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规模化猪场对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净化方案
杨作举;杨闯;冷寒冰;金剑锋;李防修
【摘 要】蓝耳病、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多以母猪为主,带毒母猪会在猪群内将病毒以水平或垂直的形式进行传播,导致新生猪仔的免疫力低下甚至产生免疫抑制,对其他种类疫苗的免疫效果亦产生较大影响,使得仔猪易患其他细菌和病毒病,对猪场的疾病预防工作以及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影响.本文阐述了万美猪场对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的净化方案,以期为广大养猪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8(000)009
【总页数】4页(P44-47)
【关键词】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净化
【作 者】杨作举;杨闯;冷寒冰;金剑锋;李防修
【作者单位】三仪集团技术服务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6;三仪集团技术服务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6;三仪集团技术服务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6;三仪集团技术服务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6;三仪集团技术服务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852.61
3月21 日,农业部印发《国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对猪场蓝耳病和猪瘟的净化提出明确要求。蓝耳病防控目标:到2020年底,全国核心育种场达到净化标准(即连续24个月以上无临床病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野毒感染病原学和抗体检测阴性);其他养殖场(户)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即连续12个月以上临床发病率≤5%)。猪瘟防控目标:到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标准,并进一步扩大猪瘟净化区域范围(净化是指连续24个月以上种猪场、区域内无猪瘟临床病例,猪瘟病毒野毒感染病原学检测阴性)。
如何使种猪场达到国家要求,是当前种猪场面临的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技术路线来讲应
该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易感动物。具体做法:一是加强猪群营养;二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彻底消毒,预防免疫,诊断监控,健康干预;三是加强管理,多量饲养,全进全出,隔离饲养,部分清群。
1 加强猪群营养
猪场根据饲养的品种、猪群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营养配方,保证能足够量的需要。并在饲料中添加“梅源清”脱霉剂,解除由于原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引起的免疫力低下,同时添加微生态制剂,提高肠道健康,提高饲料转换率,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
2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2.1 彻底消毒
2.1.1 生活区大门消毒规定①外来车辆一般不得开进大门,特殊情况必须有经理室特别许可。门卫应负责保证大门消毒池、人员通道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保证大门口紫外线灯和喷雾消毒设施的正常开启。②所有车辆任何时候进(回)场,都必须消毒,紧急防疫时期还要求对驾驶室的地面、脚刹车、上车踩脚处用浸泡有消毒水的拖把进行消毒。③喷雾设
备出现故障时,由紫外线照射15 min代替此项程序。④大门卫员工应进行防疫和消毒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⑤紧急防疫时期,买菜回场员工(含司机)应自备一套衣服专门作为买菜时穿着,回场时换下并对其熏蒸消毒。
2.1.2 生产区消毒通道消毒规定①每位生产性员工固定里外两个衣物箱,编号使用,不得乱用,不得损坏。②所有的生活区穿、用的衣鞋物等都必须放在外面的衣物箱,工作用衣鞋物都必须放在里面的衣物箱,不得交叉使用。③所有生产性员工及经过猪场经理特别批准的其他人员进入生产区,都必须经规定的各自通道淋浴,然后换上生产区专用的鞋、工作服,并经消毒药水盆洗手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内。④各区必须保持各自消毒通道的整洁,物品不得乱扔乱放。⑤各通道由洗衣工负责消毒和更换消毒池药水,每周2次。⑥洗衣工负责通道的水龙头、衣物箱等设备设施的使用保管和维护。⑦洗衣工和锅炉工负责消毒通道冷热水的正常24 h供应。
2.1.3 各生产部门消毒责任划分及消毒规定①各区的防疫消毒工作由各自责任人负责,生产区公共区域的防疫消毒由专人负责。②生产区大门入口、各区大门出入口、每栋猪舍及每个产房单元、保育单元的入口都要设有消毒池和放置消毒盆,每2 d换消毒液1次,大门入
口消毒池每周换2次消毒液,人员出入必须消毒鞋并洗手。③消毒药物使用要求按月进行酸性和碱性消毒药轮换使用酸碱间隔,不得同时使用和混合2种以上的消毒药,每次换药时需用清水将上次使用的不同药液冲洗干净,才能更换新的消毒药液。
2.1.4 环境消毒 ①道路消毒前要先将有机物、杂物、灰土等彻底清理干净,其他环境消毒前应将杂物彻底清理干净。②各相应部门要有详细的环境消毒责任区划分。空栏消毒可用泡沫消毒或喷雾消毒,载猪车辆消毒可用泡沫消毒。
2.1.5 特定消毒 ①任何一次外来人员进生产区参观之后,相应部门都要立即对其所经过区域进行彻底消毒。②临产母猪转产房前、断奶母猪转配种舍后应该对猪群做到彻底清洗并消毒。③乳猪转保育舍,保育猪转生长舍等转群后要对猪群进行消毒。④任何一次转群前后以及销售猪之后都要对赶猪道进行彻底清洗消毒。⑤当母猪出现流产时要将流出物盛放在有消毒药水的消毒桶内,并将母猪及所在栏舍周围严格消毒。⑥产房仔猪拉稀时要立即用蘸有消毒药水的刷子刷洗干净。⑦称重用磅秤使用完后都要进行清洗消毒。
2.1.6 常规消毒饲料车、赶猪道及销猪台、无害化处理设备区域消毒采用泡沫消毒。配种怀孕舍和育肥舍每周1次,分娩舍和保育舍每周2次;环境每周2次,舍内粪沟每周1次烧碱冲
冼;有蚊蝇月份,每周1次普灭,平时常投药;饲料编织袋喷雾消毒,所用编织袋一律由该区组织熏蒸后集中回收使用。特定情况泡沫消毒(紧急防疫)和扑疫都要按其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和浓度。
2.2 预防免疫猪场按免疫程序做疫苗时,用“好伴侣”作为稀释液,能提高疫苗效果,增强细胞及体液免疫水平。
2.2.1 猪场对猪瘟的净化一年3次免疫母猪群,每次2头份,可对母猪和仔猪产生很好的保护;仔猪根据母猪抗体衰减情况来选择使用方法,猪瘟母源抗体在断奶仔猪体内持续效果较好,可持续3周。具体做法是,猪瘟首免日龄为35 d,每头仔猪免疫1头份,3周后(即63日龄左右)二免即可产生很好的保护。对于猪瘟不稳定或野毒比例较高的场,对所有后备猪只进行2次猪瘟免疫(2头份),4周后检测抗体水平和病毒血症,将抗体阴性及抗原阳性的猪只予以淘汰。对繁殖母猪群进行2次猪瘟免疫后(2头份),在产房根据母猪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进行数据分析,对产仔数低、断奶重差的母猪进行淘汰,通过半年将母猪群的猪瘟阳性率由11%降低到不足1%。
2.2.2 猪场对蓝耳病的净化感染蓝耳病病毒的猪场,建议用生物制品进行净化,笔者不主张
使用蓝耳病疫苗,原因:①猪场蓝耳病病毒感染基本上是2种或2种以上蓝耳病病毒毒株感染,注射某种蓝耳病毒株疫苗解决不了猪场多种蓝耳病毒株感染的问题,有时可能继发猪场蓝耳病的暴发;②现在市场上的蓝耳病毒株疫苗种类较多,人们对其临床使用效果褒贬不一,有试验和实践已经证明用蓝耳病活毒疫苗会增加死胎,降低分娩率,还会增加流产率;③蓝耳病毒株有欧洲型和美洲型两种,毒株本身容易突变(RNA病毒特性),毒株之间重组率高(特别是NADC30毒株),已有文献证明野毒与疫苗毒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致病毒株。
蓝耳病毒感染的猪场用以下制剂进行净化,具体措施为:①母猪群:第一次金富农800 g+倍慷太800 g+溶菌没800 g,拌料1 000 kg,使用10 d;间隔20 d后第2次用金富农700 g+倍慷太700 g+溶菌没700 g,拌料1 000 kg,使用7 d;以后每月金富农500 g+倍慷太500 g+溶菌没500 g,拌料1 000 kg,使用7 d。②出生仔猪:出生当日,倍健+倍康肽两瓶混合打一窝仔猪。③断奶仔猪:排疫肽1 kg+倍慷太1 kg+乳丁宝1 kg+溶菌没500g,拌料1 000 kg,使用10 d。之后梅长江1 kg拌料1 000 kg,长期使用(本文使用的生物制剂均为三仪集团生产的产品)。
2.2.3 猪场对伪狂犬病的净化伪狂犬病疫苗接种可以阻止猪临床发病、降低强毒排出量,缩短强毒排出时间,进而减少带毒猪。对于计划进行野毒净化的猪场,配合好管理和生物安全,可在免疫前检测gE抗体,评价野毒感染的阳性率,免疫gE自然缺失伪狂犬疫苗后,定期监测野毒感染阳性率,淘汰阳性种猪,最终实现净化的目标;也可以首次使用金富农800 g+倍慷太800 g+溶菌没800 g,拌料1 000 kg,连续使用10 d;间隔20 d第二次金富农700 g+倍慷太700 g+溶菌没700 g,拌料1 000 kg,连续使用7 d;以后每月金富农500 g+倍慷太500 g+溶菌没500 g,拌料1 000 kg,连续使用7 d。

更多推荐

消毒,使用,猪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