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的特效养生妙招(中原药王30多年养生妙招大奉送)
为自己开方:名老中医的特效养生妙招(中原药王30多年养生妙招大奉送)【节选】
这是一本六代祖传名中医“阎仙”亲传弟子、全国中医优秀专家王新志教授手把手教您为自己的身体开方的养生图书。本书讲述了:一、1种身神同补,万病难敌的祛病养生之道。二、药到病除的30多种常见病家庭自助中药疗法,如送给父母的“去寒泡脚法”、最快修复骨质疏松的“壮骨法”、补肝壮肾的“青娥丸”等。三、30种简单的养生保健功法,如有效调治顽固性失眠的“意念导引术”等,让您“举手投足”皆可治病。四、从多位名老中医处挖掘整理出的15种食疗补益良方。五、15种招招见效的调病养生法,如轻松消除咳喘的“手运八卦”、有效稳定血压的“内关按摩术”。
身神通补,健康如有神助 
从我当医生的那一天开始,每当看到病人痛苦的模样,我心里就很难受。我常常琢磨,作为一名大夫,怎样才能让病人从我的诊室里走出去后,不仅很快病好了,人也整天高高兴兴的。 
遇到病人向我反反复复地询问病情时,我都会很有耐心地听他们讲下去,不厌其烦地讲解着。虽然这样耗去的时间不少,但我发现这样一来,很多患者的情绪都会好很多。 
十几年前,一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女性来找我看病。在讲述病情的时候,她一边捂着右胸口,一边对我说:"王大夫,没办法,这块儿堵得慌,我忍不住想哭。" 
我一看,那一块不就是肝所在的位置吗?"肝在液为泪",总是想哭,不就是肝出了问题吗!再者,"肺在志为悲",所以我想,给她开的药方里面一定要加上一些补肺益肝的药,这样,治关节炎的同时还可以把她的情绪给调好呢。 
一个星期后,那位女士来复诊,说:"王大夫,您上回开的药真管用,腿不疼了。关键是我心里面不知怎么回事,感觉特别舒服。自从我得类风湿后,腿疼得我见人就想倾诉一番,结果越说越想哭。很多时候还感觉气短、心里特别堵,但这两天,这些症状全没了。" 
听了她的话,我明白是额外加的那些药起作用了。从此,无论什么人来看病,我都会问一问他们最近的情绪怎样,然后再根据情况同时开一些调情绪的药。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不但患者的病好得快,心情也会愉悦很多。 
后来,我无意中听到一位老中医在总结自己毕生的看病经验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要看人的病,而不是看病的人"。这句话虽然前后仅调换了两个字,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治病救人的真谛。 
人不等同于机器。机器坏了,把坏的零件换成新的就可以了。人就不能这样,他的身体里还藏着七情六欲呢,一旦失调,这往往就是导致疾病发生和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所以,医者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不仅要治愈他生理上的毛病,同时还要让他收获快乐、信心和继续生活的勇气。这其实正是我在本书中所要阐述的一个概念--"身神同补"。 
在研习古代医典的过程中,我发现,古时候的大夫在治病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身神同补"。前人在总结中草药的药性时,他们都会说到药物的"补身"和"养神"这双重特性。比如说大枣,中医典籍里就说它不仅能健脾和胃,还可安神除烦。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人的五脏对应着"喜、怒、忧、悲、恐"这五种情绪的观点。所以,"身神同补"这个理念并非我的创新,它是一种复古。 
现在,我们身边患抑郁证、焦虑证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发现"身神同补"的重要性了。所以,我在这里提倡"身神同补"一说,可以说是为了造福更多被身心所累的人。 
其实,"身神同补"并不是一件很困难或很麻烦的事。在这本书里,我精心挑选了几十种生活常见病的"身神同补"之法,它们都是我几十年经验的总结。我相信,当您看完这本书后,您不仅能找到治愈自己和家人疾病的方法,成为自己的家庭医生,您的心情也会天天阳光。 
王新志 
2009年9月6日于郑州
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心定 
一种情绪(神)对应着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在情绪(神)那里找到根源。因此,您如果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做到"身神同补",那效果就太神了。 
一个人生病,除了患者本人要忍受身体病痛带来的痛苦以外,心情也会大受影响,他的家人和朋友们也一样,心里不仅难受,身体还会受到不小的拖累。 
这时候,很多人都盼望手里有一味灵丹妙药,既能一下祛除身体上的疾患,还能让情绪很快好起来。 
人生病时为什么会产生不良情绪呢?《黄帝内经》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说,人的喜、怒、悲、思、恐等情绪都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 
说到这里,或许您会觉得,精神上的问题不都跟大脑有关吗?事实上,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全参与了我们的精神活动。比如说,您发怒的时候,是不是会隐隐感觉到右上腹疼痛?这就是肝在疼。而当您情绪低落的时候,您会不会感觉到呼吸减缓,甚至不顺畅了?等等。 
上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只要去向领导汇报工作,我就内急,想上厕所。但到了厕所,尿量也不是很多。"我问他:"您是不是有点害怕这个领导?"他回答说:"是啊,他特别喜欢骂人!" 
这其实很好解释。中医认为,肾主恐,正是由于这个朋友在潜意识里害怕上级,对他有恐惧感,才会"肾气失固,气泄于下",出现内急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内急,而是肾生恐后将指令汇报给大脑,大脑再下达指令以上厕所的方式来疏泄恐惧。 
还有一次,有个朋友对我说,他父亲近半年来疑心特别重,想得特别多。最近,老人家的症状更严重了,吃不下饭,肚子胀,吃了医生开的一些开胃消食的药,但总不见效。 
在临床中,我经常发现一些有疑心病的人说自己胃不舒服。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脾主思。人想得多了,脾胃之气就堵在那里不走了,这样肚子能舒服吗? 
可以说,在每个脏器里都藏有一个"神"。神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当五脏生病时,实际上,它所对应的情绪也肯定受伤不浅。 
其实,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通的。比如说,有的人经常性地头痛、没精神、心里不舒服。但您如果把头痛治好了,精神自然会好,相应地,心里也会舒畅无比。 
一种情绪(神)对应着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在情绪(神)那里找到根源。因此,您如果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做到"身神同补",那效果就太神了。 
比如说乳腺肌瘤,《外科正宗》认为它的发病原因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所以,即使您的乳腺肌瘤已经治好。但如果您在后期的保养中忽视了情志调养,还是经常爱生闷气,东想西想,结果只能是让乳腺肌瘤再次发作。 

更多推荐

情绪,身神,养生,同补,时候,身体,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