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构区怎么写
一、建构区的特点
《指南》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幼儿的成长。“爱玩的孩子健康,会玩的孩子聪明,常玩的孩子善于与人合作。”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我们惊叹!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建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它包含主题下的建构游戏和意愿建构游戏。教师在活动区中多会让幼儿在一定的主题下进行建构游戏,意愿建构游戏在近几年几乎不再有人提出。但是从幼儿的实际操作中来看,幼儿似乎更喜欢这种没有设定目标的游戏。教师从这种游戏中更容易根据幼儿的表现发现和挖掘幼儿潜在的教育契机。幼儿游戏是在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方式,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如何落实《指南》精神,有效推进幼儿的建构游戏,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教师如何用教育的眼光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介入,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建构区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探索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是在活动区中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建构区活动为幼儿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是幼儿获得有效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建构区很容易和主题整合,教师会投放一些与本主题相关的游戏材料,教师也会更多地关注这个区域的游戏情况并进行指导。例如:有一次,皓皓小朋友搭建的是滑梯,但是只有很短的一段,然后他就从别人那里借了块数字多米诺小方形积木块作为小车从上向下的反复操作,这里就蕴含了小车和坡度的科学活动,但是这个活动却是幼儿自己生发出来的。我提示他能不能把坡度加长,他迟疑了一下肯定地点头,然后他拿来了方积木和圆柱体开始垒高,但是圆柱体总是滚动,他换成了方形的,成功了。于是一个坡度加长了两个。这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坡度加长的方法了。旁边的铠铠也受到影响推翻了自己的建筑,也加入到搭建长坡的活动中。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能够发现,铠铠搭建的坡面连接较好,但是稳固性差,皓皓的坡度稳固性好,玩起来更方便。
从这个游戏中,幼儿分别在长短和角度不同的坡面上不断地尝试“小车”的滑行速度,后来他惊喜地告诉我在他后搭建的长山坡上,小车开得最快,而且还开进了前面的拱形门里。这个蕴含了坡度和速度的科学原理的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乐此不疲地操作着、实践着、感知着。
又如:建构游戏中,睿睿认真地看着自己的设计图,仔细看着设计图中积木的类型,设计图中他对积木的形状、数量进行了统计,并以图形配合数字的形式记录在设计图上。开始建构了,先是主体部分他按照自己设计图上的要求选用了长方体和圆柱体进行建构。睿睿拿着圆柱形积木比对着设计图,笃定的拿起圆柱体两只手对照着设计图,估算着柱子之间的距离将它们分别放在两边,圆柱中间预留出一段距离,并看着设计图微微的调整了一下两根圆柱的位置,接着他边看着地上的设计图一边似乎很熟练的选择了长方体积木依次排列紧紧靠在一起,左侧的墙体大功告成。睿睿看着设计图轻轻调整了下右边的圆柱熟练地依次摆放长方体积木,很快右边的墙体也完成了。此时一直    认真在一旁协助的同伴霖霖过来加入到了建构游戏,根据设计图现在要搭建第二层了,他小心的将一块较长的长方体积木横在建构好的柱子上,随后他们一起相互合作,一边看着图纸一边你一块我一块的耐心的完成了主体建筑的搭建。我们再用些那个材料吧?”睿睿指着牛奶罐说,随后霖霖按照睿睿的想法拿起了材料区里的牛奶罐,他敲击了几次牛奶罐,牛奶罐发岀了凊脆的撞击声,听着声音似乎很满足的样子,接着跪在地上看了一眼搭建好的高楼,慢慢地将两个牛奶罐推进一层建筑的门洞处,仔细看看-一位置刚刚好,接着再想想一一还是再用手调整了一下,此时睿睿的出现似乎打断霖霖继续调整的想法。两人在协调下面的搭建活动时,边上小朋友碰倒了他们的建筑物,他们两相互看看并没有流露出很生气的表情,而是很自然的拿起地上的建构材料又一次按照设计图搭建起来,这一次他们动作更熟练、位置更精准,霖霖来来回回的取材料不亦乐乎。
(二)自主性
建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宰者,教师只是辅助者,为幼儿游戏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让幼儿主导自己的游戏。在幼儿园的建构游戏中,幼儿不再依赖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更加愿意独立完成搭建任务,独立解决搭建中遇到的问题。正是幼儿自我实现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在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和信心。而且,幼儿在探索的整个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渠道、策略和办法既体现出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更新、提升和发展,幼儿获得了新经验。
如:幼儿在一次建构中。孩子们完成高楼部分后,开始了围墙和景观建筑的建构,瑶瑶拿着拱形的积木看着图纸第一层按照图纸画的那样选择了拱形的积木,根据设计图的要求依次摆放了4块积木,她尝试着调整了一下位置,看了看4块积木立在地面的位置,之后她将4块积木并排紧密的靠在一起,看她的表情传达给老师的感觉好像说”这样应该牢固了”。
    防盗门有无数个防盗机关的!”这时斐斐说了这么一句话,于是两个小伙伴开始了脱离设计图对防盗门进行加固,斐斐在材料区又取来了好几块拱形的积木,瑶瑶将积木在原来搭好的防盗门旁比一比、试一试,接着他又用了4块拱形积木依次紧靠在一起,形成了厚厚的八层拱形防盗锁,接下来斐斐又取来了长方形积木在防盗门外摆放出一条长廊,又选择了一块短长方体积木排放在长廊中间,斐斐看了看可能觉得还不够,于是他又找来几块形状大经过加强设计的防盗门到门口,间隔的摆放了,每块之间的间隔尽量保持一样。斐斐摆一块积木就轻轻的调整一下,他要使这道坎位置正确,又要防止长廊的围墙倒塌,就这样摆一块调整一下,7道坎终于成功了。此刻他又蹦又跳的欢呼雀跃着, 说”我的防盗门连蟑螂都进不来。
    “你图纸上的防盗门不是这样的?”此时在边上的思思说。

更多推荐

幼儿,游戏,建构,积木,设计图,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