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
实验目的
热塑性塑料硬板多数为半成品,作为热成型及二次加工的原材料,用于制作箱体、壳体、家具、防腐槽、复合装饰板等。用压制成型制备热塑性塑料硬板,在研究一些熔体黏度较大的塑料改性技术(如塑料合金、塑料复合材料、氟塑料、热固性塑料),制备材料性能测试试样时常常采用本实验通过高速混合、双辊塑炼成片和热压成型制备PVC塑料硬板,加深学生理解PVC复合物配置及其工艺控制对产品外观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掌握压制成型特点和生产操作。
实验原理
PVC是应用很广泛的树脂之一,单纯的PVC树脂是较钢硬的原料,其熔体黏度不大,流动性差,虽具备一般非晶态线型高聚物的热力学状态,但Tg~Td范围窄,对热不稳定,在成型温度下会发生严重的降解,放出HCl气体,变色和粘住设备。因此,在成型加工之前必须加入热稳定剂、加工改性剂、润滑剂、抗冲改性剂等多种助剂。
压制硬PVC板材生产过程包括下列工序:
①混合按一定配方称量PVC及各种组分,按一定的加料顺序,将各
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几何分散;
②②双辊塑炼拉片用双辊塑炼机将混合物料混合塑化,得到组成均
匀的成型用PVC片材;
③③压制把PVC片材放人恒温压制模具中,预热、加温加压使PVC
熔融塑化,然后冷却定型成硬质PVC板材。
硬质PVC板材,可以制成通明的或不透明的两种类型。在配方设计中主体成分是树脂和稳定剂,适量加入润滑剂和其他添加剂,不加或少量加入增塑剂,使复合制品能够达到外观光洁,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冲击强度、刚性和耐化学稳定等性能。
混合工序是利用对物料加热的搅拌作用,使树脂粒子在吸收液体组分的同时,受到反复撕捏、剪切,形成能自由流动的粉状掺混物。塑炼工序是使
物料在黏流温度以上和较大的剪切作用下来回折叠、辊压,使各组分分散更趋均匀,同时驱出可能含有水分等挥发气体。PVC混合物经塑炼后,可塑性得到很大改善,配方中各组分的独特性能和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将会得到更大发挥,这对下一步成型和制品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塑炼过
程中与料温和剪切作用有关的工艺参数、设备特性(如辊温、辊距、辊速、时间)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都是影响塑炼效果的重要因素。
压制是板材成型的重要方法,正确选择和调节压制温度、压制压力、时间以及制品的冷却程度是控制板材性能的工艺措施。通常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压制温度,降低成型压力,缩短成型周期对提高压机生产速率是行之有效的;但过高的温度、过长的加热时间会加剧树脂降解和熔料外溢,致使制品颜色暗淡、毛边增多及力学性能变劣。
综上可知,PVC塑料的组成、共混方式、加工历程是提高制品质量的关键。要生产出性能优异的PVC板材,除了设计一个较合理的配方外,其加料顺序,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都必须通过实验分析调整,严格控制。
实验原料
硬质PVC板材配方示例(质量份%)
实验设备
Z型捏合机或高速混合机1台中国张家港市曙光机械厂,江苏
型号SHR-10A 最大容量10L
出产日期2002年7月SK-160B双辊炼塑机 1台上海电器成套厂制造
产品编号16.33.9.5
制造日期1985.8
SL-45压力成型机(带冷却装置)中国青岛亚东橡机集团有限公司
型号XLB 出产日期2002.7 不锈钢模板(型腔尺寸30×30mm) 1付
浅搪瓷盘1个
水银温度计(0~250)2支
表面温度计(0~250℃)1支
天平(感量0.1g)1台
制样机1台
测厚仪或游标卡尺1台
其他设备:小铜刀、棕刷、手套、剪刀等实验用具
实验条件
辊间距: 1.4mm
双辊加热电压:220v
恒温电压:130v
模压板:120 (mm )*120(mm )*4(mm )
辊压:温度:160℃时间6~8分钟
粉料混合:温度:90~100℃时间5分钟
表压: 1.5~2.0MPa
实验步骤
粉料配制
①以PVC树脂300g为基准,按表4-1配方在天平上称量各添加剂质量,经研磨、磁选后依次放入配料磁盘中(与配方核对有无差错)。
②熟悉混合机操作规程。先将PVC树脂稳定剂等干粉状组分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盖上加料盖,并拧紧螺栓,开动搅拌。1~2min后,停止搅拌,打开加料盖,缓慢加入增塑剂等液体组分,此时物料混合
温度不超过60℃。然后加盖,继续搅拌3min左右,当物料混合温度自动升温至90~100℃时,
即添加剂已均匀分散吸附在PVC颗粒表面,固体润滑剂也基本溶化时换转速至低速,打开料闸门,将混合粉料放入浅搪瓷盆中待用,并将混合机种残剩物料清除干净。
塑炼拉片
①按照双辊筒机操作规程(详见该机使用说明书),利用加热、控温装置将辊筒预热至1605℃(后辊约低5~10℃),恒温10min后,开动辊筒机,调节辊筒距为2~3mm。
②在辊隙上部加上初混物料,操作开始后从两辊间隙掉下的物料应立即再加往辊隙中,不要让物料在辊隙下方的搪瓷盆内停留时间过长,且注意经常保持一定的辊隙存料。待混合料已粘接成包辊的连续状料带后,适当放宽辊隙以控制料温和料带的厚度。
③塑炼过程中,用切割装置或铜刀不断地将料带从辊筒上拉下来折叠辊压,或者把物料翻过来沿辊筒轴向不同的料团折叠交叉再送入辊隙中,使各组分充分地分散,塑化均匀。
④辊压约6~8min后,再将辊距调至2~3mm进行薄通1~2次,若观察物料色泽已均匀,截面上不显毛粒、表面已光泽且有一定强度时,结果辊压过程。迅速将塑炼好的料带成整片剥下,平整放置,按压模板框尺寸剪裁成片呸。
压制成型
①按照压力成型机操作规程(详见该机使用说明书),检查压机各部分的运转、加热和冷却情况并调整到工作状况,利用压机的加热和控温装置将
压机上、下模板加热至(1805)℃。由压模板尺寸、PVC板材的模压压强(1.5~2.0MPa)和压力成型机的技术参数,按公式(4-1)计算出油表压力p(表压)。
②把剪裁好的片胚重叠在不锈钢模板之间,放入压机工作台中心位置。启动压机,使已加热的压机上、下模板与装有叠合板胚的模具相接触(此时模具处于未受压状态),预热板胚约10min。然后闭模加压至所需表压,当物料温度稳定到(1805)℃时,可适当降低一点压力以免塑料过多地溢出。
③保温、保压约30min,通水进行冷却,待模具温度降至80℃以下直至板材充分固化后,方能解除压力,取出模具脱模修边得到PVC板材制品。
④改变配方或改变配制成型工艺条件,重复上诉操作过程进行下一轮实验,可制得不同性能的PVC板材。
机械加工制备试样
将已得到的透明或不透明PVC板材,在制样机上切取试样,试样数量纵、横各不少于4个,以原厚为试样厚度,按将进行的性能测试标准制成试样。思考题
1.PVC中各组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PVC各组分以及各自作用的说明如下:
2.压制的工艺控制参数对PVC硬板的性能和外观有何影响?
答: 压制的工艺控制参数对PVC硬板的性能和外观是:
提高温度,降低成型压力,缩短成型周期,有利提高效率。
但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会加剧树脂降解和熔料外溢,导致制品颜色暗淡,毛边增多及力学性能变差。
原料混合不均匀会造成性能的不确定以及外观的缺陷。
3.原料牌号对PVC硬板的性能和外观有哪些影响?
答:原材料的号牌不同,分子量及其分布不同,颗粒度大小不同,决定了PVC跟各种辅剂的相容性不同,各添加剂在PVC中的分布以及作用不同,从而影响到制品的性能和外观。
更多推荐
成型,塑料,温度,混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