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检测数据准确性以及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分别使用甲醛值法和比色法,对样品中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做出了相应的检测,同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此外,还对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原因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试验数据表明,通过比色法以及甲醛值法所测得的数据结果分别为0.560g/dL、0.695g/dL,两者数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包含空白实验和仪器、操作的处理等。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pH计的校正、精确读取试验数据等措施,不断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酱油;氨基酸态氮;检测数据;准确性;影响因素;
1引言
在进行酱油的检测工作时,主要测试的理化指标包含以下几点:氨基酸态氮、无言固体物以及全氮食盐含量等等。在上述指标中,氨基酸态氮的检测相对重要。对于质量指标检测来说,其准确性不仅会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同时也关系到生产企业的声誉与效益问题。因而,要对检测工作引起重视,不断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不合格的酱油产品进入到市场中。
2材料、试验方法、读数以及注意事项
2.1试验材料
试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主要包含单标线移液管、容量瓶,同时还用到pH计。试验所用的试剂主要包括蒸馏水、乙酸钠-乙酸缓冲液(其pH值是4.5),此外还包含甲醛试剂以及乙酰丙酮等。
2.2试验方法
该试验主要使用比色法以及甲醛值法,对样品中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做出相应的检测。此外,通过对2种不同方法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于分析,进而找出结果精确性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对于比色法检测来说,主要使用的是5.0mL量A级单标线移液管,试验过程中吸取5.0mL剂量的酱油试样,随后将其置入100.0mLA级的容量瓶之中。之后,再进行蒸馏水的添加,一直达到标准刻度。同时,试验人员还要进行充分的混合,并吸取20.0mL剂量的试验试样,通过借助精密pH计对试样做出相应的测量与分析。另一方面,对于甲醛值法检测来说,主要用到的试剂是pH值为4.5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液,试验过程中还要加入一定量的
乙酰丙酮试剂和甲醛,进而可以生成3,5-二乙酰-2,6-二甲基-1.4二氢化吡啶氨基酸等相关的衍生物。之后,再利用400.0nm波长进行样品吸光度的严格测定,最终可以和标准系列比定量。
更多推荐
检测,试验,进行,数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