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江辉:装修时是民工 开业后是采购
作者:潘东霞
来源:《中国大厨》2008年第07期
作者:潘东霞
来源:《中国大厨》2008年第07期
笔者最近在上海见到几个自己开店的大厨,都非常成功,有的在小店里推出精品菜;有的就做家常菜,以从小变大为目标;还有的做特色,以加盟连锁为前景。沿着他们的成功之路,笔者寻踪觅迹,发现每个店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现摘出他们的成功经验说于大家,如果你也想开店,也许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是大厨并曾经开店,不管成功与否,肯定都有一段酸甜苦辣的故事,请把你的开店经历详细叙述并发送至,我们将一一选登,与全国的开店大厨们分享。
“我现在都变成民工了”,笔者见到徐江辉的时候他正在亲自参与分店的装修。汤house(汤豪仕汤馆)是徐江辉半年前开业的一家小店,以广东靓汤为特色,兼营精品凉菜、粤菜小炒、四川小吃,前期投入60万左右,半年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第二家店在今年6月初正式营业。
口腔溃疡带来的灵感
徐江辉早就有自己开店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找到好的主题,以汤为特色也是出于一次偶然。迫于种种压力,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虚火严重,徐江辉自己也是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口腔溃疡等症状,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广州考察,每天喝当地的老火靓汤,一个星期后口腔溃疡竟然好了,他开始重视药膳靓汤对身体的调理作用,回到上海后还想继续喝汤,但发现偌大的上海竟找不到几家做汤的店,更别说以汤为主了,整个浦东区更是个空白,一家做汤的店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食客肯定需要!开一家汤馆,占市场空白”,店的主题就这样定了下来。
这把双刃剑,不会砍到我
徐江辉开店,主题选择市场空白,店址却选在热闹的美食街,周围有30多家餐饮店,在这样的地方开店竞争压力非常大。徐江辉却认为美食街是个双刃剑,没有特色的店在这样的地方会死得很快,但同时这样的地方人流量大,菜品够特色的话向上发展的空间也比其他地方大得多。他坚信自己的菜品足够吸引食客,于是决定在这里选址。
装修不豪华但有氛围,菜品不高档但很精致
徐江辉选的店面在租给他之前曾经倒闭过四家店,他分析原因是一没特色,二没档次,三不精致,小店没有这三个因素倒闭很快。徐江辉开店的理念是借鉴高档店的思路来经营小店,强调店的性价比,从出品到环境都要让食客感觉比同等消费水平的店好一大截。
小店首先要强调的是环境。装修时,徐江辉一直跟设计师同时参与,他觉得再专业的设计师在餐饮方面也是外行。小店装修不必豪华,但一定要有人性化的设计感;小店最忌讳不卫生;就餐环境干净温馨很重要。针对这几个因素,徐江辉让设计师把厨房做成透明的,整个操作间跟食客之间只隔一层玻璃,吃饭的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做菜过程,让食客对厨房的卫生放心;在二楼的拐角处,他设计出一个陈列架,摆放各种药材实物,突出小店以药膳为主的特色,也让食客认识药材,了解药材;就餐大厅以小隔断设计成半包的形式,突出温馨的感觉,也提高店的档次。在分店装修时他还把铁板煎菜放在一楼大厅内,现场煎制,香味扑鼻,不但引起店中食客的食欲,还吸引了从门口走过的路人。
出品强调精致,哪怕是一道最简单的小菜,每道菜装盘都要有自己的心思在里面。比如“酸奶布丁”,这是一道大酒店常见的甜品,但小店一般没有,成本不高装盘非常有特色,
大酒店可以卖十几块甚至几十块,徐江辉把这道菜引进小店,每个卖6元,食客觉得既新颖又实惠。具体做法:把酸奶、奶油(二者比例3:1)加3克凝胶片搅匀,入冰箱冷藏1晚即成酸奶布丁,把做好的酸奶布丁装在蒸熟的小南瓜里面,一起入冰箱冰镇凉透后即可上桌,造型装盘非常别致,黄色的金瓜搭配白色的布丁,色彩搭配也好,蒸熟的金瓜也可以一起食用,口感更丰富。
从小摊上挖厨师
徐江辉还有一个得意之处就是开设四川小吃档,小吃不但给小店带来很多人气,而且点菜率超过90%,利润也是相当可观。说起这个档口的设置,徐江辉一再强调是个意外:徐江辉的妻子是四川人,一直想开一家四川小吃店,他就想先在自己店里推出几种四川小吃,全当调查食客口味,没想到一炮走红。他自己总结经验说:“关键是人找对了”。小吃最忌不正宗,找到会做正宗四川小吃的人,徐江辉颇费心思。他请岳父在四川达州的美食街小摊上找,专找做得最好吃的一家,高薪挖来主厨,“不要有改动,在四川怎么做在我店里就怎么做”这是徐江辉的唯一要求,保证了他们店四川小吃的正宗和特色。“分店开业时还要设置这个档口,这个混搭很成功。”
更多推荐
小店,食客,开店,四川,特色,小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