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评优
洁、明确。②文字选用醒目的黑色,与标志的红色相呼应,统一而不凌乱。采用移动动画的形式,通过点指引领。③再次随着手指的方向,强调其特点。总结前面讲解的内容。出现标志的四个特点,通过一张完整的图片把这四个特点串联起来。
④双手展开,随着语言依次出示工作流程,简洁醒目,重点突出。
出示制作环节。步骤一:用三张图片展示,醒目地解释了客户的需求及明确主体,图片采取自定义动画形式,飞进、移出。步骤二:随着语言提示文字依次出现在教师后方,有相对性。提示文字采取紫、绿、深绿色,醒目却不凌乱,与之前出现的标志设计图相呼应,且占满整个屏幕,设计感强。步骤三:镜头转向手绘草图的过程,分三个镜头去展现,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标志设计过程。步骤四:动画形式展现标志在软件中呈现的过程。
总结。背景为整个标志完整的设计,教师再次出现,采取飞入形式,整体感比较强烈。
● 微课制作过程
1.前期素材准备
拍摄设备的准备。采用真人出镜+后期剪辑的方式进行展示,用到的拍摄设备都要准备好。
素材资源的整理。根据本节微课的设计思路,在前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阶段一定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深入分析,从而总结出设计的要求、特点及设计流程。所以,要对多媒体素材资源进行整合和
汇总,使教学资源更加形象直观。
电脑软件的安装。为了后期剪
辑的顺利完成,要对所用到的电脑
软件进行安装和测试,主要用到的
软件为Photoshop、Adobe After
Effects、PPT。
思维导图的设计。为了让本节
微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拍摄制
作前一定要绘制好详细的思维导
图,并且要认真写好文学脚本和分
镜头脚本,细化到每一个细节,这也
是拍摄成功的关键。
2.中期拍摄
教师示范标志从草图设计到
最后完成的过程。高中美术课时
少,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完成标志设
计全过程的呈现,我采用了基于工
作过程系统化的方式,以拍摄好的
视频为学生展示整个工作流程。在
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拍摄的角
度及视点,保留好各个视频的源文
件,为最终剪辑做好基础。
蓝屏拍摄真人视频。为了增强
学生的课堂真实体验感和明晰的
知识点呈现,我用摄影机在蓝屏
幕布前进行拍摄,然后利用Adobe
After Effects软件进行人物抠像,
目的是模拟演播室,使学生能根据
教师的指引层层递进深入了解标
志的设计过程。
3.后期剪辑合成
图片及人像抠图。首先主要运
用Photoshop进行高清图片的抠
图。课件的设计制作不能过于花
哨,交互不能太多、太复杂。课件色
彩搭配要协调,不能过于鲜艳,对
比度不要太大,最好不要超过5种
配色。
整个视频的剪辑及片头、字
幕、音效的添加。片头制作一定要选
取符合本节微课相关内容的视频,
本节微课采用标志设计手绘草图
的场景,一目了然、表达清晰。视频
的剪辑要做到抠图的人像和所需要
的图片、文字及语音多方面进行配
合调整,做到有序不乱,清晰明了。
●微课的教学应用效果及
反思
1.教学应用效果
本节微课清晰明了地展示了
整个标志设计的过程,使枯燥的书
本知识讲解变得具体、可操作,学
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
在课余时间可以到开放机房查阅
教学视频,反复学习观看51自学网
教学资源平台的教学资料,从而完
成课程内容的知识巩固。我的学生
通过微课平台自学并制作了很多电
脑设计作品,参加了很多比赛,获得
了不错的成绩。这种方式也在我们
学校被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特别是在物理、化学等实验课堂上
运用得非常广泛。
2.反思
本节微课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
的工作方式对标志设计与制作工作
流程进行分解,让学生体验商业化
标志设计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对
标志设计的学习兴趣。本节微课创
183
FEB 2019 NO.03-04
184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微课评优
新手绘与电脑制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快速提高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制
作效率。当然,本节微课也有一些不足。美术学习的教学要从单纯的技
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要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希望和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探讨尝试信息化教学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力求把微课做成标准化的教学资源,以促进教学改革,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
微课思维导图
附:《标志设计与制作》微课二维码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何倩老师创作的《标志设计与制作》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通过四个关于标志的案例讲解了关于标志设计的四大特点,运用一个真实案例剖析了标志设计的全过程。
1.本节微课的几个亮点亮点一:开篇新颖,引人入胜。开篇以标志设计的要素引入,并且用真人出镜+抠图+后期剪辑的方式来制作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新颖有趣,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开篇,何倩老师准确地描述了标志设计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素:简、准、奇、美。针对每一个关键词,何老师都举出一个具体的案
例,讲解其中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对于标志设计的审美和设计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亮点二:案列讲解,分解步骤,加深学生对标志设计的理解。以设计“班级标志”为例,把标志设计中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逐一展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要素带入标志设计的流程中去,最后美化并生成班级标志,从而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真实的能力。这种入门级的标志设计方法非常适合中学生学习和理解。
亮点三:微课的制作手段多样化,给这节微课增添了不少色彩。流畅的拍摄手绘标志设计和润色的过程,解说到位。标志设计的软件制作
方式也解释得很清晰,学生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可以更快地熟悉标志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本节微课的不足和建议其一,微课的整体语速和节奏有点快,学生看一遍很难形成完整的记忆。北师大微课教学研究中心的陈星火教授提出,微课讲解每分钟控制在200字左右的语速是比较合适的,并且每次内容的转换都需要有一个过渡,以便学生记忆和理解。其二,微课教学中真人出镜的形式学生更欢迎,但教师在镜头前讲课需要多加训练。其三,本节微课拍摄时只选用了一个机位,镜头的变换不多。如果多机位、多角度拍摄,视觉效果会更好。
(点评人:NOC活动评委/北京师范大学微课教学研究中心 刘佳)

更多推荐

设计,标志,微课,学生,制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