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全球著名私人股权基金及投资案例
第一节   国际著名私人股权基金及投资案例
当前国际上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著名投资银行或国际机构下属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如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花旗集团(Citigroup)、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的下属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等;另一类则是专业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如凯雷集团(The Carlyle Group)、淡马锡(Temasek)、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等。以下将选取几个知名机构进行扼要介绍。
一、隶属于投资银行和国际机构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CCMP亚洲投资基金(CCMP Capital Asia)创建于1999年,公司前身是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J.P. Morgan Partners Asia),即摩根大通集团的私人股权投资部门。2005年,该基金从摩根大通集团中独立出来,并更名为CCMP亚洲投资基金。CCMP 亚洲投资基金主要在五大区域进行投资:大中华地区、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投资对象多为大中型消费行业、
工业品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中的扩张型企业,同时也投资于并购市场。该基金的投资战略是选择能产生良好现金流的业务模式、具有较高进入门槛或能够提供差异化技术或产品的领先企业,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来创造企业价值并获得投资回报。目前,其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达27亿美元,主要投资人包括摩根大通集团旗下的全球基金、美欧著名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亚洲富有家族的资金等CCMP已完成的投资涉及汽车、科技、环保、消费品、零售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投资的企业包括:海太糖果公司(韩国)、空调国际(澳大利亚)、新西兰黄页公司、Vertaine控股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亚)、Sensatan科技、武汉凯迪电力环保公司(中国)等。
摩根士丹利私人股权亚洲基金(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 L.P. Fund)成立于20075月,是由世界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募集的专门针对亚太地区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隶属于摩根士丹利机构证券业务的直接投资部。其投资者包括全球各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摩根士丹利本身)以及拥有卓越财富的个人投资者,基金总额达5.15亿美元。自1993 年起,摩根士丹利的直接投资部门就在亚洲地区积极从事私募股权的投资业务,是业内成功的直接投资机构之一,其投资的企业有:eAccess(日本)、HTL International(新加坡)、Landmark ITMC(韩国)、蒙牛乳业(中国)、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中国)等。其中,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对蒙牛乳业和安徽海螺的投资是摩根士丹利在大中华地区进行的两宗大型投资案,一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对蒙牛乳业的投资将在下一节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在此只对安徽海螺投资案略加介绍。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内地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也排名前列。20051228日,由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资部牵头的,包括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在内的投资团体,购买了海螺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4.3%的股权。摩根士丹利和国际金融公司两家财团共投资近2亿美元,受让安徽海螺18000万股非流通股份,分别获得10.51%3.82%的股权。其中摩根士丹利付出转让价款总额为8.976亿元人民币,是摩根士丹利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摩根士丹利继200510月联合鼎晖投资(CDH Investment)共同投资中国第二大水泥企业——山东山水集团后第二次进军中国水泥行业。
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是世界银行集团的成员之一,专门负责向发展中国家的民营企业进行投资。但IFC只投资于盈利性项目,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按照市场标准收取费用。总体而言,IFC通常在全球新兴市场上扮演长期投资者的角色,其进行股权投资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较强发展意义、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和
企业,而且作为长期投资者,其持有目标企业股权的时间通常为815年,之后才通过公开上市或股权出让等方式退出。从这一意义上来看,IFC与大多数私募投资基金有所不同,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全球公募基金”的性质。但与其他股权投资人一样,IFC在投资过程中会协助企业持续地提高其公司治理结构,实现长期发展。最近几年,IFC在中国的股权投资额呈上升趋势,并主要集中于中国的金融领域。其于1999年入股上海银行(原上海商业银行),这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宗面向国内商业银行的大规模国际股权投资。迄今为止,该公司持股的中国商业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南京市商业银行等。此外,IFC也向非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除新奥燃气、安徽海螺外,IFC还于20076月携同荷兰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在私人股权投资领域中的另一知名机构是花旗集团下属的亚太投资有限公司(Citigroup Venture Capital InternationalCVCI),这是在2005年成立的、管理资产达到16亿美元的私人股权基金,主要投资于大中华地区、印度及新兴欧洲市场的企业,同时也投资于拉丁美洲等其他地区市场上具有增值潜力的企业CVCI的投资领域包括IT服务业、商业服务外包、零售业、医药制造业、电信业、再生能源金融服务业等,其中IT服务业是投资重点之
一。该基金的成功项目包括iFlexProgeonCaritorPolaris等。CVCI200511月斥资2500万美元入股中国最大的民营担保集团——中科智控股集团,这是CVCI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随后,CVCI又相继投资于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蓝韵医疗、中国气体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
提到私人股权基金,就不能不谈到高盛(Goldman Sachs)。高盛并不根据特定行业进行投资,其主要看重的是回报率。自2005年打造无锡尚德这一财富神话后,高盛已经投资了中国网通、中芯国际、江苏雨润、分众传媒、海王星辰等不同领域的众多企业。2006年,高盛集团以私人股权形式投资25.8亿美元购买了中国工商银行5.75%的股份,成为该年度中国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案件。同年9月,获得高盛集团2780万美元注资的生物医药企业迈瑞公司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这是中国在该行业内的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按照发行价计算,高盛获得了约4.4倍的投资回报。值得一提的是,200611月,高盛在9天时间内投出18亿元人民币,分别参与了福耀玻璃、阳之光和美的电器等多家公司的增发,此种投资模式在私人股权投资中属于上市后私募投资(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 PIPE)PIPE和企业上市前引入的Pre-IPO相对应,可能成为今后私人股权基金在华投资的另一潮流。
二、专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金融咨询服务机构,其另类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企业私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对冲基金、夹层基金、高级债券基金封闭式基金等;其金融咨询服务包括并购咨询、重建和重组咨询以及基金募集服务等。黑石集团于1985年由皮特·皮特森(Pete Peterson)史蒂夫·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创建,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截至2005年底,其管理的资产超过4527亿美元。黑石集团控制着47家公司,覆盖从生产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多个业务领域。2004年,黑石集团从德国私人资本手中买下Celanese化学公司,在美国上市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赚到约30亿美元的现金收益,成为黑石集团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200727日,黑石集团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商业物业集团——权益写字楼投资信托公司EOP),此交易是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基金杠杆收购交易。此外,黑石集团也成为中国政府“外包”式外汇投资的对象。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于20076月在黑石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斥资30亿美元购买黑石集团约10%的无投票权有限合伙单位,其购入价格较IPO发行价低4.5%,并承诺持有不少于4年,以此成为黑石的“基石投资者”(以禁售期换取优先认股权的投资者)。这一交易也标志着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进入了新的阶段。2007621日,黑石集团在纽约证券交
易所挂牌上市,融资额达到41亿美元,市值则高达340多亿美元。
    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1976年成立于纽约曼哈顿,由科尔博格(Jerome Kohlberg)、克拉维斯(Henry Kravis)和罗伯茨(George Roberts)共同创建,公司名称源于3人姓氏的首字母。自1977年进行第一笔投资以来,KKR共投资151家公司,截至20073月,KKR所管理资产达到534亿美元。Toys R Us(美国玩具零售商)、Seven Media(澳大利亚综合媒体服务商集团)、Tarkett(法国地板制造商得嘉公司)等皆为KKR旗下持股公司。KKR还开创了杠杆并购(Leveraged BuyoutLBO)之先河,对劲霸电池(Duracell)的收购就是该种并购方式的成功案例之一。而让KKR名声大噪的当属上世纪美国的著名恶意收购案——纳比斯克(RJR Nabisco) 收购案。1989年,KKR251亿美元对RJR纳比斯克公司实施了杠杆收购,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但其中使用的现金还不到20亿美元,KKR因此落下了“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的名声,但同时也一跃成为专业从事杠杆收购的全球顶级公司。(该收购案还被写成纪实小说《门口的野蛮人》和拍成同名电影,中文译名《登龙有术》)。20073月,KKR与国际金融公司组成联合财团,向河南天瑞水泥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20077月,在黑石集团上市两周后,KKR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上市融资12.5亿美元,但与
黑石一样,其仍欲保留合伙企业的性质,以发售“合伙单位”(Partnership Units)代替普通股发行。
凯雷投资集团(The Carlyle Group)是一家管理着350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性私人资本公司,主要从事收购、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房地产和杠杆融资等领域的业务,拥有37个基金产品。凯雷集团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自成立以来,已参与440余项投资案,总收购价值超过519亿美元。该集团旗下有三只亚洲基金——凯洲亚洲合伙人(Carlyle Asia Partners)、凯雷亚洲创投I(Carlyle Asia Venture Partners I) 和凯雷亚洲创投II (Carlyle Asia Venture Partners I),三只基金总额超过10亿美元,投资于泛亚太地区。该公司在投资界享有“总统俱乐部”之美称。1989年,美国前国防部长弗兰克卡路西(Frank Carlucci)加盟该公司,随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美国前证券与交易委员会主席阿瑟列维特、前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以及金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乔治索罗斯曾先后在该公司任职。与其他著名私人股权基金一样,凯雷集团也因其在大中华地区的大手笔投资而频繁见诸报端。200011月,凯雷向中国携程网投资800万美元,3年后携程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给凯雷带来超过14倍的投资回报。20044月,凯雷在上海开设办事处,自此正式开始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运作。2005年,
凯雷曾两度两次注资聚众传媒,共计3500万美元;同年10月,凯雷计划投资2.55亿美元收购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同年12月,凯雷又斥资4亿美元收购了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4.9%的股份。20064月,凯雷投资13亿美元入主中国台湾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东森媒体公司(Eastern Multimedia Co.),该案件成为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私人股权交易。目前,凯雷集团也在考虑上市事宜。

更多推荐

投资,股权,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