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平安生活小常识
  日常生活平安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科学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与经济开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亲密相关。想要理解更多的平安小常识,请仔细阅读下文,只有在全社会普及消防法规和消防科技知识,进步全民消防意识,增强全民防范与扑救才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危害。
  一、日常生活平安常识
  无论是集体外出还是举家外出,出行前除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外,尽量将零钱、整钱、贵重物品(如手机、商务通、寻呼机)等与其他物品分开来放,或将面值较大的(人民币、信誉卡)放在贴身衣兜内,贵重物品不轻易外露,行走时尽可能的不背“后背包”,同时避开人多、拥挤的地方行走,参观时尽量将随身携带物品放于胸前或抱于怀中。
  骗子的手段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在不断变化。都说“贪心是被骗的根源”,有时不贪心也会被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好奇、不参与”,不轻易将自己的小孩、物品交与陌生人看管,手机不轻易借给不认识的人用。
  拎包贼大多数是团伙作案,有男有女,三五成群,装束不一,分工明确,作案时互相掩护,一旦得手从不逗留。防范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的物品放在眼睛直观的地方,或放于物品存放处,开车外出尽量将贵重物品放于车后备箱内,遇有情况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前,尽量不要下车,确须分开车时,前提是保管好自己所带的东西,其次是锁好车门。
  无论结伴还是单独外出,尽量将携带的书包、手包放于包内,购票和时,不轻易把钱物外露,因为售票处、收款台等地方,是犯罪分子寻找“对象”的最正确地方。走路时最好不要使用手机、商务通等贵重物品,更不要轻易与不相识的人闲聊。如遇到可疑的状况,尽量保持镇静。
  (1) 火警  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
  (2) 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
  (3) 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 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  号码;
  (5) 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分条例》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阻碍公共平安,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要根据治安处分条例给予处分。以往一些假报火警者都曾分别受到行政拘留、罚款、警告等处分。
  火灾初起阶段火场面积小、温度低,是便于扑救的最有利时机。在此阶段发现火灾,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甚至一桶水、一只灭火器,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损失小。因此要注意扑灭初起阶段的火灾。
  当熟睡时,听到报警信号,许多人都慌张地把门翻开,试图一下子冲出去,这种做法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
  (1) 爬到卧室的门边,用手背试一试门是否热;
  (2) 准备好湿毛巾;
  (3) 自制救生绳索,但切勿跳楼;
  (4) 利用自然条件作为救生滑道。
  当隔门房间内已经着火,假如自己将关闭的房门贸然翻开,那么往往会遭到猛烈高温与浓烟的袭击,这样不仅无法外逃而且不能重闭房门,反而引火入室。
  判断隔门房间的着火情况,一般可通过如下一些途径。当手感门面有升温时,表示隔门已发生严重火患。手摸门面确定是否升温应以离地面越高越好。分开门的周边来感觉门面温度,对空心金属门甚为有效。但对绝热性金属防火门和实心木板门确无效,所以有时冷的门面并不能保证隔门无患。
  查看有无烟气从门缝中流入是很有效的方式,大部分的烟气应是从门的上部流入。但当受房屋通风系统运转或装上耐火的硬质门缝封闭装置时,单靠烟气来确定火患威胁也并不都是可靠的。当门面暴露在火焰1分钟以内,金属门把的臼底部即可感到升温,所以用手接触全金属贯穿门上把手臼底部是否升温来觉察隔门有无火情,通常是一个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二、日常平安小技能
  人身上着火后千万不能跑,因为越跑火就越旺。这是因为人一跑反而加快了空气对流而促进燃烧,火势会更加猛烈。跑,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将火种带到别的地方,还有可能扩大火势,这是很危险的。应该:
  (1) 尽量先把衣服脱掉,浸入水中或用脚踩灭;
  (2) 假如来不及脱衣服,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
  (3) 可以跳入附近的水池和水塘内灭火,假如烧伤面积大,就不能跳入水中以防感染;
  (4) 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创口产生感染。
  (1) 烟气的毒害性。虽然烟气中的成分并不都有毒害性,但是无毒气体也会阻碍人的呼吸,降低空气中氧的浓度,造成人体缺氧而死。
  (2) 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减光性是指烟气降低人的能见度,这就使人们不能迅速逃离火场,增加了中毒和烧死的可能性。
  (3) 烟气的恐惧性。在发生火灾时,特别是发生轰然后,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们产生了恐惧感,常常因此造成了疏散过程中的场面,使有的人失去了正常活动才能,有的甚至失去理智,惊惶失措。
  (1) 折叠层数要依毛巾的质地而异,一般毛巾折叠8层为宜,这样烟雾浓度消除率可达60%。
  (2) 毛巾不必弄湿。
  (3) 使用时要捂住口和鼻,虑烟的面积尽量增大。
  发生火灾,情况复杂,人被围困在室内,有时不理解周围失火情况,一时不能撤离火场。由于火势凶猛,门窗被封住,烟熏火燎容易迷失方向。
  人被大火围困在建筑物内向外呼救,外面的人很难听到。因为熊熊烈火形成一道火围墙,向外呼救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此时此刻被困的人应保持冷静,人应卧倒在地面上呼救。因火势顺着气流向上升,在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经烧过或还有未燃烧之处,呼救的声波可透过这些空隙向外传出。这样外界容易听到呼救声,可以及时设法营救。
  (1) 选择临街的房间,因为那样便于观察火情,可以和救援者通过呼喊、手势等获得联络,对及时获得救援大有好处。

更多推荐

烟气,地方,不能,外出,门面,情况,隔门,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