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
作者:***
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6期
摘要:火灾发生的过程就是证据灭失的过程,因而火灾调查工作相比其他治安、刑事等案件调查工作也困难的多,如何在火灾发生后收集证据,查明火灾原因,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火场中各种痕迹都非常重要,都可能是查明火灾原因的重要证据,本文中,作者就常用普通玻璃,作详细观察研究,从五个方面探讨玻璃破碎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证明作用。
关键词:玻璃破碎 痕迹检验
在许多火灾现场上,经常遇到现场门窗的玻璃被烧坏,或由于救火喷水等使受热的玻璃遇冷破裂。由于火灾现场破坏大,痕迹物证难以保留,很难提取到有价值的物证。有些火灾现场,需要判明门窗上的玻璃是否被击碎过,进而判断是否为出入口或火种入口,从而为确定事件性质提供依据。因此,就需要搞清玻璃破碎痕迹的证明作用。
1.玻璃的结构、性能
玻璃的品种很多,由于它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质各异。常见的玻璃种类有普通平板玻璃及钢花玻璃、镜面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玻璃等特种玻璃,均为非晶体;普通平板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及氧化钙和少量的氧化钠、氧化铝等组成;特种玻璃是对普通平板玻璃深加工后得到的玻璃。普通常用门窗玻璃是1400~1500℃的温度下熔炼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硬固、退火等几个阶段。玻璃在成型冷却时,外层冷却得快,中间冷得慢,当外层冷却到室温时,中间部分仍在继续冷却,会产生体积收缩,于是玻璃内就产生了内应力,这种内应力是由玻璃的热性质造成的,称热应力,由于玻璃冷却不均匀,产生的应力也就不平衡,如果玻璃退火不完全,玻璃内部存在的热应力易造成玻璃炸裂或轻微受力甚至温度变化遂产生炸裂。玻璃在常温下是一种无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属于非晶体,无固定熔点,且机械强度、透光、传热、导电等性能各向都是同性的。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差,是一种脆性材料,在不很大的拉抻力作用下即遭破坏,因此,玻璃在外力作用下,通常破裂的
原因是拉应力而非压应力,玻璃破碎有如下特点:(1)因玻璃大体上是完全弹性体,按虎克法则不产生屈服等塑性变形。(2)当玻璃破碎时,其破坏原点在它的表面。(3)玻璃表面上极细微的裂纹周围产生了拉抻力,这种应力造成玻璃破碎。(4)由于某种偶然因素造成玻璃上极细微的裂纹,这些裂纹导致玻璃破碎。
更多推荐
玻璃,破碎,痕迹,火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