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我国木质门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产值超700亿元, 2018年增加到超1 400亿元,实现翻番,2019年产值达到1 530亿元[1-2]。从应用场所看,目前市场上建筑外门或入户门以钢制防盗门为主,木质门主要用于室内,用来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
新版LY/T 1923《室内木质门》标准解读
程献宝,曾  珍,邢新婷,付跃进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
摘要:最新修订的LY/T 1923—2020《室内木质门》已于2020年12月发布,并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文中简述了标准修订过程和原则,对新版标准的内容变化进行了重点解读,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规范性附录A及资料性附录B等,旨在帮助标准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规范木质门生产,提升行业产品质量。关键词:室内木质门;行业标准;修订;解读
中图分类号:TS6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673-5064(2021)06-0028-04
Interpretation of New Version of Chinese Forestry Industry Standard LY /T 1923 Indoor Wood-based Door
Cheng Xianbao, Zeng Zhen, Xing Xinting, Fu Y uej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Forestry industry standard L Y/T 1923—2020 Indoor wood-based door , which was revised on the basis of L Y/T 1923—2010, was issued on December 12, 2020 and implemented on June 1, 2021. The revised process and principles of new versio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content change of the new version were described detailedly, including scopes, normative references, terms and definitions, classifications, requirements, testing methods, determined methods, normative annex A and informative annex B,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main technical contents of the new vers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of the indoor wood-based door industry.
Key words: indoor wood-based door; industry standard; revision; interpretation
LY/T 1923—2010《室内木质门》已经颁布10年,实施期间,对规范企业生产和提高木门产品整体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当时已有木门类标准相比,该标准对门扇与门框均给出了质量要求,测试项目齐全,包括基本性能、功能性、安全性及环保性等,检测指标设置较合理、整体逻辑性与可操作性强。但随着木质门生产工艺的革新、产品种类样式的增加、饰面材料的丰富以及生产企业质控能力的提高,出现了新的质量关注点,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标准修订项目《室内木质门》(2018-LY-126)
通讯作者:付跃进,高级工程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E-mail: bj-fyj@163.com
如耐光色牢度、表面耐黄变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同时原标准中部分测试项目引用方法标准已更新,尤其是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实施,甲醛释放量测试方法变化较大,导致原标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木质门生产及其行业发展。 
鉴于此,由原国家林业局提出,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198)归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负责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新版标准LY/T 1923—2020《室内木质门》已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20年12月29日发布,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原版标准。
本文对新版标准的修订过程和原则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技术内容的变化进行解读,旨在帮助标准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规范木质门生产,提升行业产品质量。
1    标准修订的过程与原则
《室内木质门》标准的修订工作于2018年正式启动,历时2年。在江苏泗阳、浙江温州、广东肇庆及浙江江山组织了4次标准修订工作会议,对室内木质门生产原辅料的来源与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更新导致的新的质量问题、功能性指标值的扩展、VOC环保性指标的增加,以及如何适应甲醛释放量测试方法的变化、规范性与资料性附录的添加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先后形成4版标准草案。2019年8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收集汇总建设性意见21条。经起草小组进
一步研讨完善后形成标准送审稿。2019年11月,通过标准审查会审查,并依照9条审查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标准报批稿。202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
为保证修订后标准的科学规范与协调统一,适用且可操作,遵照修订原则如下:
1)严格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满足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与规范性的要求。
2)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分析大量实验数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尊重原《室内木质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2    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新版LY/T 1923—2020《室内木质门》分别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规范性附录A、资料性附录B”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1) 范围。
更加明确室内木质门的适用范围,因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对防火门和防盗门具有严格的定义和特殊的指标要求,故强调本标准不适用于国家强制标准规定的具有防火或防盗功能的木质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原标准中表面耐洗涤液测试项目已不适用于木质门的产品更新,由表面耐污染测试项目替代,表面胶合强度、漆膜附着力、漆膜硬度测试方法均可直接引用GB/T 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相关方法,故删除GB/T 4893.1、GB/T 6739、GB/T 15104及GB/T 18103等引用方法;行业标准JG/T 192已经升级为GB/T 29739,其指标与方法仍然适用,因此将JG/T 192替换为GB/T 29739。新增表面耐划痕性能测试项目,方法按照GB/T 17657—2013中4.39规定执行。
3) 术语和定义。
目前,木质门生产用原材料种类日益增多,结合实际生产工艺修改了实木复合门的定义。删除了门框边框、上框与门框装饰板的定义,将其所包含意义并入到门框的定义中。
4) 分类。
现阶段市场上,空心门与素板门已基本无流通,按门扇芯材和按是否饰面分类已不再适合当前的产品类型,故删除。原标准中的“4.4按涂饰分”修改为“按表面装饰分类”,考虑市场上主流产品的种类和
产量,非油漆饰面门拆分为油蜡饰面门和其他饰面门,其他饰面门分类中根据饰面材料的扩展,新增加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热固性树脂浸渍纸连续层压板(CPL)、热固性树脂浸渍纸高压层积板(HPL)等饰面
的木质门,修订后的分类相对更合理和完善。
5) 要求。 
对5.1的材料要求进行了修改,木质门的主体材料为木质材料,但成品还包括五金件、连接件等辅料,原标准主要对门扇与门框的木质材料进行了要求,而新版标准不仅对木质材料的质量及来源合法性进行了要求,而且增加了对于合页、门吸、螺钉、五金件、连接件、锁具及密封条等辅料的质量要
求,修改后的材料要求更加完整。增加了使用木质原材料与产品声明或标识一致的要求(附录A),以解决饰面后成品木质门所用木质原材料不易观测,而出现的与标称信息不符导致的纠纷问题。
将5.2规格尺寸及偏差中删除门扇翘曲度要求,翘曲度是反映平面在空间上的弯曲程度,门扇翘曲多由上梃、下梃、边梃等木质骨架材料及贴面用人造板变形导致,目前企业生产均为标准机械化作业,且木质原材料干燥与含水率质量控制水平较之前有大幅提高,此项指标基本均能符合要求。
修改了5.4.1含水率的要求,含水率对于木质门的各项性能影响较大,尤其对于纯实木门。木材干缩湿胀的特性使得含水率过高或过低会导致产品变形或开裂缺陷的出现,且木质门的销售使用区域分布较广,因此纯实木门的含水率应该符合使用城市对木材平衡含水率的要求,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我国各省(区)、直辖市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3-4],以便参考。
5.4.2理化性能要求修改了表面耐洗涤液、浸渍剥离
指标,新增表面耐划痕、耐光色牢度及漆膜耐黄变性能要求,具体变化见表1。浸渍剥离是测试胶层浸渍、干燥后剥离程度的指标。目前实木复合门或木质复合门的木质骨架材料以单板层积材为主,胶黏剂以脲醛树脂为主,通过热压压贴而成,浸渍剥离性能较好,但木质骨架与面板间的胶合多采用水溶性胶黏剂(白乳胶)通过冷压进行压贴,浸渍剥离性能相对较差,考虑此胶层自身胶种的原因对整体浸渍剥离率结果的影响,将单个试件所有胶层的浸渍剥离率应小于等于25%放宽至50%。浸渍
胶膜纸与油漆饰面装饰纸饰面木质门新增表面耐划痕性能。木质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浸渍胶膜纸饰面或漆膜饰面材料由于光或者热造成老化而产生褪色或黄变现象,因此增加了对室内木质门耐光色牢度和耐黄变的指标要求。
修改了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甲醛释放量参照GB 18580—2017的要求,并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样品制取方法(新版标准表8);给出可溶性重金属铅、镉、铬、汞的限量指标值要求;苯系物与总挥发性有机物是衡量木质门环保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故增加了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的限量要求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限量要求。
6) 检验方法。
样品制作,考虑到增加了浸渍剥离、表面耐划痕、耐光色牢度、漆膜耐黄变、TVOC等测试要求,因此对6.3.1.1表8内各测试项目的取样位置、要求及数量进行了
明确。同时对阻燃性、反复启闭可靠性、空气声隔声性
漆膜耐黄变
透明涂饰     1级:△E*≤3.0                           2级:△E*≤6.0新增项目非透明涂饰           △E*≤1.0
表1  《室内木质门》新版与原版理化性能要求对照表
能等功能性测试项目所需试件依据相关测试方法标准要
求制作进行规定,修改后可操作性更强。
木质原材料与产品声明或标识一致性给出了测试
方法,通过目测观察产品表面装饰材料及内部木质原材
料,与产品附带的木质原材料信息表(附录A)进行对
比,评判一致性。
门扇表面抗冲击性能测试方法确定了高度。冲击高
度对门扇的表面冲击性能有很大影响,不同的高度测定
的结果完全不同,为了标准使用具有可操作性,参考家
具相关测试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表面抗冲击
高度为1 m。
表面耐划痕性能测试项目,方法按照GB/T 17657—
2013中4.39规定执行,并明确了施加载荷为1.5 N,刻画圈
数为1圈。
漆膜耐黄变性能引用GB/T 23987—2009《色漆和清漆 
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曝露 曝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中的
方法A,并确定灯源型号、黑板温度、辐照度、光照时
间等参数要求。
耐光色牢度按照GB/T 17657—2013中4.30规定进行,
并给出曝晒终止条件“蓝色羊毛标样6级的曝晒与未曝晒
部分间的色差达到灰度样卡4级时终止曝晒”,与变色等
级评定方法“在评级灯箱内用灰色样卡评定试件的相应
变色等级”。
整体抗冲击性能测试方法补充完善了冲击高度和次
数,沙袋撞击试验参照GB/T 14155《整樘门 软重物体撞
击试验》中规定进行。沙袋撞击下滑高度为300 mm,撞
击次数3次,加强了可操作性。
甲醛释放量测试方法按照GB 18580—2017中规定进
行,并明确测试结果精确至0.001 mg/m3,解决指标值要
求与测试方法计算结果修约要求不统一带来的问题。苯
系物及TVOC含量测试方法明确了承载率与采样周期的要
求,使得测试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7) 检验规则。
鉴于气候箱法甲醛释放量测试周期长,同时生产企
业大多数不具备气候箱检测设备的现状,出厂检验测试
项目中删除了甲醛释放量。
为保证测试产品完整性,减轻企业负担,出厂检
验中删除了部分破坏性检验项目,即增加含水率检验方
法,增加“可使用无损检测方法”的要求。
8) 编辑性修改。
测试方法引用标准按照GB/T 1.1—2020的编写要求增
加了年代号。
删除了5.4.3~5.4.7木质门功能性指标的描述性内
容,修改为列表描述,修订成列表描述后简单清晰,也
和木质门表面理化性能表格描述相呼应。
3    结语
LY/T 1923—2020《室内木质门》的修订工作是在通
过深度调研后,对行业发展状况、企业生产工艺革新及
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充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结合大量试
验数据分析与检验检测机构验证完成的,具有较高的科
学性与可操作性,为进一步提升木质门产业整体质量,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了规范支撑。
致谢:感谢陆军、陈秀兰等专家在本标准修订过程
中给予的意见和建议,感谢田世彬、徐明辉、张岩等来
自22家单位的起草小组成员对于本标准修订过程中的全
面支持和奉献。
参考文献:
[1] 张占宽. 我国木门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分析[J].
中国人造板, 2018, 26(6): 25-31.
[2] 张鹏, 黄楠. 中国木门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国际
木业, 2020(4): 30-33.
[3]  GB/T 6491—2012, 锯材干燥质量[S].
[4] 王恺. 木材工业实用大全 木材干燥卷[M]. 北京: 中国林
业出版社, 1998.
本文编校:尹江苹

更多推荐

木质,标准,要求,进行,性能,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