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剂对锂尾矿制备泡沫玻璃陶瓷的作用研究*
张宏泉1,2文进1,2童慧2王亚名2
(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本研究以锂尾矿为主要原料,选取碎玻璃㊁氟硅酸钠㊁芒硝㊁硼砂为助熔剂,S i C为发泡剂,采用高温熔融发泡法在850~975ħ制备了气孔分布均匀㊁孔径大小合适的泡沫玻璃陶瓷材料,锂尾渣的用量可达63%~70%㊂研究发现添加剂用量㊁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试样发泡有较大的影响㊂利用70%锂尾矿制备发泡陶瓷材料,可在烧结温度为975ħ㊁保温时间为10m i n制备出容重为0.68g/c m3,抗压强度为4.14M P a,导热系数为0.282W/(m㊃K)的泡沫陶瓷材料㊂
关键词锂尾矿泡沫玻璃陶瓷高温发泡
中图分类号:T Q14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1)02-0016-04
我国锂辉石矿储备丰富,伴随锂工业的发展,每年锂矿精选和生产锂盐所产生的锂尾矿高达数百万吨㊂相对落后的开采技术和粗放的加工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㊂锂尾矿中含有制备硅酸盐材料的S i O2㊁A l2O3㊁M g O㊁C a O等化学成分,锂尾矿磨细后,表面富含活性S i O2㊂
目前,锂渣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代替粘土烧制水泥熟料,用作混合材生产水泥㊁代替部分水泥配制混凝土等㊂但锂尾矿作为水泥熟料原料,其掺入量最多只能达到20%[1];作为水泥掺合料虽然比高炉矿渣㊁磷渣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具有良好的增稠保水效果[2~3],但也易受地域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利用㊂此外,锂渣的碱度系数较低,在自然条件下没有足够的水化硬化能力,强度难以激发,在建材中的应用仍主要限于水泥的混合材或混凝土的掺合料,而且掺合量小于15%[4]㊂因此,如何扩大锂渣或锂尾渣的综合利用途径,进一步发挥锂渣潜在的应用价值,开发绿色环保的功能化建筑材料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㊁改善环境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㊂
泡沫玻璃陶瓷是一种整体充满微孔的材料,具有
优良的隔热㊁保温㊁隔音性能,且与混凝土㊁砂浆相容性好,耐高温,而且不容易燃烧,可用于一些防火要求较高的施工部位[5~6]㊂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快速增长和节能环保建筑占比的提高[7~8],巨大的新增建设量及既有建筑改造为新型泡沫保温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㊂
锂尾矿具有与粘土相似的化学组成,可以用它取代一部分传统的陶瓷原料,用于陶瓷生产,同时其中还含有少量氧化锂,可以提高坯料的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能㊂利用锂尾矿为原料,制备高效节能建筑保温隔热多孔材料,是拓宽其利用领域的有效途径㊂笔者利用锂尾矿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辅料,研究添加剂对屏幕玻璃陶瓷制备过程中发泡效果的影响,开发新型低成本保温隔热材料技术㊂
1实验
1.1实验原料与过程
表1锂尾矿和碎玻璃的化学成分(质量%)
S i O2A l2O3C a O M g O Z n O N a2O K2O F e2O3其他烧失锂尾矿60~7015~270.4~2.20.5~2.10.2~0.53.9~4.43.6~3.90.5~0.91.2~1.50.8~2.0碎玻璃70~753~57~90.4~0.712~140.1~0.3
㊃6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研究与开发)2021年02月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定向财力转移支付项目(项目编号:2014Z Y F0058)㊂
作者简介:张宏泉(1966-),博士;主要从事陶瓷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㊂
采用四川康定呷基卡锂辉石浮选尾矿渣为主要原料,选取碎玻璃㊁氟硅酸钠㊁芒硝㊁硼砂为添加剂,S i C 为发泡剂,其中锂尾矿和碎玻璃的化学组成见表1㊂通过化学组成确定基础配方,然后按照实验配合料的设计配比加入添加剂(包括助溶剂和发泡剂)㊂碎玻璃和锂尾矿经球磨处理后,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后放入耐火砖模具内铺平,并置于高温炉内升温,采用高温发泡法制备泡沫陶瓷㊂
1.2性能检测与表征
样品脱模后,用磨床将样品表面磨平,然后用切割机将样品切成规则的试条,试样经清洗㊁干燥后,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形貌观测分析㊂试样的导热系数采用Q T M-500导热系数测试仪(上海图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试㊂物相分析使用D8型X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A X S公司)测定㊂用光学数字显微镜(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材料进行微观形貌观测分析㊂
2结果与讨论
2.1助熔剂对锂尾矿熔融性能的影响
实验发现锂尾矿在1200ħ左右才开始软化,配合料在1250ħ未见全部熔融,达到其熔融发泡所需的温度则更高㊂而发泡玻璃陶瓷的发泡温度一般在800~1150ħ,且常用发泡剂产生气体的温度较低,为此,实验选用玻璃粉㊁N a2S i F6㊁硼砂做助熔剂以降低锂尾矿熔融温度,并使物料在高温下具有合适的粘度,避免发泡剂产生气体逸出㊂
2.1.1玻璃粉及其用量对锂尾矿熔融性能的影响
废玻璃经研碎㊁过100目细筛后,按照5%,10%, 15%,20%比例掺入到锂尾矿中,将混合好的物料倒入模具中,在高温炉中加热到1200ħ,掺入量的不同废玻璃后试样的熔融结果如表2所示㊂
表2玻璃粉掺量后锂尾矿的熔融效果
玻璃粉掺入量(%)熔融情况
5与未掺入玻璃粉时未有太大变化
10原料未熔融,不具有流动性
15开始熔融,有较多颗粒未熔物
20有未熔颗粒存在,但是数量明显减少混合料的熔融性能随玻璃粉的掺入得到有效改善㊂玻璃粉掺入量大于15%时,混合料中只有部分物料未熔融㊂玻璃粉是制备发泡陶瓷常用的助熔剂,可有效降低配合料的熔融温度㊁加速玻璃的熔制过程㊂但碎玻璃加入过多,容易引起产品的脆化㊂为此,玻璃粉的加入量控制在15%~20%,可加入其他助熔剂,改善混合料的熔融性能㊂
2.1.2 N a2S i F6及其用量对锂尾矿熔融性能的影响
采用玻璃粉和N a2S i F6复合添加剂,观察其对锂尾矿熔融性能的影响㊂在加入15%的玻璃粉的物料中,再加入5%㊁8%㊁10%和15%的N a2S i F6,混合均匀后,放入模具中考察物料从室温到1200ħ的熔融情况㊂物料的熔融情况见表3㊂
表3 N a2S i F6掺入后试样的熔融情况
助熔剂组成熔融情况
15%碎玻璃+5%N a2S i F6颗粒几乎消失,物料没有流动性
15%碎玻璃+8%N a2S i F6颗粒料消失,稍有流动性,
冷却后呈灰青色15%碎玻璃+10%N a2S i F6流动性中等,冷却后呈灰青色15%碎玻璃+15%N a2S i F6物料有分层现象,下层几乎完全熔
融,上层酥松青白色,粘度很大从表3可以看出,加入N a2S i F6后混合料的熔点明显降低㊂氟硅酸钠可加速玻璃的形成反应,在玻璃中引人0.5%~1%的氟,可提高玻璃熔制速度15%~ 16%,从而降低玻璃液粘度和表面张力㊂实验发现N a2S i F6掺入量8%时,物料可呈现出一定的流动性㊂掺入15%的N a2S i F6时,虽然熔融效果明显改善,但由于N a2S i F6中F的挥发,熔融体上方出现明显酥松现象㊂为此,N a2S i F6添加量不宜太高,可在N a2S i F6添加量为8%的基础上,添入其他助熔剂进行调节㊂2.1.3硼砂的掺入和用量对锂尾矿熔融性能的影响
表4硼砂掺入后试样的熔融情况
助熔剂组成熔融情况
15%碎玻+
8%N a2S i F6+3%硼砂
粘度较大,有分层现象,
上层有酥松物质
15%碎玻+
8%N a2S i F6+5%硼砂
流动性较好,有分层现象,
上层有酥松物质
15%碎玻璃+
8%N a2S i F6+7%硼砂
流动性较好,有分层现象,
上层有酥松物质
15%碎玻璃+
8%N a2S i F6+10%硼砂
流动性良好,有分层现象,
上层有酥松物质
在玻璃和陶瓷原料中添加硼砂不仅具有助熔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形成具有高化学耐久性㊁低热膨胀和
㊃71㊃
(研究与开发)2021年0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低导电性的制品[9]
㊂为此,在上述实验研究基础上再
掺入3%~10%的硼砂,观测试样在加热到1200ħ过程中的变化如表4所示㊂
由表4可以看出,
硼砂加入后由于试样的熔融温度降低,在1200ħ下试样全部熔融且粘度明显降低㊂通过试验比较发现,15%碎玻璃+8%N a 2S i F 6+
5%~7%硼砂复合助熔,物料熔融效果比较稳定,比较适合发泡过程地进行㊂
2.2 S i C 发泡剂添加量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S i C 在800~1200ħ高温下或较低的氧分压下,由于无法直接氧化形成致密的S i O 2保护膜,失去钝性氧化时的较好的抗氧化特性,从而快速氧化生成可挥发性的S i O 和C O ㊂当材料基体发生熔融与S i C 发泡剂产生气体的反应温度一致时,粘度适当的熔体可将S i C 氧化产生的气体包裹而形成泡沫;并随着S i C 添加量增多时,其高温氧化产生的气体量增多,使气泡内
分压增大,引发材料整体的膨胀㊂
为此,实验选取70%锂矿渣+15%碎玻璃+8%
N a 2S i F 6+
7%硼砂进行配料,称取占混合料0.5%~1%的S i C 作为发泡剂,在950ħ下保温10m i n 熔融发泡制备泡沫陶瓷㊂其具体烧成条件和发泡情况见表
5,
所得试样的形貌如图1所示㊂如图1和表5所示,添加给定百分比的S i C ,可得到内部具有闭孔和通孔交错分布的泡沫材料㊂随着S i C 用量的增加,试样内的孔径不断变大,闭孔含量减少㊂S i C 添加量为0.5%时,样品的孔径比较细小,大孔孔径为0.6mm 左右,而小孔孔径为0.3mm 左右㊁且分布广泛,但总体上气孔比较细小㊂添加0.7%S i C 时,大孔孔径分布在0.4~0.8mm ,小孔孔径在0.2~0.
3mm ;
气孔间距离较大,且间隔多为实心,材料内部发泡不足㊂S i C 添加量为1%时,
试样内部气孔分布相对表5 发泡剂用量对物料熔融发泡的影响
配合料比
锂尾矿ʒ碎玻璃ʒ氟硅酸钠ʒ硼砂
S i C (%)
温度(ħ)时间(m i n )熔融情况和气孔分布
A 11.095010不均匀,中间气孔大,上层和底层气孔小A 270ʒ15ʒ8ʒ7
0.795010表面呈玻璃态,样品发泡不足,有细小气孔
A 3
0.5
950
10
表面呈玻璃态,
气孔非常细小
图1 不同发泡剂用量所得试样的显微图片(950ħ,保温10m i n
)表6 不同玻璃粉掺量和烧结温度对物料熔融发泡的影响
配合料比
锂尾矿ʒ碎玻璃ʒ氟硅酸钠ʒ硼砂
S i C
(%)温度(ħ)时间(m i n )锂尾矿:碎玻璃:氟硅酸钠:硼砂B 1850气孔分布均匀,孔径较小,气孔密集
B 265ʒ20ʒ8ʒ7
187515
表层气孔稍大,内部气孔细变小㊁密实㊁分布均匀
B 3
925内部大气孔和小气孔并存,分布均匀
C 1925表面有玻璃态的物质存在,内部多微孔,且孔壁过厚
C 270ʒ15ʒ8ʒ7195015
气孔分布不均匀,中间气孔大,上层和底层气孔小C 3975
气孔分布均匀㊁密实,孔径较大,大小0.5~2mm
均匀,其大小基本集中在600~900μm ;
从其宏观表面看,试样的上下层气孔小㊁中间层气孔大,这可能与发
㊃81㊃ 陶瓷 C
e r a m i c s (研究与开发)2021年02月
泡时熔体粘度偏小㊁内部气孔聚集有关,S i C添加量为0.7%~1%时发泡效果较佳㊂
2.3玻璃粉的比例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锂尾渣中含有较高A l2O3,其含量大小直接影响物料的熔融发泡效果,在保持8%N a2S i F6+7%硼砂和1%的S i C的情况下,改变锂矿渣和碎玻璃比例,物料组成及其在不同温度对样品的发泡影响情况如表6所示㊂
适当调整锂尾矿和玻璃粉的掺量,试样即可在850ħ时得到含有闭孔和通孔的泡沫材料,但由于温度较低,所得样品的宏观气孔较小㊂当烧制温度升高至875ħ,样品内部大孔明显增多㊁小孔变少,孔径分布更加均匀,且多以闭孔为主;与925ħ所得样品相比,其气孔分布更加均匀,闭孔分布也更广泛㊂同时实验发现,减少混合料中玻璃助熔剂的含量,即使烧成温度至925ħ时,样品内部气孔仍较少,其最大孔径仅有500μm,最小孔径仅为100μm,且孔壁较厚㊁内部多微孔㊂随着样品烧结温度的升高,气孔孔径增加,通孔也逐渐增多㊂可见,适当提高熔融温度或增加玻璃粉的掺量可以改善样品的发泡情况,使孔径变大,提高气孔分布的均匀性㊂但是,当烧制温度过高,发泡剂发泡时由于配合料的粘度过低,易使气泡溢出或气孔连通,在熔体内形成通孔,使材料的吸水率增加㊂
2.4试样的物相组成与性能
图2是锂尾矿和配合料在烧结温度为975ħ㊁保温时间为10m i n条件下所得试样的X R D图㊂
图2锂尾渣和发泡玻璃陶瓷的X R D衍射图
由图2可以看出,物料发泡后有明显的非晶态特征,锂尾矿中的石英相由于发生熔融明显减少,同时在冷却过程中钠长石(N a A l S i3O8)相得到一定增强,并同时结晶形成(N a,C a)(A l,S i)4O8),所得泡沫材料具有明显的玻璃陶瓷材料特征㊂
所得试样切割成12c mˑ5c mˑ1c m的试条,其抗压强度4.14M P a,容重0.68g/c m3,导热系数0.282 W/(m㊃K)㊂该材料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相似的容重和导热系数,明显小于粘土多孔砖㊁煤矸石多孔砖㊁粉煤灰烧结砖㊁混凝土双排孔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砖等常用墙体材料,完全满足目前对墙体材料节能保温的性能要求,而且比该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㊂利用锂尾矿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助熔剂,可以利用S i C作发泡剂制备出气孔分布均匀㊁孔径大小合适的泡沫陶瓷材料,其发泡情况与烧成温度㊁锂尾矿与碎玻璃的比例㊁以及助熔剂和发泡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㊂复合助熔可有效降低混合料的熔融温度,得到高温粘度适宜的物料,并有利于气泡在配合料内形成和扩张㊂提高物料的烧成温度,可使样品的气孔变大㊁闭孔增多;增加发泡剂的用量,可增大气孔孔径,但发泡剂添加过多,会使气孔连通,形成通孔㊂利用锂尾矿制备发泡陶瓷,锂尾矿和玻璃粉的混合比拟控制在65ʒ20~70ʒ15范围内,通过选择适宜的助熔剂,可以在850~975ħ获得发泡均匀的泡沫陶瓷材料㊂
参考文献
[1]吴福飞,王国强,侍克斌,等.锂尾矿的综合利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2(3):46-50.
[2]徐芬莲,李预奇,叶海艳.锂渣在L C50轻集料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10):20-23..
[3]李春红,费文斌.浅谈锂尾矿在建材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00(10):21-24.
[4]温勇,宋亚峰,阿不拉㊃坎杰,等.磨细锂渣粉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1(10):58-60.
[5]邵国新,吴志敏,张源.发泡陶瓷保温板外保温系统建筑应用与质量控制[J].建筑节能,2010(11):57-61.
[6]李新,孙诗兵,田英良.成形方式对高温发泡陶瓷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陶瓷,2010(10):54-55+65.
[7]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十三
五 规划[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7,10(1):1-9.
[8]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筑材料工业 十三五 科技发展规划(摘要)[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16):1-13+42.
[9]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㊃91㊃
(研究与开发)2021年0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更多推荐
熔融,发泡,尾矿,气孔,玻璃,温度,物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