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
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通用10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 篇1
我依然记得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歌唱家,我曾梦想在舞台上唱歌,台下数不清的观众为我鼓掌。在读书的时候,我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了音乐,我喜欢唱歌,唱歌时候的我最自在。现在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虽说没有成为歌唱家,但我未来在从事音乐这方面的工作,我也就当实现了半个梦想吧。大多数的人一生会有梦想背道而驰,最终走向一条平凡之路。梦想的实现与否有很多因素,你是否努力的去做,你是否能够承担没有实现梦想的后果等等。可是只要人活着,梦想就不会结束。你可以随时努力的奋斗,去实现。有的的人觉得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是遗憾,可是我觉得你错过了生活才是最大的遗憾。生活中的酸甜苦
辣都是你的经历,是你人生中不了缺少的经验,是不可错失的美好记忆。就像书中所提到的“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书中提到的树是臭椿树,这是一种少有的连水泥地上都能长起来的顽强的树。而书中的主人公弗兰西生命就如这树一样。她的卑微,苦闷,忧愁,努力就如树干一样长向天空。她由贫苦的女孩成长为成熟的女人,蜕变的痛苦只有她自己明白。
母亲偏爱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贫寒,在学校饱受鄙视。面对这样坎坷的人生,她却始终保持那份尊严,怀揣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最终人生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中国有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弗兰西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他会勇敢的去面对这一切,不惧困难,不惧轻视。她会把种种挫折转化为动力,这些挫折随着她成长,使得她养成坚韧的性格。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弗兰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学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是因为他们玩泥巴而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肮脏,沾满泥巴的弗兰西受到了医生和护士的鄙夷:“这些人这么肮脏的活着,实在不应该。”但弗兰西勇敢的反抗着:“我弟弟是下一个,他的胳膊和
我一样脏,请不要吃惊,你不用和他说,跟我说就好了。”护士很吃惊弗兰西居然能明白他们说的意思。经历了那么多挫折的弗兰西怎么会不明白呢!书中提到人们通常对待自己贫困的背景通常有两个办法:“一个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走出社会底层的人,通常有两个选择。脱离当初环境后,他可以忘本;他也可以在超出这个环境之后,永不忘记自己的出身,对残酷拼搏中不幸落下来的人充满同情,充满理解。”但是未必所有人都有这种同情和理解。上面提到的护士,本来自己出身贫寒,却附和医生辱骂穷孩子。而后来弗兰西处境改善后帮助了某个穷孩子。人与人的差别就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弗兰西遇见一个当兵的男孩,他们相恋,她不再感到孤独。可最终还是被那个男孩骗了。谈及孤独,我深有感触。曾经我很害怕一个人,我害怕孤独。现在的我渐渐地享受孤独,享受孤独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清晰冷静的思考。每个人都会孤独,可是人必须要学会享受孤独。这是一种极致体验。
弗兰西在约会时曾许下愿望:愿我能够一直这样,穿白裙子,拿着红玫瑰;愿我们一直能像今晚这样挥金如土。是啊,即使在清贫的岁月,也不能失去对幸福美好的向往,那些摆脱平庸的梦总能编织我们简单的生活,为我们简单的时光点缀希望。
书中的臭椿树有个美丽的英文名叫tree of heaven,也叫天堂树。弗兰西就是这棵天堂树,顽强茁壮的成长,并且郁郁葱葱。这棵天堂树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一种滋长在穷困孩子心中的精神,一种在贫民区中可以顶天立地的精神!这种精神不需要有多么优越的条件,只要你心中有这样的一方土地,树就会茁壮成长,抵达天堂。
我认为这本书很贴近生活,有快乐有悲伤,生活不就是这样。在生活中,总有一部分的人,他们或许贫穷,或许常常受到嘲笑,或许身世不幸,或许饱经磨难。这本书能够引起过共鸣,它讲述的成长温暖不失励志,这是超越悲欢的成长。宫崎骏说:“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每个人都会成长,成长的路是每个人都不可以拒绝的道路。成长是一场谁都代替不了的修行。无论是弗兰西还是我,还是其他人。我们都要去面对困难,去经历成长。在这场漫长的修行中,我们都会去改变,我们会像蚕蛹一样的破茧成蝶,我们会学会如何去经历风雨,如何去顽强拼搏,如何去创造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成长的过程我们会经历无数的坎坷,会受到无数次的伤痛,学会与自己的伤痛和平共处,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就像书中说的:“别忘了苦难也是好事。苦难磨练人呐,让人性格饱满起来。”所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不同的成长方式都给我们不同的体验与感受。
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公平,不是人人都有如意的生活。不能说我们总要多热爱生活,但总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和珍惜的心。日子是一贫如洗的,但是坚强与爱会弥补苦涩。读完这本书,心里暖暖的。
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 篇2
作者见蒂。史密斯(1896—1972)是德国移民的女儿,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经历与这部小说主人公弗兰西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学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后来她进入大学学习新闻、戏剧,写作和文学。《布鲁克有棵树》是她的主要作品。
本书的内容和书名一样,朴实无华,读起来感觉就像是一个朋友,将她成长的故事在自己耳边娓娓道来,非常的亲切。
这是一个温暖丶有力量丶令人感动的成长故事。
弗兰西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祖辈是典型的新大陆移命,连着几代人都在白手起家的美国梦中挣扎,母亲做清洁工,父亲酗酒,时常无业,到死也没有留下什么财富,因有弟弟妹妹,她还不得不辍学,早早打工赚钱养家……
用消极悲观的观点看,弗兰西没理由幸福快乐,然而她始终保持着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通过坚韧的性格和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受更多的教育,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祖母睿智,茜茜热情,凯蒂坚韧。这是人生中很值得阅读的。
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 篇3
茜茜,一个漂亮,温情的女人,一个如火的女人,在婚姻中,她知道什么该珍惜,什么该忘掉,如她劝导凯蒂忘记约翰尼的缺点,只记住他的优点。这在当代婚姻中也很适用。茜茜没上过学,却热衷于帮凯蒂弄到《圣经》和《莎士比亚全集》 。
艾薇,上过小学,有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绘声绘色地讲许许多多的故事,她很自信自己的孩子会接受完整的教育,每人会有三个毕业证书,她坚信教育改变一切!
凯蒂不管是体格还是内心,都是强大的。任何困难都不能击垮她。她自立自强,任何劳动和付出她都能承受,但她受不了别人的施舍,约翰尼的去世给她很大的打击,也让一贫如洗的家更是雪上加霜,面对麦克加里蒂酒馆老板的馈赠,她婉拒,艾薇提议去慈善机构领
救济金,她说还不如关紧门窗,打开煤气,让全家一起去死。这个外表瘦弱的女子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凯蒂的思路一直是清晰 的:她纵容约翰尼,她对弗兰西的怜爱,她对尼雷的娇宠。约翰尼死亡通知书上她拒绝写酗酒,只写肺病死亡,她让约翰尼死的有尊严,因为她潜意识里也知道他酗酒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让他无法承受,让酒精来麻醉自己,在他得知凯蒂怀了第三胎后,他彻底戒酒了,至死再也没沾一滴。她给弗兰西和尼雷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凯蒂的坚强还体现在当约翰尼死时,她一家谁也没掉一滴眼泪,下葬后,母亲背着儿女痛哭,儿女跑到无人的大街上发泄痛苦,但见面时却都心照不宣,微笑面对,他们从没见过妈妈流泪,唯一的一次是他们第一次每人领到五块钱薪水,摆在妈妈面前,他们看到“眼泪在她眼眶里打转”? ?。凯蒂生劳瑞时,不停地问弗兰西时间,她以为死神会再次光顾,阵痛让她面如死灰,可她咬破嘴唇不吭一声,她不想让弗兰西感到恐惧,不想让她爱的人看她受苦打发弗兰西去买东西,尼雷去艾薇家借宿。这伟大的母爱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
约翰尼有英俊的外表,不凡的舞姿永远干净整洁的服饰,响彻布鲁克林街区的歌声,还有挺直的脊背!他穷困但他却把欢乐带给他认识的每一个人!他心思细腻,他对弗兰西无尽的宠爱,他为可爱尼雷感到自豪!尽管他早早离开了,但他留给弗兰西无尽的财富:他叫
她小歌后,带弗兰西和尼雷出海让弗兰西上她梦寐以求的学校,她毕业典礼上的鲜花和他亲笔写的贺卡!他也有性格缺陷,懦弱,面对残酷现实的迷茫,还有酗酒,但他不粗俗,买醉是为了逃避!酗酒的人往往让人讨厌,可是他死后,却有很多人送来鲜花:他工作的地方送的,他朋友们送的,酒馆老板送的,警察送的……他毕生追求尽善尽美,他的优点遮住了瑕疵。
描写外祖母玛丽.罗姆利的笔墨不多,她从未进过学校,不认识字,但却是个了不起的老太太,她大度,睿智,豁达,看问题全面,善于思考,为了不让女儿们受到更多的来自粗暴的父亲的伤害,她拒绝孩子们说德语。她头脑里有一千多个故事和传说,有祖国的歌曲和各种民谚;品行上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知道人类有可怜的弱点,也知道各种残酷的力量;她是神秘的,有讲故事的天赋,对一切的信心,对弱者的同情;她让凯蒂每天给孩子们读一页书——知道世界并不是布鲁克林的出租屋这么大;她希望孩子们了解神话故事,仙女,小精灵,侏儒等——他们不住在凡界,却住在人们心中;她希望孩子们得有想象力,想象力是无价的;她希望孩子们得相信天堂,不是有上帝和天使的地方,而是人们梦想的地方;她还希望女儿们懂得储蓄……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奥地利女人!
弗兰西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她是不幸的,但她却又是幸运的,她有个睿智善良的外祖母,性格坚韧的妈妈,温情博爱的茜茜姨妈,热情想象力丰富的艾薇姨妈,她们一路陪伴着她,指引着她……这就是罗姆利家族的女人们,她们是渺小的,但她们的品格却是高贵的!
谨希望每个人都养个孩子,种棵树,写本书!
读《布鲁克林有棵树》有感 篇4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的贝蒂。史密斯写的,它讲述了弗兰西长大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更多推荐

成长,梦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