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寓设计的模块化与体系化--公寓标准层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搭建方法
张爱新
【摘 要】公寓的特点是“同质性”功能单元沿着某种规则进行复制。功能单元就是“模块”,而“某种规则”就是交通系统。“模块化”思维就是将复杂事物拆解为简单的“研发单元”,而沿着一个主题及一套思维逻辑产生一个富有“宽度”的产品系列可视为“体系化”。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16(000)008
【总页数】4页(P120-123)
【关键词】户型模块;研发单元;模块化;模数化;同质性
【作 者】张爱新
【作者单位】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 文
1.1 模块化的意义
公寓属于居住性公建项目,其在功能性方面灵活性较大,可以偏居住但不是长期居家型,可以偏商务但容不下大中型公司的办公,可以偏酒店但不能成为综合型酒店。显然公寓的功能具有边缘性,可以派生出其布局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当我们欲把诸多的公寓作品加以整理建立检索系统“库”时,会发现积累仍然不够,需要搜集更多的案例资料。我们搜集的素材远远超出了预想,但对搜集的内容并没有那么熟悉,理解深度也有所欠缺,加上各种资料良莠不齐,分类繁多,日后查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基于这些困扰,我们想到了用“模块化”的思路设计公寓以及作为公寓知识库的整理或研发。
研发类工作都会把项目分解成课题,课题分解成研发单元,研发单元是最小的研发单位,需要输入各种基础条件,通过逆过程集中形成结论(图1),同时任何研发单元也是从穷举起步,测算、筛查为主导开展工作(图2),系统内单一的评价指标是研发单元。
考虑到公寓的特点是“同质性”功能单元沿着某种规则进行复制,功能单元就可以理解为“模
块”,而“某种规则”就是交通系统,所以“模块化”思路就是把公寓标准层分解为两部分:交通系统和户型模块。两部分可以分开执行搜集、整理、研发等行为,也易于归档、成册、检索、组合等,相较于直接搜集整个标准层平面更加体系化(图3)。
1.2 规划与单体的辩证关系
设计师在规划一个住宅小区时,常说规划与户型设计是分不开的,对于成熟的设计师来说,在做规划时已经考虑了户型设计的内容,但对于新手显然不行。公寓设计或者其他类型建筑的单体与规划同样也有此辩证关系。单体与规划在本质上是综合思考的过程,单体设计是“天生丽质”还是“先天缺陷”均是规划阶段“种”下的。抛开规划研究单体并不是轻视规划设计,而是为规划提供思考深度。
公寓的交通系统是建筑楼型的内因,是“骨骼”,也是“枝干”。规划上体现的是建筑楼型,我们在背后思考的是交通系统,所以后面提到的楼型可以理解为交通系统方面的内容。各项评价指标遵循“定量统计,定性分析”的原则。
2.1 扩大面宽、缩小进深,增加角部户型数量
“扩大面宽,缩小进深”是公寓楼型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设定“面宽/面积”指标,反映平均进深的水平,这是户型舒适度的必要条件。角部户型有两面采光,增加角部户型数量是选择楼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延展、拐、错动等手法实现增加面宽及角部户型,表1反映的是常用楼型的面宽及角部户型数量的原型及变异方式。
2.2 缩小面宽、扩大进深,单外廊系统
对于南方地区,厨卫强烈要求通风采光的项目,扩大面宽的另一种方式为采用外廊式交通系统。这种方式在容积率及实用率方面均不太占优势,但因其可两侧采光,进深可以扩大。在个别特别强调邻里关系、邻里交流的项目上,会有次卧在外廊侧开窗的情况,进深可以进一步扩大,但不免会有“强制交流“的干扰因素存在,这在项目中属于并不多见的一种手法(图4)。
单外廊的建筑楼型很多与内廊相似,只是端部宜扩大处理,同时由于单外廊厚度纤细,形态有条件更加曲折,端头与拐弯的位置都可运用一些手法,扩大有效面宽(图5)。
前述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几种比较集中式的楼型层面积受核心筒大小的影响,除采用内中庭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内外廊结合的方式(图6)。
单外廊方式还可以形成封闭式庭院,但需注意消防问题。该方式在消防方面的定性取决于庭院的尺度。当庭院很小,建筑高度很高时,该庭院基本属于天井,火灾时就是烟囱。所以对于非超高层建筑,该类项目庭院尺度短边控制尺寸至少在防火间距以上(图7)。
2.3 交通系统的实用率
影响标准层交通系统实用率的两个直接组成部分是核心筒和走道。优化核心筒面积、提高走道效率、扩大户型进深、提高标准层面积等措施是提高实用率的主要手段。考虑到各项指标都是相关的,其核心技术问题是:相同的走道长度,可以实现的有效面宽越大,越容易提高实用率。(根据走道设置的效率可以分为三种走道形式,其效率从高到低为:双侧布房走道>单侧布房走道>通过性走道。)所以综合上述因素,采用“有效面宽/走道长度”指标可以测算出各楼型的实用率特性,详见图8及表2。
3.1 户型模块的影响要素维度众多,需要抓住关键要素开展序列
如果按照户型穷举的思路应该是表3中所有维度相乘的结果,显然是数以千计的模块,而且影响户型的维度如果再认真梳理还远远不止上述几项。当然很多维度组合后不合理或不成
立可以直接排除,如:单厅(房)、一房一厅设于角部浪费面宽资源;三房两厅设于中部也不常有;大进深的两房或三房夹层公寓,基本难于设计出相对合理的户型;在外廊采光通风的厨卫与暗厨暗卫的内廊户型可以走一致的思路等。
由于影响户型模块宏观布局的程度是不同的,抓住重要维度开展是关键,其余维度可能是对于布局细节的影响更多一些。上述维度如果按照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1)模块尺度:开间、层高、套型、厨卫采光;
(2)模块位置:位置、走道形式;
(3)细节处理:功能。
各种因素相互之间都是有关系的,如度假型公寓可能会选择大面宽、小进深的户型;外廊形式可能会导致面宽缩小;内廊方式为解决厨卫采光需要设置深槽;转角户型面宽为两个方向,先天条件比较好,易于设置多房户型等。这些可以认为是因果关系,其最终结果都是反映到模块尺度方面。所以我们应该以模块尺度为主导展开设计,其余维度作为辅助条件出现。
即使单模块尺度维度也会有很多情况不会出现,如:对于低夹层来说,一般不适合超过两房以上的户型;对于高夹层一房一厅与低夹层其处理手法会接近;少于两开间面宽的模块一般难于设计两房户型;中部模块不建议出现三房户型等。
更多推荐
户型,公寓,面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