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辛毒性很大慎用10克以下
细辛 毒性很大 慎用10克以下
细辛生药一次口服不宜超过3克,这打粉后一天摄入细辛量都不足一克,是没有任何毒性的,并且细辛也不会在体内积蓄中毒的
细辛,中药名,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汗作用力较弱,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
参看细辛-华细辛词条。
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的泛称,是一种带“剧毒”的中草药,常用量药剂一般不过一钱(3g),这里要说明一点,在单用细辛(单剂粉末、散剂)是绝对不能超过3g,细辛作为汤剂配成熬用药,有经验的老中医一般会开到10~30克之间,因熬药过程中25~30分钟细辛的毒性基本被破坏,留下来的就是药引作用。
《温病派》的观点是小毒但不能常用,《 神农本草》的观点是熬药后的细辛对人并无伤害,《经方派》倒是常用药,用量临证调整(10~30克)甚至开50克的都有。
因细辛对呼吸中枢有麻痹、抑制,影响呼吸,最后可能造成窒息性的死亡。散剂不要长期服用,因细辛里面还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叫“黄樟醚”,它是典型的致癌化学成分,长期服用会引起肝脏的癌变。短期服用,可以减少肝脏化毒压力。建议汤剂当中煎煮,因为这样“黄樟醚”很容易破坏,所以作汤剂服用,就要相对安全一些。
所以再次说明:细辛是一个“有毒”的药,在用量方面特殊性比较考验中医学问,一定要各位患者遵从医嘱用此药,不要乱用剂量。在使用注意当中强调了细辛属于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第三组里面不能和藜芦同用的。
多年生草本,有细长芳香的根状茎,先端生叶一二片。花单生叶腋,贴近地面,常紫色,钟形。中国约有35种,习知的如细辛、北细辛等。全草入药(因其地上部分马兜铃酸含量过高,而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故2005版《中国药典》已改为根及根茎入药),性温,味辛,功能温经散寒、化饮、祛风止痛,主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风湿痹痛、牙痛、鼻渊等症。
细辛
其它名称 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
细辛又名细参、烟袋锅花。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细、味辛,故得名。
细辛的用途是:
① 根茎入药,用为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治头痛,有发汗、祛痰之效。
《名医别录》:二月、八月采根。
《雷公炮炙论》:凡使,拣去双叶,服之害人。
《炮炙大法》:拣去双叶,服之害人,洗净去泥沙。
《本草从新》:拣去双叶者用。
《本草求真》:拣去双叶者用,双叶服之害人。
《本草易读》:去头子,双叶,水浸,干用。
(由于细辛双叶中含马兜铃酸等毒性成分,05版药典规定细辛入药部位沿用古法,恢复用根及根茎入药;)
② 兽药用于治咳嗽喘、便秘。
③农药作杀虫剂和杀菌剂。
4药品简述【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辽细辛、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功效分类】:温里药;利水药;开窍药。
【功效】:消除乳发炎症;散结消肿;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下气祛痰,通窍。
【性味】味辛;性温;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
【主治】:乳房痛肿;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1]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散剂每次服,0.5~1g。
【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煎水含漱。
药用效果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
1.镇静、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细辛煎剂灌服也有镇痛作用。其较强的镇痛作用为其治疗头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2.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四氢β-萘胺、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还能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细辛挥发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如细辛对致炎剂角叉菜胶、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环和棉球肉芽增生。对去肾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细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N-异丁基十二烷四烯酰胺和去甲乌药碱均可明显抑制组织胺所引起的脉鼠离体回肠收缩。细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说明其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4.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从细辛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的广泛药理效应,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血糖等作用。现知去甲乌药碱含于多种药性温热的中药内,如细辛、附子、吴茱萸等,其呈现的药理作用与中药散寒或祛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可将其视为散寒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5.平喘、祛痰作用细辛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离体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挥发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对脉鼠气管亦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细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痰作用。此外,其醇浸剂静注,可
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6.强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压作用细辛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压的作用。离体实验表明,细辛挥发油对兔、脉鼠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并能增加冠脉流量。对犬实验性心源性休克,细辛能提高其平均动脉压、左室压峰值和冠状血窦流量等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多巴胺相似,但其不加快心率。
细辛挥发油给麻醉犬、猫静脉注射,可见降压作用,但其煎剂却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其升压作用可能与去甲乌药碱有关。
7.抗菌、抗病毒作用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如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为黄樟醚。α-细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8.局麻作用50%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冲动传导,作用可逆。其麻醉效果与1%普鲁卡因接近。挥发油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作用。50%细辛酊涂于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医学作用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灌胃,对由温热刺激、伤寒菌苗和四氢β-萘胺所致的家兔发热模型有解热作用.并能使动物正常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细辛挥发油0.5ml/kg给家兔灌胃, 对家兔由电刺激齿髓神经所致疼痛有镇痛作用,镇痛强度与安替比林0.5g/kg相当.细辛煎剂给小鼠灌胃亦有镇痛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细辛挥发油能明显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并能降压, 而煎剂能升压;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细辛挥发油对组胺或乙酰胆碱致痉的气管平滑肌有非常显著的松弛作用,且其抗组胺作用较抗乙酰胆碱强.细辛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另外, 该品有抗炎、免疫抑制、局部麻醉等作用.
用药禁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
《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故不能与藜芦同用。
《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 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
《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
《注解伤寒论》: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
8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1.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 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给药, 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明显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出现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小鼠给药后5分钟入睡, 翻正反射消失;豚鼠行动稍不稳,安静, 且能显著延长硫喷妥钠的睡眠时间.其对中枢的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细辛挥发油0.5ml/kg 给家兔灌胃对电刺激家
兔齿髓神经所致疼痛有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安替比林0.5g/kg 相似.细辛煎剂灌胃, 对小鼠亦有镇痛作用。
细辛挥发油灌胃,对因温热刺激、伤寒及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和四氢β-萘酚所致的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 对正常动物(家兔、豚鼠)有解热作用。
更多推荐
作用,挥发油,引起,头痛,散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