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IC对应的晶振频率和晶振封装
随着各⼤⼿机品牌的新品发售,⾜以可以看出⽬前电⼦世界超轻薄化俨然成为⼀种趋势,内部的电⼦产品和硬件产品也越来越⼩,这⼀进步进⽽推动电⼦元器件的超轻薄⼩型化。其中,作为必不可缺少的电⼦频率元器件,由最初被⼴泛使⽤的HC-49/S晶振,HC-49SMD晶振,发展⾄现在的贴⽚时代,⽽超轻薄超⼩型化的时代成就了3225贴⽚晶振,2520贴⽚晶振,2016贴⽚晶振,2012贴⽚晶振,1612贴⽚晶振等更⼩型化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智能⼿机由起先的2520贴⽚晶振改⼩到2016贴⽚晶振,智能时代也掀起⼀⽚⼩型化的潮流,1.6*1.2mm封装,时钟2.0*1.2mm封装的晶振成为“新宠”,引领潮流的VR和AR,对晶振的尺⼨并⽆严格的⼩型化趋势,,3225贴⽚晶振等常规尺⼨依然是不错的选择。
⼀组⼀组新鲜的智能产品的出现,让我们更相信我们已经活在了传说中的未来。六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付现⾦;三年前吃饭、购物基本都是刷卡;⽽现在出去吃饭、购物都是扫⼀扫。智能产品的崛起也进⼀步的推动了晶振的发展,现在的智能家居产品实质上就是⼀些⽆线模组化的产品。这些模组化的产品包括蓝⽛、WIFI,应⽤在这些上的晶振产品主要为16M、32M,32.768KHz;应⽤在监控⽅⾯主要是27M、54M,包括⼈脸识别、指纹识别。“智能家居都是⼀个模组之间通过⽆线连接,构成物和物之间的连通。这些连接所采⽤的协议有蓝⽛、WIFI、ZigBee、NFC等,这些不同的协议各有优劣点,⽆线⽹络中采⽤wifi协议⽐较适合,NFC主要⽤于近距离的⽀付……晶振亦被⼤量应⽤这⼀领域,不同协议所对应的晶振频率有所不同。”
以智能可穿戴为例,⽬前主流的可穿戴IC⽤晶振频率主要为32.768KHz、32M、24M,晶振封装的常规尺⼨是3.5×2.5,可穿戴产品的尺⼨越来越⼩,要求晶振的封装尺⼨也越来越⼩。
主流IC对应的晶振频率和尺⼨
芯⽚晶振频率晶振尺⼨(mm)
MTK26M、32.768KHZ2520/2016/2012
君正24M、26M、32.768KHZ2520/2016/2012
TI24M、32M、32.768K2520/2016/2012
NORDIC16M、32M、32.768K2520/2016/2012
应⽤在智能硬件产品上的晶振主要分为两种:⼀种是⽆源晶振,主要应⽤在蓝⽛、wifi⽆线等⽆线通讯领域,主要应⽤频率为32.768KHz、12M、16M;再者则是应⽤在⾼端领域的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中有⼀个集成电路,可对温度各⽅⾯进⾏补偿,将频差做得⾮常低,低⾄0.01个ppm。以智能家居领域中的⽆线通信应⽤为例
主流IC对应的晶振频率
协议芯⽚频率
蓝⽛CSR26M
博通26M
TI32M
WIFI雷凌40M
博通20M
zigbeesilicon labs24M
2.4G雷阳sunplus12/16M
NFC MELEXIS13.56M
电⼦时代已然是对我们过去做为⼀个简单概括,中国改⾰开放以来,以农村为例,电话机的出现⽆疑给外来⼯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在外思乡的⼦⼥⼜或者⽗母,每每思乡⼼切,也只能打电话给装有电话机的⼩卖部,⼩卖部的⽼板娘再⽤特别⼤的嗓门喊着谁谁接电话。往后⼏年,⼿机的出现似乎让我们
感觉到更加新奇,短短⼏年,我们所⽤的⼀切似乎都与电⼦挂钩了,再也不⽤⼈⼯在⼤冬天戳着厚重的外套,洗⾐机代替了传统⼿⼯搓洗;煮饭也由传统的炉灶蒸饭到现在的多功能电饭煲;油烟机取代了烟囱等等,然⽽如今的中国,电⼦时代显然不能很精准的概括我们的⽣活了,更准确的称之为智能时代。⼀切我们⾁眼可见可感可⽤的智能产品,将更多推动的发展!

更多推荐

晶振,产品,智能,时代,频率,传统,电话机,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