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砖(三):吸水率、 显气孔率 、表观
前言
GB/T3810《陶瓷砖试验方法》分为16个部分:
-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
-第2部分: 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
-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
-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
-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
-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
-第9部分:热抗震性的测定:
-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3810《陶瓷砖试验方法》的第3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了ISO 10545-3:1995《陶瓷砖--第3部分:吸水率 显气孔率 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英文版)。该标准1995年出版,1997年出版技术勘误ISO10545-3:1995/Cor.1:1997(E)。技术勘误中把3.10中的“(100士1)Kpa”代替;把5.1.2中的“(1
00士1)Kpa“用“(10士1)Kpa“代替。该技术勘误已列入本部分并用垂直双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条款的页边空白处。
本部分根据ISO 10545-1:1995重新起草。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本部分采用ISO10545-3:1995时进行了修改。本部分与ISO10545-3:1995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变长大于400mm的大规格砖的试样要求;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ISO10545的本部分“修改为”GB/T3810的本部分“;
b)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了GB/T3810.3-1999《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 显气孔率 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量的测定》。
本部分与GB/T3810.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将2中的”干陶瓷砖吸饱水后吊挂在水中。用于干质量饱和后质量和吊挂质量之间相互关系参数的计算“修改为”将干燥砖置于水中吸水至饱和,用砖的干燥质量和吸水饱和后质量及在水中质量计算相关的特性参数“;
---将3.10中的”真空箱和真空系统,而且能达到100kpa士1kpa的真空度“修改为”真空容器和抽真空能达到100kpa士1kpa并保持30min的真空系统“;
---将4.4中的“砖的变长大于20mm时,计算“砖的变长大于200mm且小于400mm时,计算。若砖的长度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变长为100mm的5块试样”;
---将5.1.2中的“(100士1)Kpa“修改为“(10士1)Kpa”。
---将7d)中的"各个试验性能结果的平均值"修改为”各项性能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材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类。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参与加起草的单位: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兴辉陶瓷有限公司,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幼红,张卫星,钟应洲,张旗康,陈洪再,李莹。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579-1981;GB2579-1989;
---GB/T3810.3-1999.
GB/T3810.1-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吸水率、 显气孔率 、表观
1.范围
GB/T3810的本部分规定了陶瓷砖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方法。样品的开口气孔吸人饱和的水分有两种方法: 在煮沸和真空条件下浸泡。煮沸法水分进人容易浸人的开口气孔; 真空法水分注满开口气孔。煮沸法适用于陶瓷砖分类和产品说明,真空法适用于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除分类以外吸水率的测定。
2.原理
将干燥砖置于水中吸水至饱和,用砖的干燥质量和吸水饱和后质量及在水中质量计算相关的特性参数。
3.仪器
3.1 干燥箱: 工作温度为 110℃士50℃; 也可使用能获得相同检测结果的微波,红外或其他干燥系统。
3.2 加热装置: 用惰性材料制成的用于煮沸的加热装置。
3.3 热源
3.4 天平: 天平的称量精度为所测试样质量 0.01 %
3.5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3.6 干燥器。
3.7 麂皮。
3.8 吊环、绳索或篮子: 能将试样放人水中悬吊称其质量。
3.9 玻璃烧杯,或者大小和形状与其类似的容器。将试样用吊环(3.8)吊在天平的(3.4) 一端,使试样完全浸人中,试样和吊环不与容器的任何部分接触。
3.10 真空容器和真空系统: 能容纳所要求数量试样的足够大容积的真空容器和抽真空能达到 10kPa士1kPa并保持 30min的真空系统。
4 试样
4.1 每种类型取10块整砖进行测试。
4.2 如每块砖的表面积大于0.04㎡时,只需用5块整砖进行测试。
4.3 如每块砖的质量小于50g,则需足够数量的砖使每个试样质量达到 50g--100g。
4.4 砖的边长大于200mm且小于 400mm时,可切割成小块,但切割下的每一块应计人测量值内,多边形和其他非矩形砖,其长和宽均按外接矩形计算。若砖的边长大于400mm时,至少在3块整砖的中间部位切取最小边长为100mm的5块试样。
5 步骤
将砖放在110 ℃士5 ℃的烘箱中(3 .1)干燥至恒重,即每隔24h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 . 1%,砖放在有硅胶或其他干燥器剂的干燥器内(3 .6)冷却至室温,不能使用酸性干燥剂,每块砖按表 1的测量精度称量和记录。
5 . 1 水的饱和
5 . 1 . 1 煮沸法
将砖竖直地放在盛有去离子水的加热器中(3. 2),使砖互不接触。砖的上部和下部应保持有5cm深度的水( 3.5 ) 。在整个试验中都应保持高于砖 5cm的水面。将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煮沸 2h。然后切断热源(3.3 ),使砖完全浸泡在水中冷却至室温,并保持 4h士0.25h 。也可用常温下的水或制冷器将样品冷却至室温。将一块浸湿过的麂皮
更多推荐
部分,真空,质量,测定,修改,陶瓷,容器,计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