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程学座椅设计_⼈体⼯程学与座椅设计.ppt
《⼈体⼯程学与座椅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程学与座椅设计.ppt(38页珍藏版)》请在⼈⼈⽂库⽹上搜索。
1、⼈体⼯程学与座椅设计,坐姿分析 座椅设计 座椅设计实例 作业,坐姿分析,坐姿的优点和缺点 坐姿矫形学⽣理 肌⾁活动度,坐姿的优点和缺点,优点 缺点,可免除站⽴时⼈体的⾜踝、膝部、臀部和脊椎等关节部位受到静肌⼒,减少⼈体能耗,消除疲劳,坐姿⽐站⽴更有利于⾎液循环,有利于保持⾝体的稳定,这对精细作业更适,在脚操作场合,坐姿保持⾝体处在稳定的姿势,有利于作业。,优 点,缺点,限制了⼈体活动范围,尤其是需要上肢出⼒的场合,往往需要站⽴作业,⽽频繁的起坐交替也会导致废劳。,长期维持坐姿也会影响⼈体健康,招致腹肌松弛,脊椎⾮正常弯曲,以及对某些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如消化器官与呼吸器官,坐姿太久也会造成下肢肿。
2、胀,静脉压⼒增加⼤腿局部受到压⼒,增加⾎液回流阻⼒,引起不适感。,坐姿矫形学⽣理,1. 正常的姿势下,脊柱的腰椎部分前凸,⽽⾄骶⾻时则后凹。在良好的坐姿状态下,压⼒适当地分布于各椎间盘上,肌⾁组织上承受均匀的静负荷。,2. 当处于⾮⾃然姿时,椎间盘内压⼒分布不正常,形成的压⼒梯度,严重的会将椎间盘从腰椎之间挤出来,压迫中枢神,产⽣腰部酸痛、疲劳等不适感。,躯⼲完全挺直的坐姿使脊椎严重弯曲,因椎间盘上压⼒不能正常分布,⾝体上部的负荷加在腰椎部,引起不适,因
此90度⾓的靠背椅是不良的设计,良好的坐姿:腰与⼤腿成135度,腰椎部有⽀撑,躯⼲前倾的姿势会使本来前凸的腰椎拉直甚⾄反向后凹,这种姿势因⽽也。
3、极不舒服,影响了胸椎和颈椎的正常弯曲,使颈、背部疲劳,F E D C B A,G,肌⾁活动度,脊椎⾻依据其附近的肌⾁和腱连接,椎⾻的定位正是借助于肌腱的作⽤⼒。⼀旦脊椎偏离⾃然状态,肌腱组织就会受到相互压⼒(拉或压)的作⽤,使肌⾁活动度增加,招致疲劳酸痛。,3组不同坐姿的23腰椎背棘直肌肌电图,在挺直坐姿下,腰椎部位肌⾁活动度⾼,因为腰椎前向拉直使肌⾁组织紧张受⼒。,提供靠背⽀承腰椎后,活动⼒则明显减⼩;,躯⼲前倾时,背上⽅和肩部肌⾁活动度⾼,以桌⾯作为前倾时⼿臂的⽀承并不能降低活动度。,C ⼤于90度的靠背可防⽌⾻盆的旋转,增加坐姿稳定性 且使坐姿更接近⾃然状态,根据矫形学原理和肌⾁活动度分。
4、析可得出下列结论:,A 躯⼲挺直或前倾的坐姿很容易引起疲劳,B 设置适当的靠背可使疲劳降低,座椅设计,设计原则和分类 设计细则,设计原则和分类,6. 椅垫必须有⾜够的垫料和适当的硬度,使其有助于体重压⼒均匀地分布于坐⾻结节区域,1. 座椅的形式与尺度及其功⽤有关,2. 座椅的尺度必须参照⼈体测量学数据确定,3. ⾝体的主要重量应由臀部坐⾻结节承担,4. 座椅前缘处,⼤腿与椅⼦之间压⼒应尽量减⼩,5. 腰椎下部应提供⽀承,设置适当的靠背以降低背部紧张度,当考虑坐姿动机时,座椅基本分为三类:,休息为⽬的的安乐椅,作业场所的⼯作椅,多⽤椅,休息为⽬的的安乐椅,设计重点在于使⼈体得到最⼤的舒适感,消除。
5、⾝体的紧张与疲劳。合理的设计应使⼈体的压⼒感减⾄最⼩。,作业场所的⼯作椅,稳定性是主要因素,腰部应有适当的⽀持,重量要均匀分布于座垫(或座⾯)上,同时要适当考虑⼈体的活动性,操作的灵活性与⽅便等。,多⽤椅,这类座椅以多种功能为设计重点。它可能与桌⼦配合,可能是⼯作、休息兼⽤,也可能是作为备⽤椅可以折叠收藏起来。,设计细则,座⾼ 靠背的宽度与⾼度 座宽 靠背⾓度 座深 扶⼿⾼ 座⾯倾⾓ 椅垫,1. 适当的座⾼应使⼤腿保持⽔平,⼩腿垂直,双脚平放于地⾯。 2. 座⾯不能过⾼,否则⼩腿悬空时,⼤腿受椅⾯前缘压迫,使坐者感到不适,长时间这样坐着⾎液循环受阻,⼩腿⿇⽊肿胀。因此,座⾼⼀般按低⾝材⼈群设计。
6、,建议座⾯前缘应⽐⼈体膝窝⾼度低35cm,且有半径为2.55cm的弧度。 3. 座⾯亦不能太低,否则腿长的⼈⾻盆后倾,正常的腰椎曲线被拉直,致使腰酸不适。,座⾼:休息⽤安乐椅3845cm,⼯作椅4350cm,休息椅应使腿能向前⽅伸展,以放松肌⾁,也有助于⾝体的稳定,⼯作椅使⼈以较直⽴的姿势坐于其上,双脚平放于地⾯,故其座⾼⽐休息椅稍⼤,当作业⾯固定时,椅⾼上限应根据⾝材较矮的作业者的要求来确定,因为⼯作椅的⾼度显然与作业⾯⾼度有关,⼯作椅最好⾼度可调,以适应不同作业者,座宽必须能容纳⾝材粗壮的⼈。对单⼈使⽤的座椅,参考尺⼨是臀宽,以⼥性群体尺⼨上限为设计根据, 对成排相邻放置的座椅,如剧场观众。
7、椅,则座宽应以肘间距的群体上限位为设计基准,以避免拥挤压迫感。 座宽亦不能太⼤,如长时间坐姿作业,双臂应得到应有的⽀承,如座宽太⼤,则肘部必须向两侧伸展以寻求⽀承,这样会引起
肩部疲劳。,座宽:4345cm,座深:休息⽤椅4043cm,⼯作⽤椅3540cm,指椅⾯前缘⾄后缘的距离,该尺⼨不能太⼤。正确的座深应使靠背⽅便地⽀持腰椎部位,如座深⼤于⾝材矮⼩者的⼤腿长(臀部⾄膝窝距),座⾯前缘将压迫膝窝处压⼒敏感部位,这样若要得到靠背的⽀持,则必须改变腰部正常曲线;否则,坐者必须向座缘处移动以避免压迫膝窝,却得不到靠背的⽀持,为适应绝⼤多数使⽤者,座深应按较⼩百分位的群体设计,这样⾝材矮⼩者坐着舒适,。
8、⾝体⾼⼤的⼈只要⼩腿能得到稳定的⽀持,也不会在⼤腿部位引起压⼒疲劳。,座⾯倾⾓:休息椅1920度,⼯作椅⼩于3度,座⾯倾⾓指座⾯与⽔平⾯所夹⾓度,座⾯后倾的作⽤有两点: ⼀是由于重⼒,躯⼲后移,使背部抵靠椅背,获得⽀持,可以降低背肌静压。 ⼆是防⽌坐者从座缘滑出座⾯。后者在振动颠簸的环境中尤为重要,如汽车鸳驶⽤座椅及长途汽车的乘客座椅,休息椅座⾯倾⾓⼤,有利于⾝⼼松弛,⼤座⾯倾⾓与靠背倾⾓构成近于平躺的休息姿势。 对⼯作座椅⽽⾔,因作业空间⼀般在⾝体前侧,如座⾯过份后倾,脊椎因⾝体前屈作业⽽会被拉直,破坏正常的腰椎曲线,形成⼀种费⼒的姿势,因此倾⾓不能太⼤,⼀般为3度以下,从座椅的功能来区分,。
9、采⽤座⾯适当前倾设计的⼯作椅会更适合于⼯作,尤其是办公室⼯作,⽐如对写字和绘图⽤椅的设计,当要求座⾼较⾼时,对于倾斜式绘图桌⽤椅,前倾⾓应达到15度以上,如果背靠⾓为90。,则相当于座⾯与靠背夹⾓为l05度,这是坐姿的最⼩舒适⾓度,靠背对于脊椎部还能起适度的⽀持作⽤,肌⾁紧张较⼩,背部压⼒在椎⾻上分布也较均匀。,研究还表明:,靠背的⾼度与宽度,因为⼈体背
部处于⾃然形态时最舒适,此时腰椎部分前凸,座椅设计要从座⾯与靠背之间的⾓度和适当的腰椎⽀持来尽⼒保证。成年⼈腰椎部中⼼位置约在座位上⽅2326cm处,腰椎⽀点应略⾼于此尺度,以⽀持背部重量。,靠背的最⼤⾼度可达4863cm,最⼤宽度可达3548。
10、cm。靠背的尺⼨主要由臀部底⾯到肩部的⾼度(决定靠背⾼)和肩宽(决定靠背宽)有关,确定⾼度时还必须计⼊座椅的有效厚度。,靠背由肩靠和腰靠两部份构成,⼤部份⼯作场合,腰靠最主要。,为了使背部下⽅骶⾻和臀部有适当的后凸空间,座⾯上⽅与靠背下部之间应有凹⼊或留⼀开⼝部分,其⾼度⾄少为12.520cm,靠背⾓度 :103⼀112度,指座⾯与靠背的夹⾓,其⽬的与座⾯⾓度相似,从脊柱正常形态来看,该⾓为115度较为合适。实际应⽤中,建议取:阅读⽤椅101l04度,休息椅105108度,扶⼿⾼:座垫有效厚度以上2122cm,在不妨碍执⾏某些待定作业的情况下,⼀般座椅应考虑设置扶⼿。扶⼿的主要功⽤是使⼿臂有所。
11、依托,减轻⼿臂下垂重⼒对肩部的作⽤,使⼈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它也可以作为起⾝站⽴或变换坐姿的起点。,扶⼿不能太⾼,否则迫使肘部抬⾼,肩部与颈部肌⾁拉伸;但如过低则实际上使臂部得不到⽀撑,或者躯⼲必须偏斜,以寻求⼀侧的⽀承,⼈体在坐姿状态下,与座⾯紧密接触的实际上只是臀部的两块坐⾻结节,其上只有少量的肌⾁,⼈体重且的75左右由约25cm2的坐⾻周围的部位来⽀承,这样久坐⾜以产⽣压⼒疲劳,导致臀部痛楚⿇⽊感。,椅垫,测试研究表明,坐于座垫上的臀部压⼒值⼤为降低,⽽接触⽀承⾯积也由900cm2增⼤到1050cm2,使压⼒分散。,椅垫的另⼀优点
是能使⾝体采取⼀种较稳定的姿势,因为⾝体可以适应地陷⼊座垫。,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27 18 10,座⾯上的距离 cm,产⽣的压⼒ kg,正常的坐姿,双腿交叉时,座椅设计实例(休息⽤椅),座椅侧⾯轮廓(每格100 100 mm),座椅设计实例(多功能座椅),座椅侧⾯轮廓(每格100 100 mm),⾼靠背办公座椅、⼯作⾯、搁脚板的配合尺⼨(mm),中靠背办公座椅、⼯作⾯、搁脚板的配合尺⼨(mm。
更多推荐
座椅,设计,坐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