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类App的受众及市场研究报告——以《今日头条》为例
麦克卢汉曾说,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带动传播方式的发展创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推动着我国传媒业的快速变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 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手机自由。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使得网民接收信息的工具向移动端转变,而新闻资讯类App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承载信息最根本的产品。
如今,新闻资讯类App作为传媒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今日头条》这样的爆款产品,成功地在资讯App市场上独占鳌头。《今日头条》基于当下的新技术——大数据算法推荐,为受众提供私人订制式的新闻资讯服务,包括视频、直播、图片、小说等众多不同领域,最大限度满足了广大受众对新闻资讯的获取需求。
本文将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容研究方法,以新闻资讯类App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以《今日头条》为例的新闻资讯类App的发展状况,以及近年来新闻资讯类App在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提
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1 新闻资讯类App的受众分析
互联网时代,新闻资讯类App得以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以用户思维来制作内容。《今日头条》作为一款新闻资讯类App,是基于大数据算法推荐这一新的传播技术向受众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自从2012年3月创办以来,其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日活跃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
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受众不再是被迫接受的一方,新时代技术的出现使受众在信息传播和获取上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你关心的,就是头条”,《今日头条》的口号牢牢把握了当今受众这一变化,以受众喜好和阅读习惯为依据,实施精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受众的参与度。
1.1 使用与满足——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推荐
《今日头条》有一套强大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它可以通过受众的各项操作对每一个受众建立起专属的兴趣图谱。通过后台的判断,《今日头条》会为受众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此外,《今日头条》信息来源广泛,基于前期建立起来的兴趣图谱,《今日头条》在热门、搜索等方面都会呈现受众感兴趣的内容,每日从海量的信息中进行判断筛选,将每条信息精准地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只是选择了一个信息接收的媒介,而这种算法推算体现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心理,“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来探究受众的需求,强化了受众的传播地位。受众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获取信息,满足了自身的需要,无论使用后是否满意,都会影响到他们下一次的媒介选择[2]。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对《今日头条》这类新闻资讯App的创新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1.2 社会参与论——受众的主体性加强
在社会参与论的影响下,受众参与和使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权利得到了保障,成为主动的信息发布者。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主体性得以加强:首先,受众在使用《今日头条》接收信息时,会根据自身的喜好筛选,对频道和内容标签等自行设定,而《今日头条》的
智能推荐系统加强了受众信息选择的主体性;其次,受众使用新闻资讯类App可以直接参与信息发布,包括发表文章、评论、互动,在社会事件发生、舆论发酵过程中,受众的主体性也尤为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类似于人工智能、算法等新的技术纷纷涌现,受众主体性的加强也体现在个性化、社会化的趋势中。《今日头条》依托大数据,有针对性地为受众推送新闻资讯,受众的主体性增强,开始从使用者向用户转化。
2 新闻资讯类App的市场优势分析
2.1 从内容到筛选——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新闻生产流程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工具更新迭代,如今新媒体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内容生产,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推送这一环节。《今日头条》一直标榜“不生产内容,只搬运内容”,在其明确的定位下,作为新闻资讯类App的龙头,《今日头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移动端新闻资讯闯出了一片天地。
从内容到筛选,这是《今日头条》整合新闻时使用的新思路。在当今社会,信息海量繁杂,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因此要精心对信息进行筛选。《今日头条》扮演的是“新闻搬运工”角色,实际上每个账号都是其内容的供应商。《今日头条》会根据受众的阅读兴趣,把收集到的各条信息精准地推送给用户,无形中也就形成个性化的推送。
2.2 主体多元,互动性强
在互联网背景下,受众不再是纯粹地接收信息,还进行内容生产,这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一大特征。在《今日头条》的“头条号”这一栏目下,任何用户都能发布内容。与自媒体的生产形式相似,“头条号”的创建者根据自身特点发布内容,从央视到个人,从专业到业余,准入门槛降低,每个用户都能参与到内容生产中。
此外,受众使用新闻资讯类App,更重要的是进行社交互动。而《今日头条》就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分享、交流互动的平台,重视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互动过程。它在界面设置上体现出注重互动的特点,如收藏、点赞、阅读、评论、加入活动等功能。在“微头条”这一栏目中,用户可以发布图文信息、上传视频、问答,这也是《今日头条》互动性的明显体现,其降低受众的准入门槛、增强互动性,能够满足受众的社交互动需求,增强受众的黏性,
让受众产生归属感。
2.3 人性化设计,注重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变成了一种双向传播,受众不再是信息的纯粹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了用户。可见,用户思维也是这个时代新媒体所要考虑的重点。
《今日头条》在设计上尽显人性化,通过满足受众的各方面需求来优化受众的体验。在App页面布局上尽可能简洁,让用户使用更加便捷。在视觉体验方面,《今日头条》的主界面以白色作为底色,红色边框加上黑色字体,简洁大方,便于受众阅读。受众通过指尖的上下滑动可以刷新界面呈现的内容,指尖的左右滑动则可以选择想要阅读的频道,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较强。
3 新闻资讯类App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更多推荐

受众,信息,内容,用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