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初公布的拆迁计划,最新进展,你家有⼼了吗
2016年初公布了《北京市2016年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城六区⽬前拆迁进展如何?快点跟着触摸⼤北京来看看吧。
东城区
北京天坛周边简易楼群改造开拆
这次启动腾退的是天坛公园西、南两个⽅向的57栋简易楼,户籍户2589户,8134⼈,产籍户2414户,建筑⾯积约为68869.41平⽅⽶。这些简易楼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年代,年久失修,超期使⽤,安全隐患突出。天坛周边简易楼居民可以选择购买的对接房源位于东四环附近,因安置房源有限,按照“先签先选”的原则选房,选完为⽌。
北京东城西忠实⾥棚户区将拆迁改造腾退后变滨河公园
住在东城区西忠实⾥成⽚破旧棚户区中的居民终于有盼头了。东城区⾸个实⾏征收政策的平房区棚改项⽬——东花市街道西忠实⾥环境整治项⽬(第⼀期)全⾯启动,整个项⽬完成搬迁后,这⾥将变⾝为滨河城市公园。⽬前,位于朝阳区⾖各庄的对接安置房源"青荷⾥•南⼭园⼩区"项⽬已经基本落成。
完成宝华⾥滞留户搬迁
东城区将加快宝华⾥项⽬滞留户搬迁,按规划推进前门东区建设,完成南中轴路周边环境整治项⽬征收⼯作,完成西河沿危改项⽬搬迁。
西河沿房改带危改
东城区发展改⾰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促成东城区西河沿房改带危改⼟地⼀级开发项⽬获得北京市发展改⾰委重新核准。该项⽬位于安定门地区,规划总⽤地⾯积近40000平⽅⽶,建筑控制规模130180平⽅⽶,建设内容住宅及配套。居民已基本搬离完毕。据了解,签约的居民有两种选择:回迁原址,在获得原有房屋⾯积基础上,以5000元每平⽶的价格购买多出的房⼦⾯积;或是放弃回迁安置,选择相应外迁房源。
前门东区升级改造46条胡同
前门东区确定了“⽼胡同、新⽣活”的发展⽅向,在留住乡愁记忆、继承传统⽂化的基础上注⼊⽂化新活⼒。以西打磨⼚街为试点,加快修缮建设、环境提升、引进⽂化新业态,⼒争上半年开街亮相;加⼤⽂物腾退修缮的⼒度,将区域内保存较好的临汾会馆完成修缮后⽤于北京会馆⽂化陈列馆,全⾯展
⽰⽼北京会馆⽂化的历史变迁;推进三⾥河绿化景观带向东南拓展,恢复⽂化记忆,营造绿⾊⽣态;推进胡同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全⾯完成区域46条胡同的升级改造任务。
东四、南锣⿎巷多条胡同年内将修缮
东城区将推动历史⽂化街区的综合治理,在东四三⾄⼋条、南锣⿎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试点项⽬的基础上,启动平房区综合治理,努⼒打造“历史⽂化精华区”,形成 “点、线、⾯”结合的整体保护格局。
东城区属⾏政事业单位今年要率先从⽂保区搬迁或拆除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完成朝内⼤街81号、新⾰路20号、宣仁庙等⽂物修缮,完成⽟河南区河道景观恢复整治。推动东堂⼦4号、6号和清华寺⼆期腾退修缮。此外,还将继续推进胡同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全⾯完成区域46条胡同的升级改造任务;继续推进草⼚三⾄⼗条“前门新合院”的改造。将以西打磨⼚街作为试点,加快修缮建设、环境提升、引进⽂化新业态,⼒争上半年开街亮相;加⼤⽂物腾退修缮的⼒度,将区域内保存较好的临汾会馆完成修缮后⽤于北京会馆⽂化陈列馆,全⾯展⽰⽼北京会馆⽂化的历史变迁。
望坛棚改全“打包”
望坛,这全市最⼤的棚户区,终于迎来了破茧成蝶的时机,两万多⽼街坊将⾛进棚户区改造的绿⾊通道。6⽉3⽇,东城区重⼤办和北京城建兴瑞置业正式签署《望坛项⽬棚户区改造协议》,望坛地区改造项⽬⼀次性全打包,交给了北京城建集团。⽬前望坛棚改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今年就有望完成前期⼯作。⼆⼗四载周折终于见曙光曙光来临前,这个区域已经等待了24年。“
平房修缮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东城区推进低洼院落改造。试点已经从景⼭街道开始,低洼院落将根据实际情况进⾏整体抬升、重新改造下⽔管道、院内铺就防滑透⽔砖。截⽌⾄2015年,景⼭地区已经改造完成了64个低洼院落。今年,景⼭地区将再有80到100个低洼院落进⼊试点名单。
危旧改造
2016年东城区推动崇外6号地项⽬,实施拆迁滞留区分类管理。崇外6号地的安置房选择在了五环以外的通州区⼤⽅居,这对于在⼆环内居住了⼏⼗年的⽼住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崇外6号地。崇外6号地项⽬涉及居民产籍7965户,房屋总⾯积15.6万平⽅⽶,企事业单位158家,项⽬⾃2007年启动⾄今已搬迁居民⼀千多户,剩余居民六千多户。
西城区
百万庄北⾥居民住房改善项⽬
2⽉18⽇,西城区的⽩纸坊棚改项⽬启动了第⼀批预签约。从西城规划分局获悉,在全市率先启动的西城区百万庄北⾥居民住房项⽬都已经在办理规划⼿续,其中进度最快的B地块已经开始办理建设⼯程规划许可证,近期就有望率先实现开⼯。
菜园街及枣林南⾥项⽬
西城区有关⽅⾯表⽰,愿意回迁安置的居民都可选择到对应的房源。选择货币补偿的居民拿到补偿款后,可购买位于⼤兴旧宫、丰台南苑、房⼭拱⾠的定向安置房,房价在每平⽅⽶1.5万元⾄2万元之间。放弃购买定向安置房的居民,可以得到每平⽅⽶5000元的不购买安置房补助。
光源⾥棚户区改造项⽬
2⽉18⽇项⽬启动预签约⼯作,预签期为90天,居民签订协议达到85%以上,项⽬正式启动;未达到85%,项⽬将终⽌。但是,时间只过了⼀个⽉,“光源⾥”达到了90%。棚改区内的居民既可回迁,也可外迁。居民外迁可以购买位于⼤兴旧宫、丰台南苑、房⼭拱⾠的定向安置房,房价在1.5万元⾄2万元之间。据相关⼈员表⽰,光源⾥有居民2100多户,政府⽅⾯原来预计回迁与外迁居民的⽐例为7⽐3,但从⽬前看,有近4成的居民选择了外迁。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居民愿意为改善住房条件⽽从⽼城区迁出。
⼤栅栏杨梅⽵斜街
正在进⾏。由于资⾦问题,只腾退了⼀部分。杨梅⽵斜街搬迁的地点是丰台的张仪村、昌平回龙观和⼤兴的团河。
什刹海项⽬
该⽰范区地处什刹海历史⽂保区东侧,总⽤地⾯积15.56公顷,预计项⽬总投资约61亿元,建设期4年,主要将更新和完善区域内⽼旧排污管线及污⽔处理设施,对⽼旧房屋进⾏修缮复建,利⽤地下空间建设⼤规模集中停车场,调整和规范区域内商业业态,引⼊⽂化创意产业、⾼端精品化旅游业。
⽩塔寺项⽬

更多推荐

居民,改造,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