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宜宾所有乡镇都将引来⼤发展!这次绝对有你的家乡!
⽇前,宜宾市委市政府印发《宜宾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各县(区)党委政府、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宜宾全域乡村振兴功能分区⽰意图
《规划》在把握宜宾乡村发展现状和规律基础上,以产业兴旺、⽣态宜居、乡风⽂明、治理有效、⽣活富裕为总要求,以推动产业振兴、⼈才振兴、⽂化振兴、⽣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为路径,重点明确了发展⽬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取得阶段性成果,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乡村全⾯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实现。
围绕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区域中⼼城市、全省经济副中⼼、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标,打造三江衔城、⼭⽔相依、景⽥相望、产城相融、五区六廊多点⽀撑的宜宾城乡发展空间特⾊。
五区协同
“最美⽵海”产业融合发展区:以蜀南⽵海为重要载体,以长宁县、江安县、兴⽂县为核⼼,融合⼭⽔⽥园、特⾊⽂化村镇、特⾊⼩镇等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建设集⽵⼯艺品⽣产、⽵制品加⼯、⽵美⾷、⽵编艺术博览、特⾊民居、乡村酒店、⽵⽂化⽣态休闲旅游与康养等为⼀体,突出“⽵”核
⼼元素的产业融合、产镇融合、产村融合⽰范区。
“诗画⼭⽔”绿⾊⽣态发展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化资源、向家坝库区等重要资源,以屏⼭县、叙州区、翠屏区部分乡村为核⼼,发展林业、优质特⾊⽔果、⽴体农业和⽣态旅游,融合特⾊民俗⽂化、特⾊村镇等资源,注重保护⽣态屏障、开发休闲与康养旅游。
“乌蒙云⽥”乡村产业发展区:依托⼭区资源禀赋,以⾼县、珙县、筠连县、兴⽂县等川南盆周⼭区县部分乡村为核⼼,⼤⼒发展林业、蚕桑、茶叶、烤烟、中药材、性猪养殖、⾁⽜养殖等特⾊产业及新能源开发,着⼒提质增效和完善村镇功能。
“都市⽥园”城乡融合发展区:依托中⼼城区和长江两岸天然资源优势,以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县、屏⼭县部分乡村为核⼼,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服务城市,发展蔬菜、⽔果、酿酒专⽤粮、⾷品加⼯等产业,提升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平,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特⾊镇、村(社区)、产业园区等,形成城乡融合⼀体化格局。
“叙府农耕”特⾊农业发展区:依托传统农耕基础、优越的农业⽣产条件和交通⽹络,以叙州区、翠屏区部分乡村为核⼼,发展特⾊种养业,整合特⾊农业⽰范点、特⾊⼩镇、村(社区)等,发展农耕⽂化、农耕体验、特⾊休闲农业。“宜长兴”乡村振兴⽰范⾛廊
六廊共舞
沿长江乡村振兴⽰范⾛廊:位于“都市⽥园”城乡融合发展区和“最美⽵海”产业融合发展区,涵盖翠屏区思坡镇、菜坝镇、李庄镇、宋家镇、李端镇、牟坪镇,叙州区柏溪镇、普安镇、安边镇、南⼴镇、赵场街道、⾼场镇、喜捷镇,南溪区江南镇、马家乡、罗龙街道、南溪街道、裴⽯镇,⾼县胜天镇、⽉江镇,长宁县古河镇、下长镇,江安县铁清镇、⽔清镇、阳春镇、桐梓镇、江安镇、怡乐镇、井⼝镇、四⾯⼭镇、迎安镇等乡镇(街道)。
“宜长兴”乡村振兴⽰范⾛廊:位于“最美⽵海”产业融合发展区和“都市⽥园”城乡融合发展区,涵盖翠屏区李庄镇、李端镇、宋家镇、牟坪镇,长宁县富兴乡、三元乡、井江镇、铜锣乡、梅⽩乡、梅硐镇、双河镇、龙头镇、花滩镇、⽵海镇、开佛镇、长宁镇,兴⽂县⽟屏镇、僰王⼭镇、共乐镇、五星镇、古宋镇、太平镇、麒麟苗族乡、⽯海镇、莲花镇,江安县⼣佳⼭镇、蟠龙乡、底蓬镇、⼤井镇、仁和乡、红桥镇、五矿镇等乡镇。
向家坝乡村振兴⽰范⾛廊:位于“诗画⼭⽔”绿⾊⽣态发展区,涵盖屏⼭县清平彝族乡、新市镇、新安镇、锦屏镇、书楼镇、⼤乘镇、鸭池乡、中都镇、太平乡,叙州区安边镇、⾼场镇、喜捷镇、柏溪镇等乡镇。
“宜⾼筠”乡村振兴⽰范⾛廊:位于“乌蒙云⽥”乡村产业发展区,涵盖叙州区双龙镇、凤仪乡、复龙镇、横江镇,⾼县庆岭
“宜⾼筠”乡村振兴⽰范⾛廊:位于“乌蒙云⽥”乡村产业发展区,涵盖叙州区双龙镇、凤仪乡、复龙镇、横江镇,⾼县庆岭乡、四烈乡、庆符镇、落润乡、嘉乐镇、罗场镇、蕉村镇、⽺⽥乡、潆溪乡、可久镇,珙县孝⼉镇、下罗镇、沐滩镇,筠连县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沐爱镇、武德乡、蒿坝镇、镇⾈镇、⼤雪⼭镇、团林苗族乡等乡镇。
宜威线乡村振兴⽰范⾛廊:位于“乌蒙云⽥”乡村产业发展区,涵盖⾼县⼤窝镇、来复镇、复兴镇、⽂江镇、沙河镇、趱滩乡、双河乡,珙县恒丰乡、仁义乡、底洞镇、巡场镇、珙泉镇、⽟和苗族乡、上罗镇、罗渡苗族乡、洛表镇、洛亥镇、曹营镇、⽯碑乡、观⽃苗族乡、王家镇等乡镇。
乐宜线乡村振兴⽰范⾛廊:位于“叙府农耕”特⾊农业发展区,涵盖翠屏区菜坝镇、象⿐街道、邱场镇、⽩花镇、永兴镇、王场镇、孔滩镇、明威镇、宗场镇、思坡镇、双谊镇,叙州区观⾳镇、柳嘉镇、隆兴乡、李场镇、古柏镇、泥南镇、泥溪镇等乡镇。
乐宜线乡村振兴⽰范⾛廊
多点突破
指产业园、科技园、国家公园、特⾊农业⽰范点、乡村旅游⽰范点、特⾊⼩(城)镇、新型社区⽰范点、景村融合⽰范点、精品⾃然(⽂化)村落等功能单元。
七⼤乡村产业重点⼯程
⽵产业提升六⼤⼯程。⼤⼒实施⽵资源培育改造、精深加⼯、⽂旅融合,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组织保障等“六⼤⼯程”,2022 年全市⽵林⾯积超过354万亩、⽵产业综合产值380亿元以上,建成“中国⽵都、最美⽵海”。
茶产业巩固提升⼯程。到2022 年,建成全市标准化茶园⾯积80万亩以上,实现茶产业年综合产值300亿元以上。
⾁⽜产业化发展⼯程。到2022年,实现年出栏⾁⽜50万头、综合产值500亿元,带动规模养殖户500户。
⽣猪产业发展⼯程。到2022年,实现出栏⽣猪600万头,综合产值500亿元。
蚕桑产业优化提升⼯程。到2022年,建成标准化⽣产基地60万亩、实现蚕桑产业综合产值55亿元以上。
特⾊林业专项⼯程。壮⼤油樟产业,发展漆树、桢楠、沉⾹产业。到2022年,努⼒把宜宾建成全国知名的“世界樟海”“国漆之都”“桢楠之乡”。
百万亩酿酒专⽤粮基地建设⼯程。到2022年,酿酒专⽤粮⽣产基地达到100万亩,建成“宜宾酿酒专⽤粮⼤地艺术风景项⽬”。
沿长江乡村振兴⽰范⾛廊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动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程。到2020年,改造、新建、保护等各种形式的新村建设覆盖所有的⾏政村;市级或县级“四好村”普遍建成,省级“四好村”占⽐达60%以上;168 个⾏政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作;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720个左右,占全市⾏政村的95%左右。到2022年,全⾯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农村⼟坯房改造⼯程。按照《宜宾市“农村⼟坯房改造⾏动”实施⽅案》,到2020年累计完成总⽬标任务的70%,到2022年基本完成全市86674户农村⼟坯房的分类改造整治⼯作。
乡村景观改造⼯程。⽔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然景观全⾯配套,与乡村景观相融。
特⾊⼩(城)镇建设⾏动
百镇建设⾏动。切实抓好36个“百镇建设⾏动”试点镇建设:翠屏区李庄镇、⾼店镇、宋家镇、牟坪镇、邱场镇、李端
百镇建设⾏动。切实抓好36个“百镇建设⾏动”试点镇建设:翠屏区李庄镇、⾼店镇、宋家镇、牟坪镇、邱场镇、李端镇、⽩花镇、孔滩镇,叙州区观⾳镇、横江镇、蕨溪镇,南溪区⼤观镇、江南镇、裴⽯镇、刘家镇,江安县⼣佳⼭镇、⽔清镇、红桥镇、底蓬镇,长宁县⽵海镇、双河镇、龙头镇,⾼县沙河镇、⽉江镇、罗场镇,筠连县沐爱镇、巡司镇,珙县底洞镇、上罗镇、孝⼉镇,兴⽂县僰王⼭镇、⽯海镇、太平镇,屏⼭县中都镇、书楼镇、龙华镇。
特⾊⼩(城)镇建设⽰范⾏动。加快培育和建设特⾊⼩(城)镇,重点⽀持旅游休闲型(⽯海镇、龙华镇)、现代农业型(江南镇、底蓬镇、⼤窝镇、腾达镇、王家镇)、商贸物流型(菜坝镇、泥溪镇)、加⼯制造型(裴⽯镇、⾼场镇、桐梓镇、珙泉镇)、⽂化创业型(李庄镇、双河镇)特⾊⼩(城)镇建设。
特⾊⼩(城)镇特⾊产业提升⼯程。分类指导培育特⾊产业,推动⼩城镇优势特⾊产业发展,⼒争2018—2022年全市⼩城镇产业建设投资累计完成100亿元以上。
农村⼈居环境整治⼯程
农村垃圾治理专项⼯程。推进农村⽣活垃圾⽆害化处理、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到2019年,完成全市⾮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到2022年,对⽣活垃圾进⾏处理的村占⽐达到94%以上。
农村⽣活污⽔治理⼯程。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做到农村⽣活污⽔“应集尽集、应治尽治”,到2022年,对⽣活污⽔进⾏处理的村占⽐达到70%以上。
农村畜禽污染整治。2022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农村厕所⾰命。完善旅游城镇、中⼩学和乡镇卫⽣院、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公共场所、集贸市场等乡村公厕建设。开展农村卫⽣厕所建设和改造,到2020年,农村卫⽣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到2022 年,达到90%以上。
宜⾼筠乡村振兴⽰范⾛廊
农村公共⽂化服务提升⾏动
综合⽂化服务中⼼村全覆盖⼯程。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基层综合性⽂化服务中⼼建设),计划到2022年,实现乡村两级公共⽂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
推进总分馆制建设。计划到2022年,各县(区)分别建成60个图书馆分馆、8个⽂化馆分馆。
⼴播电视公共⽂化服务提升⼯程。统筹有线、⽆线、直播卫星三种传播⽅式,实现⼴播村村响和电视
户户通,到2022年,安装直播卫星机顶盒20万套。⼤⼒推进农村地区中央和地⽅⼴播电视节⽬⽆线覆盖数字化,到2022年,市、县(区)⼴播电视节⽬综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程
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4000公⾥。其中:县乡道改造提升⼯程400公⾥,村道窄路加宽改造1500公⾥,重点建设扶贫路和乡村振兴路600公⾥,产业路和旅游路1500公⾥。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程。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新鲜果蔬冷链物流⽹络。⽀持龙头企业建⽴具有冷库的农产品配送中⼼和农户建⽴微型冷库。在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型超市根据需要建设不同规模的冷库。
农村⽔利基础设施⽹络建设⼯程。加快惠泽⽔库、东⼭⽔库、王家沟⽔库、⼆龙滩⽔库、蟠龙湖⽔库、龙滚滩⽔库、新坝⽔库主体⼯程及配套渠系建设,新开⼯建设仁和⽔库,整治马⽿岩⽔库。加快推进后沟⽔库、芭茅沟⽔库、中坝⽔库等3座⼩⼀型⽔库建设。积极开展⽼海龙⽔库、还阳⽔库、新桥⽔库、楚王寺⽔库、红岩沟⽔库、临江⽔库、五岔湖⽔库、⼤地碥⽔库、官上⽔库、酒房沟⽔库、杨柳⽔库、新庄⽔库等12座⼩⼀型及新堰⽔库、青杆弯⽔库、沟头⽔库等3座⼩(⼆)型⽔库前期⼯作。
向家坝乡村振兴⽰范⾛廊
农村教育健康服务提升⾏动
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优先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提升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营养改善计划。发展⾯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乡村教师培养补充⼒度,实施城乡学校对⼝⽀教⼯程。
健康乡村计划。加强乡镇卫⽣院、社区卫⽣服务机构和村卫⽣室标准化建设,提⾼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平,实施农村公共卫⽣服务能⼒提升⼯程,全⾯建⽴家庭医⽣签约服务模式。
全民参保计划。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员全覆盖。重点促进中⼩企业从业⼈员、灵活就业⼈员、城乡流动就业居住农民从业参保缴费。打破城乡差异、⾝份差异、政策差异、待遇差异,推进⼀体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农村养⽼计划。通过亲友相助、邻⾥互助、志愿服务等模式,⼤⼒发展农村互助养⽼服务。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医养相结合的区域养⽼机构,⽀持基层医疗卫⽣机构和医务⼈员与⽼年⼈⽇间照料中⼼、居家养⽼服务中⼼合作,⼤⼒培育和发展农村康养服务产业,打造国际林⽵养⽼养⽣⽬的地。
宜威线乡村振兴⽰范⾛廊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动
产业扶贫⾏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扎实稳妥有效推进产业扶贫。
就业扶贫⾏动。推动贫困劳动⼒多渠道实现就业务⼯增收。开发多种公益性岗位,选聘安置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
住房安全保障⾏动。锁定贫困家庭危房现状,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农房政策改善贫困⼈群住房安全。
教育扶贫⾏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不因贫失学。着⼒加强贫困地区教师培养计划。
健康扶贫⾏动。实施贫困⼈群医疗救助扶持⾏动、贫团⼈群公共卫⽣保障⾏动、贫困地区医疗能⼒提升⾏动、贫困地区卫⽣⼈才培植⾏动、贫困地区⽣育秩序整治⾏动等“五⼤⾏动”。
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动。优先⽀持贫困地区重⼤交通项⽬,加快公路向贫困地区延伸,完善贫困村村内道路路⽹建设,提⾼通⾏能⼒。加强贫困地区公路按时养护和升级改造,到2020年,实现村村通硬化路。

更多推荐

乡村,建设,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