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 墙 裂 缝 加 固 处 理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一、工程概况
xxx项目位于xxx位置xxx路可直达市区,交通十分便利。
二、存在问题
Xxx年12月项目部相关人员陪同业主、监理对xxx项目xx段挡墙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小区主入口右侧挡墙存在一道横向裂缝,裂缝两侧挡墙均无下沉现象,最大缝宽约3mm,用扎丝测得裂缝深度深度约为10cm,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隐患。
三、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情况,项目部组织技术及试验人员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造成此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毛石混凝土挡墙沉降缝未按设计要求设置,间距过大,挡墙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开裂。
2、挡墙底部有一根300排水管横穿挡墙,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开裂。
3、基础为回填土,地基压实度不够,有水侵泡地基下沉造成开裂。
4、毛石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没有按要求进行养护。
5、混凝土塌落度过大,表层浮浆过厚。
四、处理方案
经研究分析,目前的裂纹对挡墙结构受力未造成较大影响,但必须采取措施遏制裂缝的继续发展,现制定处理方案如下:
(一)地基处理
地基勘察摘要:
1、该工程地质情况:场地由杂填土、红粘土、强风化泥质灰岩及中风化泥质灰岩构成,场地岩溶为中间发育程度,场地建筑适宜性较好。
各层土描述如下:
杂填土:杂色,由粘土夹碎石块及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
红粘土:褐黄色,土质不均匀,含少量风化残块,硬塑状;
红粘土:褐黄色,土质不均匀,含少量风化残块,可塑状;
强风化泥质灰岩:灰色,岩体破碎,岩芯成碎块及砂状
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2、施工情况
该挡墙为杂填土,2018年7月份进行开挖施工,在施工过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地下施工排水管道原因及业主要求,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对边坡挡墙出现裂缝处地基做压密注浆处理。
3、压密注浆原理
压密注浆是采用液压或气压方式,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注入岩溶空洞层,使浆液将空洞层和裂隙胶结,提高地基承载力,起到地基加固作用。
4、压力注浆施工设计
1)、需处理基础为边坡挡墙出现裂缝一角进行注浆处理。
2)、注浆设备选择
(1)两台SYB50型液压注浆泵;
技术性能:
A 注浆泵主要技术性能:
柱塞直径 mm
φ75
φ95
冲程次 / 分
0-50
0-50
流量 L/V
0-35
0-50
压力 kg/cm 2
0-50
0-32
B 液压油泵车主要技术性能;
油泵:10SCY14-OB.P=320kg/Cm2.Q=16升/分
电动机:Y114M-4级4千瓦,
外型尺寸:长X宽X高(毫米) 1340X370X900 重量:280kg
2)两套注浆管:均为Φ25×4无缝钢管,每节管长1.5m,两端有丝扣供连接。其中一节为带孔眼管,顶端有圆锥管尖,其作为第一节注浆管; 
(3)灰浆搅拌机一台;
(4)与注浆管配套、连接注浆泵与注浆管高压输送胶管两套,每套长40米左右;(5)配套电动地质钻孔机一台
3)、压力注浆布管条基四周按勘察布孔布置双排压力注浆管,所布管点管距见图示
两相邻排管延基底进行注浆。每管点打入双管,双管间距100mm左右,一套管注水泥浆液,另一套管注水玻璃浆液。
4)、压力注浆施工
(1)压力注浆的施工工艺压力注浆施工工序:钻孔→清管→打管→注浆→拔管→清管。
a、钻孔:电动钻孔机在布孔位置钻孔,钻至设计标高;
b、清管:注水清理胶管、无缝钢管,检查能否保证注浆通畅;
c、打管:分次按设计要求,将无缝钢管插至设计标高位置;
d、注浆:灰浆搅拌机搅拌水泥浆,吸入注浆泵内,通过胶管,注入无缝钢管。水玻璃则放入容器,加入另一台注浆泵。压密注浆按先注浆外排、后注浆内排,按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组织,内外排注浆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这样施工,外排管注浆后形成新的结合体挡墙,避免内排管注浆时在压力作用下浆体外溢,更加保证注浆效果。外排管压力注浆:压力注浆应自上而下进行,这样使浆体分布均匀,且浆体不易外冒。故将钻孔深度至条基下5.6m。压力注浆自上而下,从条基以下2.2m开始注浆,每往下500mm左右注浆一次,计注浆七次。如果在设计压力的注浆过程中发生冒浆现象,注浆顺序改为跳孔注浆施工,或暂停一下等浆体固结后再施工。内排管压力注浆:内排注浆管钻孔打管时,注浆管应斜入基础底板以下。本工程基础为条基14.95m×2.35m,管进入基础约2.2m左右,压力注浆自上而下,注浆方法同外排管压力注浆。如基础地面尺寸过大,可考虑在基础周边另增加一排注浆管,斜入基底注浆。水泥浆液注浆、水玻璃注浆液基本同时注入,已达到促使水泥浆速凝作用。水玻璃溶液灌注速度根据水玻璃消耗数量控制,水玻璃用量约占水泥重量的2%左右。而水玻璃溶液灌注速度又与灌浆压力、岩层凝结;

更多推荐

注浆,压力,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