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管理
106 2015年10期
浅谈新时期档案馆建筑设计理念
黄海春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年来,一座座新档案馆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少档案馆建设规划也在密集筹措,如何建造一座令人满意而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大型档案馆,如何体现档案馆在一个城市的独特作用,如何使一座建筑成为经典作品,都需要有设计中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规划。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馆;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0-0106-01
1 档案馆建筑设计的理念
档案馆建筑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需求改变,会遇到建筑设计、建设及功能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
档案馆强调“藏和管”;20世纪80年代,档案馆建设掀起了新建、改扩建热潮,基本解决了档案馆三大功能区和建筑空间结合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档案馆关注于收集、保护、管理和研究,基本属于封闭式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档案馆功能不断扩大,由收集、保护、研究等扩大到交流、教育、展示档案文化遗产的价值,开放程度越来越高;2000年后,档案馆建设进入新高潮,档案馆功能发生了改变,逐渐增加了展览、宣传、对外服务的功能,强调开放性,关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下,随着档案馆建筑功能的转变,要同时满足保存、保管、研究、展览与教育和文化传播等功能,这对档案馆的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形式美的外在表象下要承载深层的档案文化遗产意义。档案馆将作为一个整体景观出现在城市生活中,体现着城市文化特色和建筑历史遗产的变迁轨迹,体现文化品位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档案馆设计既要立足本土地域文化土壤而自然生长,又必须面向当今信息化的国际平台,将人类的记忆与建筑空间充分展示出来,并且将二者有机融合。融:即交融;合:即和谐。档案馆建设需要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特征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和谐统一效果。一个成功的档案馆,其建筑造型与内部功能需求的结合一定是高度完美、和谐统一的。如何在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建设一座能够满足百年以上考验的经典建筑作品,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要体现着浓郁的档案特色,抓住中国精神,真正理解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的科技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这才是档案
馆建筑设计的根本。
公共建筑一般主张和倡导“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建筑风格,档案馆建筑也应如此。庄重而不豪华,雅致而不张扬。它的整体风貌,要与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世界文化遗产等相互辉映,和而不同。档案馆的空间布局要满足保管、保护、研究和方便利用。因此,档案馆在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回廊型、政府办公室的格局,使空间更呈流线型,更贴近自然,并引入会客、庭院等空间,以方便人们交流、休闲。
2 彰显文化性,塑造“形神兼备”的精神文化内涵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文化性”在档案馆的外部造型、建筑装饰及内部空间利用上,通过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可以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新时期的档案馆建筑,应集建筑文化和建筑美学于一身,外观造型既庄重大方,又色彩明亮柔和,散发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如浙江省档案馆新馆方案设计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形态,引用传统江南宅院的布局序列,既考虑档案建筑的厚实稳重,又体现了江南建筑清秀、通透、精致的神韵,蕴涵厚重的江浙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性不只是体现在建筑外部造型风格上,通过内部空间的合理规划、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布局,同样可以体现。河南省档案局计划在新馆建成之际举办包括档案珍品、汉字演变、历代名家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类型的展览,将展览大厅的集中展览与阅览室、公共走廊等零散空间的分散展示相结合,通过充分展示档案文化与中原文明,在档案馆内可利用的每处空间、每个角落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休闲场所。
3 要坚持开放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想
开放性体现在档案馆建筑上,就是要求档案馆内外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设身处地为其提供周到、便捷、舒心的服务环境。譬如,服务大厅、展览厅、报告厅的设计要注重空间大小,阅览区域采光要充足,查阅环境应安静,利用者有休息场所,配备电子存包柜、急救给氧机、无线上网点、磁卡电话、自动售货机、公用饮水点、残疾人卫生间,等等。山东省档案馆新馆在利用服务功能区还设置了咖啡厅、音乐茶座、观光平台、冷餐饮等休闲场所,使社会公众在查阅档案、参观展览之余,能够不出档案馆就充分享受便民措施和休闲愉悦。计划建设中的河南省档案馆新馆,要办成对中小学生开放的档案知识培训基地,考虑到中小学生现场参观档案工作流程(收集→整理→鉴定→保存→利用→保护→修复→仿真制作)的需要,为使人员流动路线更顺畅,设计中,注重安排这些功能用房的楼层和位置,方便外来者通过对沿途用房的参观,达到了解档案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目的。
4 可持续发展的档案馆建筑设计
在考虑档案馆建设时,不同人员基于不同侧面,侧重面、关注点和功能要求不同。使用者考虑此建筑在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使用功能与经济适用,特别要考虑运营过程中消耗能源资源的成本,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建筑师更关注的是建筑的艺术性和功能表达;
利用者考虑更多的是建筑的方便程度、舒适度和人文关怀等。因此档案馆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多方面的功能。
档案馆建筑一旦建成就相对固定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馆藏量的增加,各种功能的完善和改善,扩建和改建的任务是不可避免的,在选择馆址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在拟定建馆项目建议书时,除要有一个较长远的业务和建设规划设想外,还必须考虑基地是否有发展的余地。
5 结语
档案事业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档案馆的馆藏量将逐年递增,档案的利用率和利用范围,也将随着档案的扩大开放和对档案的认识深化而逐年提高和扩大。因此,新时期的综合性国家档案馆,应当定位于本地区的基础性建筑进行认真考虑和对待,建成具有档案文化色彩的、地方特色的、时代特征的标志性建筑。
参考文献
[1]蔺乐平.继续开创嘉定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J].上
海档案,2011(1):11.
[2]王铁刚,陈银舟.武穴市新档案馆设计图纸绘制完成[J].湖北档案,2010(9):6.
[3]张美芳.空间与记忆的融合——档案馆建筑设计理念和
定位[J].中国档案,2012(11):21-22.
更多推荐
档案馆,建筑,文化,档案,功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