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陶瓷工厂设计概论
1、陶瓷工厂设计内容与程序
1.1设计内容和设计程序
●完整的陶瓷工厂设计由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力设计、动力设计、给排水与通风、采暖设计、总经济设计等设计工作组成,各部分设计均以先行的工艺设计所确定的方案及相应要求作为依据,使之有机组成一个整体。
●施工图设计:是以初步设计为基础编制出详细施工图纸的过程,是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以确定所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道路的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确切尺寸。
1.2、工厂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市场预测:生产规模的确定。
●建厂条件:1、厂址:注意水电供应、交通;
2、燃料
3、原料及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的作用:根据半工业试验结果调整和校正可行性研究的经济分析并作出相应结论,为初步设计提供工艺参数)
4、水源;
5、电源;
●设计方案和生产方法论证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
●确定建设项目及实施进度的建议
●进行经济分析:包括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成本估算、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
●几点建议
●作出结论
1.3陶瓷工业调查
收集的资料:
●全厂概况:简史、生产规模与品种、工厂管理、组织管理组织形式与车间组成、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产品成本与构成、工厂总平面与总图运输、工厂间生产协作关系……
●车间概况:车间任务、产品品种与产量、车间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劳动组合与生产班制;
●品质技术规格及质量检验标准、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与指标;
●车间主要工序技术操作规程;
●主要品种生产流水作业的全线与工序生产定额、设备与人员配备情况、工序加工损失率与回泥率指标、辅助材料与工具消耗定额;
●车间工艺布置示意图,包括生产路线、人流通道、设备与操作者布置占地面积及其相互位置尺寸,以及必要的安装维修与工人操作空间的位置尺寸;
●车间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能力、装机容量、外形尺寸、生产厂家、设备台数
●车间内部与车间交接部分的物料运输方式,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占用空间位置尺寸及运输能力;
●车间工艺布置对车间土建、通风、采光、防火防爆、上下水设施及电力拖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主要产品常见半成品与成品缺陷类型,产生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1.4设计基础资料搜集提纲
●市场调查:市场现状与展望,工业生产方法调查,目前生产厂商情况,近年来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副产品销售状况和去向分析;价格和消费额;进出口情况;
●原料
●地形图
●气象
●工程地质
●水文资料及防洪防涝
●交通运输
●给水与排水
●供电
●燃料
●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
●概算资料
2、厂址的选择因素与原则
2.1建厂地带选择的主要因素
●原材料的来源
●燃料、动力供应的条件
●产品运输距离及与消费区接近程度
●设厂地点工厂与协作企业、科技服务部门、产品销售市场信息源的配合情况、与该地区工业布局的关系
2.2厂址的选择原则
●厂址位置的确定
●运输线路的配合
●厂址地势与总平面图方位的确定
●厂址的水文地质条件
3原料选用及配方的确定
3.1原料选择与配方确定评述的主要内容
●原料各类的选择
●原料供应的可能性、经济性
●配方中粘土原料品种及种数的确定
●配方中少量原料配用的讨论
●配方计算与配方验证
●配方工艺性的评述
●指出本本文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3.2常用陶瓷原料、成分、性能
●常用陶瓷原料有:高岭土、高铝矾土、塑性粘土、耐火粘土、炻器用粘土、长石、伟晶花岗岩、石英、石灰石、滑石、膨润土、石膏等
●主要的成分:SiO2 、Al2O3 、Fe2O3 、TiO2 、 CaO 、 MgO 、K2O 、Na2O等
●原料的主要的物理性能:塑性指数、线收缩、抗折强度、真比重、PH值、吸水值、膨胀
容、干燥灵敏系数、烧后白度、耐火度
●烧成性能:烧成收缩、真比重、吸水率、气孔率
4典型坯料制备的工艺流程方案及评述
●可塑泥料制备的各种方案
●注浆料制备的各种方案
●粉料(压制成型料)制备的各种方案
5工艺平衡计算及其公式
5.1物料平衡计算及其公式
1)以原料车间为重点设计车间物料衡算表:
编号 | 产品名称 | 年产量 | 产品单重 | 成品瓷重 | 检验烧成 | 灼减转化 | 成型 | 成型需粉量 | 喷雾干燥 | 搅拌池 | 除铁过筛 | 搅拌池 | 配料化浆 | 原料贮存 | 原料进厂 |
废品率数量 | 灼减量生坯重量 | 废品率数量 | 损失率数量 | 损失率数量 | 损失率数量 | 损失率数量 | 损失率数量 | 损失率数量 | 自然含水率数量 | ||||||
2)以成型车间为重点设计车间的物料平衡算表
5.2物料衡算的基本公式:
5.3主要设备的平衡计算公式
设备工序加工量:
1)以“干基”物料重量进行设备平衡计算有粗碎、中碎、细磨和压滤机等设备;
2)以湿泥料重量进行设备平衡计算的有:练泥设备
3)以泥浆体积进行设备平衡计算的有:泥浆泵、湿式磁选机、泥浆搅拌机
4)以单位时间水蒸发量起先设备平衡计算的有:喷雾干燥塔、链式干燥机、隧道干燥室、室式及链板干燥机。
5)以半成品件数进行设备平衡计算的有:成型机、修坯机、施釉机、丝网印花机、烧成设备、铺贴加工、包装设备。
●车间工作时间与生产班制的确定
1)确定工作日
2)通常采用的生产班制
3)年时基数的确定
●生产能力平衡法设备台数的计算
1)粗、中碎设备台数的计算公式:
N---设备的台数;
Q---物料年加工量;
P---设备小时生产能力;
t---每班有效工作小时数;
n---每天生产班次;
t1---设备年工作日;
2)泥浆泵台数的计算公式:
P---设备按干基物料核算的生产能力;
a---常数,单位体积泥浆包含干物料量实测值
q泵---泥浆泵铭牌台时产量;
Q---物料年加工量;
t---每班有效工作小时数;
n---每天生产班次;
t1---设备年工作日;
●贮库的平衡计算公式
1)陶瓷工厂工艺存量衡算原则:保证进厂原料必要贮存量;
实施工艺技术措施的贮存期;保证不同作业性质设备之间在物料输送上的衔接;
连续性作业线各工位必要的半成品贮备量;不同生产班制车间半成品平衡贮存量。
2)干物料贮存面积的计算公式:;
A---原料或回坯泥堆放的需用面积;
Q---原料或回坯泥的日需加工量;
t---贮存时间;
K---通道系数,人工堆放取1.4、机械堆放取1.1;
H---堆料高度;
ρ---比重;
Ф---原料堆置坡度系数;
3)泥库需要用面积的计算公式:;
A---泥库需用面积(实放湿泥段);
Q---原料或回坯泥的日需加工量(按干基);
t---泥料陈腐周期;
ω%---泥料的相对含水率(湿基);
c---单位面积贮放泥段的重量,以21-22%的含水率结合通道因素,通常经验值取c=2;
4)泥浆贮放需用浆池体积的计算公式:;
V浆池---需用浆池体积;
Q---泥浆的日需用量;
ω%---泥料的相对含水率(湿基);
t---泥浆陈腐周期;
ρ---泥浆比重;
5)连续作业各工序工位附近应有存坯量的计算公式:;
Q存坯---流水作业线沿线工序应贮存的坯件量;
K---不平衡系数,视流水作业线首道工序机械化程度高低而取不同的值;
Q---该流水作业线首道工序的日加工量;
第二章 陶瓷工厂工艺设备的技术规格
1、洗涤设备
2、破碎设备:颚式破碎机、辊式、锤式、反击式破碎机
3、中碎设备
更多推荐
设备,设计,车间,生产,工厂,物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