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人机工程学在公共区座椅设计上的应用
作者:张瑜珊 宋宛霖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2期
作者:张瑜珊 宋宛霖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2期
摘 要:“坐”与“座”,因为人需要坐着所以才有了座,这是需求与产生的关系。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公共设施的完善,很多设施的设计趋于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视觉上美观的发展趋势,在公共区,休闲座椅是必不可少的。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公共区座椅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舒适、健康。因此,研究如何减除使用中的疲劳是专业人士关注的课题,是广大人民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我国公共区座椅其设计研究、理论与国外差距更大,国外目前在研究以及应用方面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本文引介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结论以及国外公共区座椅的重要设计研究实例,对国外在人机工程学与座椅舒适性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论述,通过对国外设计趋势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公共区座椅发展方向的全面探索。
关键词:公共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
公共座椅存在于公共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休息、娱乐、流播信息、交流信息的场所,
有规范其举动等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空间效率、美化空间情况,造就人的审美意识。公共座椅的基本特征是适应大多数人群的需求,做到美观、结实、耐用,能抵抗人在无工具状况下有意无意的损坏,同时要求维护简单和便于清理。
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和社会情况的变革加快了公共设施设计理念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区座椅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于人们审美的需求,时尚、本性、品质的生存成为当下的寻求。公共座椅不但体现了艺术,并且传播了精神力量,最终转换成一种经济力量。
1 人机工程学应用于办公座椅设计中的必要性
1.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和定义
人机工程学,英文名称ERGONOMICS,在1857年由波兰教授雅斯特莱鲍夫斯基提出,它是来源于希腊文ERGO(工作、动作)和NOMOS(规律、习惯),本意是关于工作规律和劳动习惯的科学。这是一门研究人与机以及工作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合吸收了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等多种理论及研究方法,成
为一门研究和应用都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因此,和其他现代各门新兴综合性边缘学科一样,人机工程学具有命名多样化、定义不统一、学科界限模糊、内容综合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泛的诸多特点。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在其发展进步中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美国著名人机工程学家查里斯·C·伍德(Charles C·Wood)曾对人机工程学下定义为:设备设计必须适合人的各方面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小的代价而求得最高效率。W·B·伍德森(W·B·Woodson)则认为: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是人与机器相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作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布置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效率及作业时感到安全和舒适。然而,另一位美国人机工程学及应用心理学家A·查帕尼斯(A·Chapanis)说:“人机工程学是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如何使人获得简便而又准确的操作的一门科学”。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简称IEA)曾在1957年为本学科所下的定义为:人机工程学是阐述现有情况下人类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特点、功能,以进行最适合人类的机械装置的设计制造,工作场所布置的合理化,工作条件最佳化的实践科学。后经修改定为: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度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目前,国内所
说的人机工程学一般重在通过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手段研究工作场所的环境设计与人、机器之间的关系,为生产和生活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以最低的体能消耗换取最大的劳动效果。
更多推荐
研究,设计,座椅,工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