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
标准设计V1.0
G4 层级
第一卷 电气部分
第1册 电缆敷设模块(G4-DQ-DLFS)
示范目标:敷设顺直,弯度一致;电缆头制作工艺统一;电缆支架、桥架选材统一,安装横平竖直;避免减少或减少交叉。
1.1 质量目标
电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的敷设施工,6~35kV高压电缆电缆头和低压电缆的铜鼻子制作均符合标准要求;敷设整齐、电缆线牌排列整齐、规格统一,敷设路径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1.2 设计要求
(1)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站内高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分沟敷设;若敷设在同一沟内,则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且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
b)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规程要求。
(2) 站内电缆沟设专用接地线与主地网连接,电缆支架与接地扁钢可靠连接(若电缆沟支架采用复合材料,塑钢支架不需接地)。
(3) 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单芯电力电缆固定夹具或材料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4)户内电缆桥架宜采用铝合金支架电缆间内电缆桥架(支架)通过计算满足要求时,宜采用悬吊式。桥架之间跨接的接地线宜采用多股黄绿软铜线。
(5) 高压电力电缆头制作宜采用冷缩式。
(6) 对于多芯电缆,钢带和屏蔽均应采取两端接地的方式;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屏蔽接地不应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制作电缆头,其电缆头屏蔽接地应采用绝缘方式反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
(7)电缆沟宜减少交叉,相交时,交叉口应设置电缆支架,以防电缆下垂。
(8)电缆支架及桥架材质可根据工程实际条件,经济技术比较后选择钢、铝合金、复合材料、塑钢等。
(9)电缆支架及桥架的安装方式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或者预埋件焊接固定。
1.3 施工工艺要点
(1)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处的电缆弯曲弧度应一致、过渡自然,敷设时人员应站在拐弯口外侧。所有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
(2)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蚀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3)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4)敷设电缆时,不得损伤防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
(5)电缆终端安装时应避开潮湿的天气,且尽可能的缩短绝缘暴露的时间。若在安装过程中遇雨雾等潮湿天气应及时停止作业,并做好可靠的防潮措施。
(6)单芯电缆长度很短时,屏蔽可采用两端接地方式;长度较长时,屏蔽应采取一端接地,
另一端不接地方式;当采用一端接地方式,不接地端过电压水平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一端接地,另一端加装保护层保护器的接地等方式。
1.4 样板图片
图1-4-1 电缆沿电缆沟转角敷设示例
图1-4-2 电缆沿竖井敷设示例
图1-4-3 电缆沟十字交叉相交时电缆敷设示例
图1-4-4 电缆沟内电缆敷设示例
图1-4-5 电缆间内电缆敷设示例
第2册 电缆防火封堵模块(G4-DQ-FHFD)
示范目标:封堵设计、施工、安装标准一致,工艺美观;封堵材料选材统一,防火包填充密实,防火板封堵整齐。
2.1 质量目标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封堵材料选材相对统一。
2.2 设计要求
(1)电缆竖井
a)电缆竖井宜采用双层防火板夹防火包封堵方式,防火板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楼板的耐火极限。封堵处应采用角钢或槽钢托架进行加固,确保整体有足够的强度,应能承载检修人员的荷载,并在封堵处采用角钢或槽钢托架进行加固,确保整体有足够的强度。封堵垂直
段竖井时,封堵处用上下2块防火板封堵,并在其上开好电缆孔,两防火板间以防火包密实填充,两板外侧板面应与楼板平齐;封堵电缆间地面层时,两块防火板填充的防火包厚度200-250mm。封堵板与竖井之间采用防火密封胶(有机堵料)封边,板与电缆的其他空间之间采用防火密封胶封堵,密封胶厚度突出防火板面不小于10mm,边缘以铝合金边框包裹。
b) 封堵完成后,竖井上下两端的防火板表面涂刷防火涂料,干涂层厚度应不少于1mm。在孔洞两侧电缆上涂刷防火涂料,长度1000mm,以防沿电缆引起延燃,干涂层厚度应不少于1mm。
c)当竖井高度小于3m时,在竖井中部封堵;当竖井高度小于6m大于3m时,在竖井的上下两端进行封堵;当高度大于6m时,应每隔5m进行一次封堵。竖井穿楼板时应先在穿楼板处进行封堵。竖井的封堵必须密实无空隙。
(2)室外电缆沟及电缆隧道防火封堵
以下部位室外电缆沟应设置阻火墙:
a)电缆沟,电缆隧道由室外进入室内处。
b)长距离电缆沟每隔50m处。
c)不同电压配电装置交叉处。
阻火墙安装方式:两侧采用12mm及以上厚度的防火隔板封隔、中间采用无机堵料、防火包或耐火砖堆砌,其厚度根据产品的性能而定(一般不小于250mm)。阻火墙内部的电缆周围必须采用不得小于20mm的有机堵料进行包裹。防火墙顶部用有机堵料填平整,并加盖防火隔板;底部必须留有两个排水孔洞,排水孔洞处可利用砖块砌筑。阻火墙两侧的电缆周围利用有机堵料进行密实的分隔包裹,其两侧厚度大于阻火墙表层20mm,防火板外侧电缆用防火涂料涂刷,涂刷长度为1m。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宽度不得小于防火板,外侧电缆周围和防火板缝隙处采用有机堵料密实封堵做成几何图形,堵料厚度突出防火板面不小于10mm,面层平整。
(3)电气盘柜孔
a) 先根据需封堵孔洞的大小估算出防火涂层板的使用量,依据电缆数量开适当大小的孔。
在孔洞底部铺设厚度为10mm的防火板,在孔隙口及电缆周围采用防火密封胶(有机堵料)进行密实封堵。
b) 固定防火涂层板、防火板与楼板之间采用防火密封胶封边,防火板与电缆之间采用防火密封胶封堵,密封胶厚度突出防火板面不小于10mm,边缘以铝合金边框包裹。封堵完成后,应在开孔两侧的防火板表面涂刷防火涂料,干涂层厚度达到1mm。
c) 在封堵层两侧电缆上涂刷防火涂料,长度300mm,以防沿电缆引起延燃。干涂层厚度应不少于1mm。
d)防火板不能封隔到的盘柜底部空隙处,以防火密封胶(有机堵料)严密封实,密封胶厚度突出防火板面不小于10mm,并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e)在预留的保护柜孔洞底部铺设厚度为10mm的防火板,在孔隙口有机堵料进行密实封堵,用防火包填充或无机堵料浇筑,塞满孔洞。
(4)电缆保护管、二次接线盒
a) 电缆管口采用有机堵料严密封堵,管径小于50mm的堵料嵌入的深度不小于50mm,露出管口厚度不小于10mm,管口的堵料应做成圆弧形。随管径的增减,堵料嵌入管子的深度和露出的管口的厚度也相应增减。
b) 二次接线盒留孔处采用有机堵料将电缆均匀密实包裹,在缺口、缝隙处使用有机堵料密实地嵌于孔隙中,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的宽度不小于4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对开孔较大的二次接线盒,还应加装防火板进行隔离封堵。
(5)端子箱
a) 端子箱进线孔洞应采用防火包进行封堵,不宜小于250mm,电缆周围必须用有机堵料进行包裹,厚度不得小于20mm。
b) 端子箱底部以12mm防火隔板进行封隔,隔板安装平整牢固,安装中造成的缺口,缝隙应使用有机堵料进行填充封堵,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的宽度不小于40mm,呈几何图形,面层平整。
c) 有升高座的端子箱,宜在升高座上部再次进行封堵。
(6)防火包带和涂料
水平敷设的电缆沿电缆走向进行均匀涂刷,垂直敷设的电缆宜自上而下涂刷,涂刷的次数、厚度及间隔时间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图2-2-1 电缆封堵设计图
2.3 施工工艺要点
(1)在预留孔洞的上部应再采用钢板或防火板进行加固,以确保作为人行通道时的安全性。如果预留的孔洞过大应采用槽钢或角钢进行加固,将孔洞缩小后方可加装防火板。
(2)防火隔板应安装牢固,无缺口、缝隙外观平整;有机堵料封堵严密牢固,无漏光、漏风裂缝和脱漏现象,表面光洁平整;无机堵料封堵表面光洁、无粉化、硬化、开裂等缺陷;阻火包堆砌采用交叉堆砌方式,且密实牢固,不透光,外观整齐;防火涂料表面光洁、厚度均匀。
更多推荐
电缆,封堵,采用,防火,堵料,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