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的厕所
“厕所”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据说每人每天要去厕所6-7次,人的一生至少有三个月时间花在厕所马桶上,一边如厕一边看书、玩手机、思考人生。厕所现在也有更为优雅的名字,比如卫生间、洗手间等。你可曾想过在遥远的曾经,“厕所”也够一整集的“奇葩说”。
厕所的别称
以前厕所叫做便所、毛司、灰圈、茅厕、茅坑、粪坑、沃头、期)、西间、西阁(古人认为厕所应设於西方或南方)、舍后(民间厕所多设於屋后)、更衣室(唐代已有)、雪隐(宋)、溷厕、厕溷、厕屋、厕轩等等,厕所在每一个朝代都有很多很多的名称。
厕所为何叫做更衣室?
为什么说厕所是更衣室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上完厕所是要换衣服的。而一般进厕所也是要脱衣服的,厕所外面10多个侍女伺候着,等着里面的大人来将新衣服给他穿上。可是这毕竟是富贵人家的专利,穷人是做不来的。
古代皇城公厕也收费
那时候整个北京城公共厕所寥寥无几,而且要求收费。所以那个朝代,如果不是碍与面子或者什么是不会进去的。而他们选择的地方大家就知道了。就如同现在在一些大街上还可以看见一些孩子的粪便。而那时的北京城就是一个巨大的粪便池。
溺死于厕所的皇帝
厕所的历史不止像上述所说的那么难堪,还有更可惜的。公元前581年,有一名君主不幸掉进粪坑里摔死了。他就是晋景公姬獳。他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上厕所而摔死的皇帝。
驸马:皇家厕所一样臭
关于皇家厕所的不同寻常之处,《世说新语》有所透露。西晋大将军王敦被晋武帝招为武阳公主的驸马,新婚之夕,头一回使用公主的厕所。初见时,觉得富丽堂皇,比之民间住宅都强得多,进去,才发现原来也是有臭气的,心下稍微平和了些。
八卦慈禧太后如厕
慈禧太后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
更多推荐
厕所,公主,大家,驸马,看见,史料,收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