏程光滑钎⾓。钎焊⼯作宜向下或⽔平侧向进⾏,尽可能避免焊⼝质量控制难度⼤的仰焊,接头的分⽌⼝⼀定要保持⽔平。
(7)焊后处理(冷却)
焊后在管内的氮⽓保护的条件下,可对接头处再次加热⾄铜管变⾊(200~300℃),即进⾏退⽕处理;在焊缝完全凝固以前,不能移动焊件或使其受到震动;同时继续充氮⽓保护,直⾄冷却到室温后10S才能停⽌。
(8)钎焊质量及检验
焊缝表⾯光滑,填⾓均匀饱满,钎焊接头⽆过烧、焊堵、裂纹、焊缝表⾯粗糙、烧穿等缺陷,焊缝⽆⽓孔、夹渣、未焊满、虚焊、焊瘤等缺陷。
3)冷媒管与室内外机组的连接
管道连接配管从离室外机最远的室内机开始,根据下游侧的室内机的总容量来选择分⽀接头的规格。分⽀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由下游侧的室内机总容量来选定,管径不能超过室外机的⽓液管的管径。连接时,不得弄瘪管道。弯曲处、弯曲半径要尽可能⼤。连接管不能经常被弯曲或拉伸,否则会变硬,⼀根管⼦同⼀处弯曲最多不能超过3次,冷媒管⾛管应美观⼤⽅,连接管悬空处应做好⽀撑。
(1)与室内机连接
在室内机正确安装和冷媒管道确认没有泄露后,可以将冷媒管连接上室内机;在连接的喇叭⼝处涂抹上冷冻油,将制冷剂管的喇叭⼝对准室内机螺纹,⽤⼒矩扳⼿打紧螺母。
(2)与室外机连接
在室外机正确安装和冷媒管道确认没有泄漏后,可以将冷媒管连接上室外机;打开室外机的前⾯板,露出机组的⽓管和液管接⼝;采⽤喇叭⼝连接机组的液管,采⽤法兰连接机组的⽓管,做好室外机的连接管的⽀撑和保护。
(3)管道连接中注意事项
1、应合理布置冷媒管,尽可能缩短管路,减少弯头,避免过⼤的管道压⼒损失。
2、液管和⽓管管长应该⼀致并且铺设线路相同;
3、安装分歧管尽量靠近室内机,分歧器需要⽔平安装;
4、室外机在上时,在⽓管的垂直⽅向每10m增加⼀个回油器;
5、铜管连接器件、弯管尽量采⽤标准成品件。⼩⼝径铜管⾓度较⼤时,可以现
场煨制。
6、安装多套多联机组时,必须对制冷剂管路进⾏标识,避免机组之间管路混淆。
4)冷媒管封盖
冷媒管施⼯过程中要做好封盖保护,防⽌⽔分、赃物、灰尘等进⼊管内。施⼯时,冷媒管穿墙⼀定要将管接头包扎严密,暂时不连接的已安装的管⼦要把管⼝包扎好。
5)冷媒管吹扫
施⼯结束后必须对制冷剂配管吹扫,清除管内可能存在的⽔汽、灰尘及垃圾等赃物,吹扫采⽤氮⽓,冲洗压⼒为0.6Mpa,经反复吹扫⾄管内⽆污物为合格。冷媒管吹扫的具体⽅法是将氮⽓瓶压⼒调节阀与室外机的充⽓⼝连接好,将所有室内机的接⼝⽤盲塞堵好,保留⼀台室内机接⼝作为排污⼝,⼿持绝缘材料抵住管⼝,调节压⼒阀向管内充⽓,⾄⼿抵不住时释放绝缘材料,赃物及⽔分即随着氮⽓⼀起排除。这样循环进⾏着若⼲次直⾄⽆污物排出为⽌,⼀般需要对每台室内机进⾏吹扫。对所有液管和⽓管均按次⽅法作吹扫处理。
6)⽓密性试验
对制冷剂管道系统,除室外机外,进⾏⽓密性试验及真空度试验。系统应⽆泄露。试验加压⼒必须使⽤⼲燥的氮⽓,慢慢加压试验,分三个阶段进⾏加压试验,每个阶段可稳定3min,第⼀阶段试验压⼒0.3Mpa,第⼆阶段试验压⼒0.15Mpa,第三阶段试验压⼒2.8Mpa。观察压⼒是否下降,若⽆下降即为合格,检测⽅法可采⽤⼿感或肥皂⽔检漏。
在冷媒管道的安装时,要求对冷媒管道进⾏保压检漏。完成了室内机、室外机的安装,可将冷媒管道连接到室内机、室外机,然后在保压检漏,确保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这次保压检漏的⽬的是检测室内机、室外机和新焊点是否有泄露。
7)真空⼲燥、加制冷剂
⽓密性试验合格后要对系统进⾏真空⼲燥,冷媒管道系统抽真空尤为重要,采⽤旋转式真空泵进⾏,抽真空前先检查真空泵抽真空能⼒。从配管中放出加压的氮⽓,在室外机的⽓侧、液侧两侧截⽌阀的备⽤扣处,⽤耐压软管连接表式分流器、真空泵。室外机不参加抽真空,因此切勿打开室外机的⽓侧、液侧两侧截⽌阀。抽真空度为负775mhg,抽真空时间为2—3h,若3h达不到负775mhg时,必须检查氮⽓。抽真空完成,真空度为负775mhg,先关闭表式分流器全部阀门,在关闭真空泵。根据冷媒管道安装施⼯过程中记录的液管管径及长度控制加制冷剂的量。充注时不可开机,以免造成液击。
8)冷凝⽔管的安装
冷凝⽔管应具有⼀定的坡度(0.003),严禁倒坡,以免⾏程管内⽓阻,排⽔不畅。
安装时必须确保管道内壁清洁⼲净,安装停顿期间必须对管道开⼝进⾏密封保护措施。排⽔⼲管与室内机要做软连接。排⽔管安装好后,⼀定要进⾏⽔检,检查⽔是否顺利排出。⽔只能从排⽔⼝排出,不可在管道任何不稳有漏⽔现象。
4、风管施⼯
多联机空调系统风管⼀般较多采⽤玻纤风管或镀锌钢板风管。风管安装前,先对安装好的⽀、吊、托架进⼀步检查其位置是否牢固可靠。按照先⼲管后⽀管的安装顺序进⾏安装。风管安装前,应清楚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作。风管安装的位置、标⾼、⾛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的配置,不得缩⼩其有效截⾯。风⼝接⼝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5、电源和控制线敷设、连接
同⼀系统的室内机、室外机应采⽤同⼀电源,不得出现电源断电,室内机和室外机单独运⾏。电源管道在室内机安装后即可进⾏施⼯,可以采⽤塑铜线电管或塑料管保护形成在吊顶、墙体内敷设,在墙体内敷设时必须保证15mm保护层。空调控制可以采⽤就地遥控、集中控制两种形式。
6、冷媒配管的隔热
冷媒管要按实际要求进⾏隔热。⽓管、液管和均油管够必须分别⽤隔热材料进⾏隔热,以防⽌散热和冷凝。隔热材料应紧贴在管道上不能有间隙,隔热管包好后⽤外部胶带包扎起来。注意连接线不可与隔热材料放在⼀起,应离连接管⾄少20cm以上。如以下图所⽰:
室内机的配管接⼝处、分⽀器处的保温尤为重要,保温后必须⽤胶⽔粘接严密,切不能露出接头,扩⼝螺母,略有缝隙就会造成凝露现象。
7、调试与验收
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规模⼩,可进⾏分阶段、分区域进⾏验收与调试。系统调试必须在系统吹扫、⽓密性试验、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等⼯作完成后进⾏。每台室内机、室外机、全空⽓换热器试机前,先检查设备紧固是否拧紧、机接线是否完整齐全,检查后再进⾏调试,系统的调试按照⼿动、遥控进⾏,调试时进⾏测试,包括运转压⼒、运转电流、吸排风温差、压缩机吸排⽓温度、⽓流状态和送风风量、排⽔状态、机组噪⾳情况。各操作点的动作情况等,调试应保证每台机组连接试运转到8h,进⾏外观、联合试运转、综合能效记录,运转正常为合格。系统测试、调试应严密、记录完整,必须保证整个系统施⼯资料齐全及
时验收存档。

更多推荐

管道,安装,冷媒,室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