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热水设备及安装施工工艺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的普通平板直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及管道安装。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太阳能热水器的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器应有出厂合格证。
2。1.2集热器的材料要求:
2.1.2.1透明罩要求对短波太阳辐射的透过率高,对长波热辐射的反射和吸收率高,耐气侯性、耐久、耐热性好,质轻并有一定强度。宜采用3~5mm厚的含铁量少的钢化玻璃。
2。1.2.2集热板和集热管表面应为黑色涂料,应具有耐气候性,附着力大,强度高。
2。1。2.3集热管要求导热系数高,内壁光滑,水流摩阻小,不易锈蚀,不污染水质,强度高,耐久性好,易加工的材料,宜采用铜管和不锈钢管;一般采用镀锌碳素钢管或合金铝管.筒式集热器可采用厚度2~3mm的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等.
2。1.2.4集热板应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久性,不易锈蚀,宜采用铝合金板,铝板、不锈钢板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板。
2。1.2.5集热器应有保温层和外壳,保温层可采用矿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外壳可采用木材、钢板、玻璃钢等。
2。1。3热水系统的管材与管件宜采用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要求见第二章.
2.2主要机具:
2.2.1机械:垂直吊运机、套丝机、砂轮锯、电锤、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
2.2。2工具:套丝板、管钳、活扳手、钢锯、压力钳、手锤、煨弯器、电气焊工具等.
2。2.3其它用具:钢卷尺、盒尺、直角尺、水平尺、线坠、量角器等。
2.3作业条件:
2.3。1设置在屋面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应在屋面做完保护层后安装。
2.3。2屋面结构应能承受新增加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的荷载.
2。3。3屋面结构应能承受新增加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的荷载。
2.3。4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位置,应保证充分的日照强度.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支座架安装→热水器设备组装→配水管路安装→管路系统试压→管路系统冲洗或吹洗→温控仪表安装→管道防腐→系统调试运行
3。2安装准备:
3.2.1根据设计要求开箱核对热水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配件是否齐全.
3。2。2清理现场,画线定位。
3。3支座架制作安装,应根据设计详图配制,一般为成品现场组装。其支座架地脚盘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3。4热水器设备组装:
3.4.1管板式集热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集热器,与贮热水箱配合使用,倾斜安装.集热器玻璃安装宜顺水搭接或框式连接.
3。4。2集热器安装方位:在北半球,集热器的最佳方位是朝向正南,最大偏移角度不得大于15℃。
3。4.3集热器安装倾角:最佳倾角应根据使用季节和当地纬度确定.
3。4.3。1在春、夏、秋三季使用时,倾角设备采用当地纬度.
3.4.3。2仅在夏季使用时,倾角设置比当地纬度小10°。
3。4。3.3全年使用或仅在冬季使用时,倾角比当地纬度大10°。
3.4.4直接加热的贮热水箱制做安装:
3.4.4.1给水应引至水箱底部,可采用补给水箱或漏斗配水方式。
3.4。4.2热水应从水箱上部流出,接管高度一般比上循环管进口低50至100mm,为保证水箱内的水能全部使用,应从水箱底部接出管与上部热水管并联.
3。4.4。3上循环管接至水箱上部,一般比水箱顶低200mm左右,但要保证正常循环时淹没在水面以下,并使浮球阀安装后工作正常。
3.4.4.4下循环管接自水箱下部,为防止水箱沉积物进入集热器,出水口宜高出水箱底50mm以上。
3.4.4.5由集热器上、下集管接往热水箱的循环管道,应有不小于0.005的坡度.
3。4。4。6水箱应设有泄水管、透气管、溢流管和需要的仪表装置。
3.4.4.7贮热水箱安装要保证正常循环,贮热水箱底部必须高出集热器最高点200mm以上,上下集管设在集热器以外时应高出600mm以上。
3。4。5配水管路安装
3.4.5。1自然循环系统管道安装:
a为减少循环水头损失,应尽量缩短上、下循环管道的长度和减少弯头数量,应采用大于4倍曲率半径、内壁光滑的弯头和顺流三通。
b管路上不宜设置阀门。
c在设置几台集热器时,集热器可以并联、串联或混联,但要保证循环流量均匀分布,为防止短路和滞流,循环管路要对称安装,各回路的循环水头损失平衡.
d为防止气阻和滞流,循环管路(包括上下集管)安装应不小于0。01的坡度,以便于排气。管路最高点应设通气管或自动排气阀.
e循环管路系统最低点应加泄水阀,使系统存水能全部泄净。每台集热器出口应加温度计.
3.4.5.2机构循环系统适合大型热水器设备使用。安装要求与自然循环基本相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水泵安装应能满足100℃高温下正常运行。
b间接加热系统高点应加膨胀管或膨胀水箱.
3.4。6热水供应管路系统安装同《SGBZ—0502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3.4.7管路系统试压:应在未做保温前进行水压试验,其压力值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最小不低于0.5Mpa。
3.4。8系统试压完毕后应做冲洗或吹洗工作,直至将污物冲净为止。
3。4.9热水器系统安装完毕,在交工前按设计要求安装温控仪表。
3。4.10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和保温工作。
3。4。11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交工前进行调试运行,系统上满水,排除空气,检查循环管路有无气阻和滞流,机械循环检查水泵运行情况及各回路温升是否均衡,做好温升记录,水通过集热器一般应温升3~5℃。符合要求后办理交工验收手续。
4、质量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热水温度不超过75℃的室内热水供应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4。1。2热水供应系统的管道应采用塑料管、复合管、镀锌钢管和铜管。
4。1。3热水供应系统管道及配件安装应按本规范第4。2节的相关规定执行。
4。2管道及配件安装
主控项目
4.2。1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4。2.2热水供应管道应尽量利用自然弯补偿热伸缩,直线段过长则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型式、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预拉伸。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检查。
4。2.3热水供应系统竣工后必须进行冲洗.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4.2.4管道安装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4。2。5温度控制器及阀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维护的位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6热水供应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2。8的规定。
4.2.7热水供应系统管道应保温(浴室内明装管道除外),保温材料、厚度、保护壳等应符合设计规定。保温层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4.8的规定.
4.3辅助设备安装
主控项目
4.3.1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玻璃前,应对集热排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4。3.2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检验方法: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4。3.3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用仪器和尺量检查。
4.3。4水泵试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检验方法:温度计实测检查。
4.3。5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罐)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与本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更多推荐
安装,系统,压力,集热器,管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