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透析技术与传统处理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公共卫生间的应用
通过对比生态透析处理技术、重力排系统、密闭水箱提升系统、真空排水系统及菌种投加处理技术等方法,重点讨论对比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合地铁空间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后续的设计中尽量增加卫生间污水处理设备及预留空间,以保证污水臭气得到及时治理。在对污水臭气的治理选择中,可采用密闭收集的措施,配合生态透析技术对臭气污水就地治理,以便实现无臭无污排放的目的。
标签:生态透析;轨道交通卫生间;污水治理
城市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地下轨道交通,从1863年英国的第一条地铁通车,标志着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诞生,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100多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公里。东京地铁近2000公里,年运量在100亿人次以上。如此多的人流量引发了人们对地铁人性化的强烈要求,地铁公共卫生间就是其中的重要议题。随着群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许多地铁站开始尝试在地下空间设置卫生间,并用采取相关的手段对卫生间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目前地铁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重力排水、真空排水、密闭水箱提升等,但是实际的运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有关调查显示,80%以上的乘客不满意目前卫生间的卫生状
况,认为卫生间臭味污染严重,有超过60%的乘客甚至担忧,卫生间臭味是否对乘客及周边群众的健康带来影响。为了改善地下公共卫生间的卫生状况,对卫生间产生的污水进行及时治理,还乘客一个健康、舒适的地铁环境,各地都在开展地下密闭空间卫生间污水臭气的治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各种地下空间污水臭气的治理方案进行比选,讨论各种方案的最佳应用方式。
1 生态透析技术
生态透析技术是2013年起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与广州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污水臭气治理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在广州市白云公园站公共卫生间投入使用。其原理是利用弯曲河流的生态稳定的特性,利用填料模拟河流,在系统内形成完整的生态链系统,通过生态链的物质能量传递规律,实现污染物的逐级降解吸收,最终实现无臭味、无固体残渣排放、无化学物质添加的三无处理。
更多推荐
卫生间,技术,污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