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日记(精选15篇)
五年级数学日记1
以前,我一向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齐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泽群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此刻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
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要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五年级数学日记2
我们数学陈老师,她大约五十岁。数学陈老师上课的时候比较严肃,对调皮鬼批评起来也比较严厉。因此,每次轮到她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听她讲课。有几个胆大、调皮的同学不甘寂寞,也会在陈老师那严肃的课堂上,搞些小插曲,让陈老师上不好课。有一次,正好是数学课,几个同学私下打闹着,嘻笑着。被陈老师看见了,突然就停止了讲课,叫他们站起来。有几个知道内情的同学都捂着嘴巴,嘻嘻地笑着,不知道事情的同学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们,嘴里还嘀咕着:“他们怎么了,他们怎么了……”
我想:陈老师应该怎么 惩罚他们呢?是把他们批评一顿,还是把他们赶出教室呢?
没想到,陈老师居然不批评他们,而让他们再表演一次给我们看。娄顿结结巴巴地说:“
金……金烽……说他像不像一只大猩猩。他……自己还在……胸……胸……胸脯拍了几下。”边说他还边把金烽做的动作重复一遍。你看,金烽挺起胸脯,两手握成拳头的形状,朝自己的胸膛拍打着,嘴里嘟嚷着:“我像不像大猩猩啊……”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有几位同学捂着自己的肚子跳,有几位同学笑噎着了。陈老师也笑了,还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还真像大猩猩嘛。”
等笑声渐渐过后,陈老师又讲起课来。这时候,大家都得特别专心了。
五年级数学日记3
8月23日星期六
我喜欢做一些数学题目,因为我觉得数学有趣又实用,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在一本课外数学书上看到这样一道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题目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大约有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这样全国每天就可以节约1300万元,如果把这笔钱用在失学儿童身上,就可以让1800位小朋友去上学。”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真是人多力量大啊。但我又想了想:如果我们国家的13亿人口,
每人每天浪费一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了13亿滴水,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我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一个杯子在水龙头下面积了100滴水,再用天平秤秤了一下,100滴水重20克,我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20=260000000克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每月用2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可以足足用上10年。我去问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节约每一滴水,我们要自觉养成节约这个好习惯,大家觉得数学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更多推荐
同学,数学,起来,爷爷,觉得,路车,大家,知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