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的房间我做主——绘制简单图形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信息技术
学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领域
美术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信息技术第一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第1册第2单元第17课。是“画图”软件中画图的重要一步。
本课主要学习使用常见“形状”绘图以及使用选择、移动、调整大小的方法组合图形。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便于学生画图创作,并为后续学习及综合创作奠定基础。
学生情况:
心理特点: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加强,具备一定自我约束力,愿意展示自己,开始喜欢张扬个性,自我评价及评价他人的意识开始形成。 
前期知识:本班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中刷子、铅笔、橡皮、取色等画图工具的操作。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处于四年级段的学生比较喜欢有挑战的事情,而且喜欢帮助人,并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本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                                                 
自主/协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上机自主探索、小组协作的方式,掌握新知,以此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教学手段: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展开教学。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依据提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网络、学案。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运用“形状”绘图。
2. 会用Shift键辅助绘图。
3. 能够根据需要,勾选透明选择。
4. 使用移动、调整大小、删除的方法组合图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完成任务一“安床”,学会用基本形状简单绘图,绘图并学会使用Shift键辅助绘图。
2.通过完成任务二“置物”,学会使用选择、移动的方法组合图形。
3.通过完成任务三“规划设计”,巩固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信息技术服务于生活。
2. 体会与人沟通、交流、评价能力的重要性。
3. 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使用基本形状绘制组合图形。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选择、移动、缩放、删除等方法改变现有图形获得特殊图形。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教学,信息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