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追踪ZHUIZONG
人居环境整治破局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黄振胜
2021·4
三月的重庆,繁花似锦。走进铜梁区华兴镇犀
牛村,道路两侧树木葱茏,房前屋后花草交映,卫生
厕所干净整洁,过去散养的鸡鸭圈进围栏,房前屋
后卫生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
今年2月,由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
于通报表扬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
知》,对106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全
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重庆市铜梁
区和巴南区榜上有名。
如今,行走在重庆的乡村,一个个错落有致的
美丽庭院,犹如按下了“美颜键”,绘成了一幅幅美
丽宜居乡村画卷。这是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
成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这一成绩的
取得,离不开重庆市人大及人大代表对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的持续关注。
“厕所革命”人大监督不缺位
“小厕所,大民生。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工作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一
直是我关注的重点。”在2020年初的重庆市人代会
上,市人大代表唐华俪建议,应继续推进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在数月的走访调研中,唐华俪发现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工作推进还存在三大难题。
“资金投入缺口大是关键问题之一。”唐华俪
说,区县财政压力大,村、镇垃圾收运费、保洁员工
资、环境设施建设等费用要么是区县财政承担,要
么是镇级财政承担,要么是村级财政承担,但区县
财政投入能力有限,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力
量参与度和支持度不高,短期资金缺口大。
唐华俪还发现,村民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
识不够,环境与健康意识淡薄,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不积极。“目前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其中一
些文明卫生习惯差,随意丢垃圾、乱搭乱建等行为
屡禁不止。”唐华俪说。
此外,唐华俪还表示,缺乏监管机制也是一大
问题,存在治理一阵风搞突击的现象,诸多问题是
治标不治本。为此,她在建议中提到,要发挥村民
主体作用,教育、培训、引导培养卫生习惯;建立长
效机制,用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律自治,对卫生习
惯差的村民要给予特别帮扶;加大市级资金统筹,
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支持力度,缓解区
32
2021·4
33
人大
追踪ZHUIZONG
县财政资金压力;强化新建的村居规划设计把关,对基建和绿化工作给予指导、验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19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就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报告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2019年3-5月,市人大农委重点围绕农村垃圾与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乡村规划及相关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报告》,根据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及问题,从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分类推进,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完善
政策、健全机制等方面提出审议意见,并就如何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3年投228亿元整治7929个村
“人大有效监督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指出的问题全面透彻,审议意见有深度、操作性强;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联系群众及时发现工作推进中的细节问题,如监管机制缺乏等,也为我们工作纠偏提供了参考。”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处处长刘明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中,部门及时吸取市人大及人大代
表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转变作风,工作效能也得以进一步提升。
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201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三年来,重庆累计投入市级及以上财政资金约228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7929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如在培育农村群众参与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方面就及时吸纳意见建议,在‘引’广泛参与,切实推动各个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美其美。”刘明表示。
白墙青瓦,农家小院鳞次栉比;群鸟起舞,翠竹掩映小桥流水;一路繁花,游客结对拍照欢笑声声。
这是记者在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见到的情景。这一幕让人无法与“脏乱差”三个字联系起来。而在南山街道放牛村乡村振兴办负责人唐红东的记忆里,放牛村却有着一段家家户户门前粪污横流、家禽散养的不文明过往。
2018年,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层层抓环境整治,村里成立了3支保洁队伍,安装了1200多个垃圾桶,修建了5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实现雨污分流。村里还制定了清洁卫生评比的规章制度,激发大家互相督促,爱护环境。“过去,村民修剪的盆景不好找买家。环境整治后,盆景产业不仅做得风生水起,更是带动村里产业‘百花齐放’。”
放牛村的变化,是重庆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人大追踪ZHUIZONG
34
(编辑方娟****************)中层层落实责任取得效果的事例之一。
“三年来,重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快马
加鞭未下鞍,各区县遍地开花。”刘明介绍,黔江区
推进“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化”举措,使农村人
居环境明显改善;忠县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和卫
生户评选活动,在全县24万农户中形成了讲清洁、
爱卫生的良好习惯……全市38个区县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0年初,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
导小组印发了《重庆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要点》。“跟前几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比,
此项工作最大的亮点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与产
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结合,实现了农村
‘一盘棋’发展。”刘明说。
据介绍,围绕“6+3”重点任务,重庆扎实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截至2020年12月
底,全市累计完成改厕106.9万户,新建农村公厕
3077座;新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410个,建成生
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96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
网建设4542.8公里,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技术
改造400座;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9.96万户,旧房
整治提升32.8万户;实施村庄绿化2万亩,建设绿
色示范村庄1609个;完成42.69万头生猪当量污
染治理设施配套建设,回收废弃农膜1.2万吨。
乡村生态振兴未来可期
今年全国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启动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这充分说明,当前和今后
时期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具体行动,是实现乡村建设行动的必然要求,也
是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现实举措。
3月,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抓好
“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
施意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事
项化、项目化明确任务清单,提出了加快补上农村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其
中,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实施“五沿带动、全
域整治”工程,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
理;完成村规划编制,加快建设小组团、微田园、生
态化、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
态文明发展理念,内涵着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5年行动
将从五方面着手:以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
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继续抓好各项
重点任务,到2025年,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整洁
优美。
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基础上,开展以
清理“蓝棚顶”、无人居住废旧房、房前屋后杂物堆、
田间地头废弃物、管线“蜘蛛网”,开展农村爱国卫
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
在已建成示范点的基础上,串点成线、连线成
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个片区不少于20平
方公里,同时积极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到
2025年,力争建成39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
和1000个宜居村庄。
实施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双百工程”(重庆市、
四川省在毗邻地区每年各建100个美丽宜居先导
村),开展成渝毗邻地区“四好农村路”互联互通试
点示范,建设“沿线、沿江、沿界”美丽巴蜀宜居乡村
示范带。
进一步完善建管长效机制,总结推广成熟技术
和建管模式,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常年干净整洁有
序、乡村宜居宜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对生活污水、生活垃
圾的处理以及‘厕所革命’,能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生
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
施,相信定能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唐华俪代表对未
来满怀憧憬。
2021·4

更多推荐

农村,环境,人居,整治,乡村,建设,工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