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作者简介:
鞠宇恒,女,汉,江苏南通人,就职单位:南京外国语中学仙林校区,主要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新闻传播方面。大数据算法下新闻把关机制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
鞠宇恒 南京外国语中学仙林校区摘要:新闻把关机制是决定新闻传播环境的重要机制,在传统意义上,新闻把关人集中于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但是随着新闻业态的发展,新媒体、微媒体以及各类新闻APP 的涌现使得新闻把关人获得了新的发展,并衍生出基于算法机制下的新闻把关,在这其中以今日头条APP 为代表,为了探究算法对于新闻把关的作用以及运作模式,本文以今日头条APP 为例进行探究,并根据算法机制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方案的提出。
关键词:新闻算法;“把关人”理论;今日头条
1947年,把关人概念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的卢因提出,并且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卢因认为,新闻在由传播者流向受传者之前需要接受筛查,只有通过的部分才能流向受传者,随着媒介业态的不断变革,新闻“把关人”理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无论是从把关人范围、把关的标准、把关节点的设置以及审核的难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渗透到各行各业,而其在传媒业的体现就是机器人新闻以及云计算结果后的智能推送,有关后者,在我国较为有代表性的新闻APP 则是今日头条。
一、今日头条APP 基于算法机制下的
把关机制
今日头条作为我国较早运用大数据计算的新闻类APP ,其主要的内容来自普通的受众以及对于其他新闻类网站的归类以及整合,字2014年以来,其市值截止至去年已经实现了150倍的增长,今日头条主打兴趣推荐算法,基于兴趣推荐这一算法打破了以往新闻把关人的限制,从新闻把关人的群体上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把关人主要依托于专业化、职业化的新闻从业者,即新闻媒体记者以及编辑,但是基于兴趣推荐算法,通过搜集网络上已发表的新闻之外,还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点击、搜索历史形成用户标签,针对该用户标签进行相应方向的推送,不仅保证了新闻推送的真实性还保证了新闻把关的效率性以及准确性。
在今日头条APP 的背后,新闻的把
关人主要依托于以下的三种模式,首先是
受众的评论以及反馈,今日头条的主要新
闻来源来自用户,从某种意义上,用户除
了作为新闻发布源存在,还起到了一定的
审核的作用,即用户在进行新闻事件的上
传时会实现进行内容以及用词的审核。
其次是今日头条内置的新闻算法机制,今日头条主打算法机制并采用算法为
主,人工为辅的新闻把关方法。而新闻算
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主题的
审核,用户在进行新闻内容的发布后,由
算法机制对于其题目以及相关可以体现主
题的地方进行审核,其内容要求正能量,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内容无法实现上传,其
次是在内容中进行相关关键词的排查,通
过整体上的关键词排查避免上传内容涉及
公共敏感词汇,以上两个步骤完成后可以
实现新闻内容的上传,在实现新闻内容的
上传后,算法机制会根据用户的地域分
布,兴趣爱好等形成定向推送,达到精准
推送的目的。最后则是编辑团队进行的人
工新闻审核,自我国开始对诸如今日头条
的算法机制进行整合以及整改后,今日头
条团队衍生出了人工审核这一环节,即将
算法程序审核通过的信息移交人工进行
审核。二、依托算法机制的今日头条在把关上
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于算法进行新闻把关仅能保
证其真实性,但是究其质量而言还无法与
专业的新闻从业者相比,纵观今日头条
APP 的算法审核机制还是存在着诸多的
弊端。
首先是从文字的表述上,在今日头条
上进行消息传播的用户,大多不是专业的
新闻从业者,对于这些用户而言,能够评
判新闻质量好坏的取决于流量,即点击量
以及评论数量,但是实际上,缺乏专业
化、系统化的用户无论是从新闻标题的选
取还是框架内容的分布都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性,在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标题党。标题党形成于流量为王的现状,其主要的目
的就是通过敏感词汇、夸张的角度从而达
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但是从实际上来说,该行为首先是不符合传播者的职业道德。
其次是从传播的效果上,今日头条的
运行机制是由流量决定的,这就决定了用
户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引起何种的社会舆论反响并不是其首先考虑的范畴,这就导致了新闻的失范现象。以今日头条出现的新闻“二跳”事件以及“大数据杀熟”现象的产生使得以往鼓吹算法的今日头
条受到了质疑,所谓“二跳”事件,是指有用户举报今日头条
在点击一个新闻后,出现相应链接,但是当点击链接之后出现的确实低俗广告,今日头条虽当即表示进行相应整改,但是就其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而言,还是受到了影响,成也兴趣推送,败也兴趣推送。今日头条的兴趣推送虽然培养并固化了不同群
体的用户,最大限度地吸纳不同爱好、兴趣、使用习惯的用户,但是兴趣推送所基于的算法并不将有无产生新闻反转、社会舆论作为参考的标准,所以今日头条所鼓吹的算法机制虽然可以起到优化推送的效率,但是实际上无法保证其推送的质量。除此之外,侵权问题也是今日头条无法避开的问题,“什么新闻可以采用”“采用的新闻是否都表明来源与出处”2014年到2017年期间,新京报等媒体皆表示今日头条涉及侵权,使得“今日头条”的算法再度面临危机。三、总结
随着人工智能化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深入,新闻传媒走向数字化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就新闻把关这一方面而言,无论新闻算法机制的覆盖面、推送效率存在着怎样的优越性,但是在产生的舆论效应、把关的节点控制方面都无法取代人工,今日头条APP 作为一个主打兴趣推送的新闻类APP 虽然可以为用户提供门槛更低的传播平台以及浏览新闻方式的便利性,但是其自身基于算法的缺陷还在,即低俗化的广告刊登,侵权事件屡屡出现,仅依托于大数据进行的推送虽然可以保证数量以及效率但是仍旧无法保证传播的质量。参考文献:
[1]何怀文,陈如文.《今日头条》动了谁的“奶酪”新闻报道的独创性价值与时效价值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
2014 (08):33-38.[2]刘航.论我国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刘航.科技创业月刊,2014 (08):171-172.
更多推荐
新闻,算法,把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