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万历与郑贵妃大明万历皇帝堪称千古一帝
大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73~1619),一个被清史极度污蔑的皇帝,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中国因为他的存在而精彩!或许少一个朝代, 中国早就进入君主立宪制,或许多一个万历皇帝,中国的近代史不会如此凄惨.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为明朝修史时的康熙皇帝,两个人的经历极为相似.在位时间长,最初都是有极强势的辅政大臣,有着堪称盛世的年代,有着辉煌的胜利,同样的后期倦政,也有着同样的失败.万历皇帝最大的失败是不断被满清宣传的萨尔浒之役,损失四万;康熙最大的失败是康熙五十六年六万军队全军覆没于准葛尔;而对应万历帝的矿税,康熙年间的国库有着骇人听闻的四千三百万亏空.两个轨道非常相似的皇帝一个被大肆宣传其缺点错误,甚至推论明亡于万历,真是天下奇闻. 要是明朝后面的几个皇帝能象万历皇帝对待熊廷弼那样对待大臣,明朝的历史将会长很多.而康熙则被宣传成千古一帝,前后近三十年的战争和混乱民不聊生(到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的签
定),后面十几年的九子夺嫡,鸡飞狗跳都被轻轻抹过.不过想想也释然.谁让他有个好孙子,借着修四库全书把史书毁得毁, 改得改,文字狱那才叫恐怖,比起他儿子盛世要用禁武令来维持有效多了. 虽然说好皇帝未必就是好人,但让我们首先看看两个人的私德.毫无疑问万历皇帝用情更专,至少比起从洗衣奴到蒙古公主都兼容并蓄的几乎如种马一般的康熙好得太多了.到万历四十多年双方白头万历和郑贵妃的感情始终不变,虽然不如明孝宗,但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然不失为道德楷模.关于万历酒色财气的诽谤.”色” 讲过了,”财”放到后面再讲.我们来看
看酒,根据某些”历史学家”的考证,万历每餐必酒每酒必醉,整个一个大酒鬼,但是翻遍史书只有大明万历八年有一次记录,确实是喝多了.只要稍微了解明朝言官的威力,就知道明朝的起居注绝不可能隐瞒万历帝醉酒误事的事件,可是翻遍史料就是没有.而且更耸人听闻的是甚至还有人推论万历后期倦政是因为吸毒,前些日子到定陵,还听到一个导游喋喋不休,万历皇帝好酒而且后来对其骨骸监测,身前还吸过毒,这个简直就是胡扯,每餐必醉加吸毒能执掌中国四十多年?只怕不用几天就玩完了.而康熙虽然没有好酒的谣言,但是对打猎的爱好简直让人吃惊.如果说在承德是为了方便和蒙古各部联系的话,那么密度如此之大的出行这样的理由令人难以信服,一共四十八次的木兰围场,当然还有种说法康熙为了保证八旗军的战斗力,但是前二十年战事不断的时候需要这样的演习吗?后几十年需要每年重复同样的军演吗?只能让人认为康熙因为个人爱好而荒废国事. 更糟糕的是康熙
曾经自己宣称一日射兔三百一十八只,我说他那天绝对没有时间处理国事,这个推论应该没问题吧。四十八次出巡,这种围猎的时间和金钱的消耗,和一餐酒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算万历皇帝真天天喝酒也拍马难及,要怪就怪万历偶然一酒没有和拉动内需联系起来.最后再来说”气”的问题,所谓气无外乎万历皇帝曾经杖责过太监,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清朝还要普遍和无情的多,甚至在乾隆以后入宫
的太监只能姓秦,赵等几个姓.这一切是因为”英明”的满清皇帝认为明朝太监之祸尤烈,所以清朝对太监的责罚之恐怖让人震惊.不过如果麻子皇帝再活五百年,看到清朝女人之祸尤烈,会不会穿越回那个
年代宣称不近女色?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两个人的执政历程,两个人的执政的开始非常相似.两个人登基之初都生活在辅政大臣的巨大阴影中.而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信任或者除掉这个人.如果说要除掉的话万历皇帝应该有比康熙更方便的条件.首先万历朝的权力是三位一体,相权,后权和内廷权力的一体.而后两种权力是完全依靠万历皇帝的存在,他们只关心和相权的合作与否, 至于相权操与谁并不是原则性问题.其次对于首辅张居正来说,有着足以牵制他的对手高拱,哪怕此人早就不在任上;无论是在操作难度上还是成败的风险上,万历皇帝明显要较康熙容易许多.但是万历虽然和康熙一样对辅政大臣心怀不满,却没有选择除去张居正而选择了信任和重持,至少在张居正在世的时候两个人完美的关系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君臣关系之一.由此在这一君一臣的驾驭下大明王朝再次驶向了兴盛.而康熙有能臣而不能用.他的政治智慧确实不如万历,在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康熙行险一博,成功得非常侥幸.更糟糕的是清朝失去了满族第一勇将,各方势力从此蠢蠢欲动.而小皇帝本身显然没有足够的震慑力,一场旷日持久的兵祸将再次降临.双方不同的政治智慧,不同的选择,一个迎来了继仁宣之治后的又一盛世,一个将再次让神州沉浸在血与火中. 大明万历初年,中国开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在江陵柄政期间,大明帝国效率空前提高,考政法成为一项光照千秋的法令.同时裁撤多个官僚机构,虽然没有

更多推荐

皇帝,中国,没有,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