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水泡边”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作者:***
来源:《佛山陶瓷》2014年第11期
        摘 要:“水泡边”是日用陶瓷中常见缺陷之一,它的存在降低了产品的品质。因此,解决日用陶瓷中“水泡边”的缺陷将成为目前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坯釉料配方、成型工艺、烧成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日用陶瓷“水泡边”的成因与解决方法,以期给企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日用陶瓷;水泡边;成因;解决方法
        1 前言
        “水泡边”是釉泡的俗称,是鼓在釉层表面,手摸有“水泡边”的部位感觉较粗糙,不光滑,易于磨破。磨破后玷污成黑色小点,影响产品美观。本文从坯釉料配方、成型工艺、烧成制度等方面,阐述了日用陶瓷“水泡边”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2 日用陶瓷“水泡边”的成因
        陶瓷坯泥由粘土、长石、石英等矿物原料,经加工精制而成,坯泥制成坯体其含有化学结合水、空气吸附水、和自由水。干燥过程中坯体内的自由水随坯体表面被加热升温,水份不断蒸发,当干燥介质温度、湿度、速率恒定不变,内扩散速度与表面水份蒸发扩散到周围介质中的外扩散速度相等时,水份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不断地由内部向表面移动,扩散至四周空气中。坯体内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随水份扩散而聚集在坯体的口部边沿或棱角处,助熔性较强的可溶性钾钠盐,降低了这些部位的瓷化温度,当烧成时,此处受热比表面积较大。因此,较早瓷化致密,釉面熔融,表面气孔提前封闭,坯体内的气体不易逸出,停留在釉层表面,造成一串细小釉泡,俗称“水泡边”。
        3 日用陶瓷“水泡边”的解决方法
        3.1 坯料配方的调整
        当日用陶瓷的制备工艺参数确定后,各种原料在坯料中使用的数量、质量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及其工艺制度的确定,天然产出的粘土等原料很少能直接单独用来制成坯料,一般需用几种原料配合来满足配方的要求。在进行配方计算和配方试验之前,必须对所使用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工艺性能有
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产品的工艺品质要求和性能要求也要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科学合理地研制配方,保证配方最大限度地获得预期效果。

更多推荐

配方,表面,工艺,扩散,原料,水份,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