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投影机怎么选?看这⼀篇就够了!
今天这篇⽂章就⼒求做成⼀个⼤百科,既有基础,也有⽐较,更有品牌/型号介绍与推荐,让你
彻底成为⼀个家⽤投影机的⾏家,选⼀款⼼仪的投影⼿到擒来。
什么时候需要投影?银幕100⼨起的时候。虽然平板电视依然是效果最好,最易于使⽤的。但100⼨的都是天价……
▼索尼(SONY) KD-100Z9D 100英⼨ 499999元
因此剩下的也只有投影机和激光电视可选了。(本篇⽂章不包括激光电视。)
纯正⾎统的家庭影院的显⽰设备主⾓- 投影机。
本篇介绍的主⾓是传统意义上的投影机,并不包括微投。
市场概况:
中国总体的投影机市场份额次于美国和欧洲。但是家庭影院投影机与欧美市场相⽐是不值⼀提的。但是由于中国⼟豪市场的存在,虽然国内万元以下的消费级投影销量⽆法与欧美相⽐,但
是超⾼端的机型(10万起),与欧美的差距倒是没有那么⼤。
▼决定投影机价格的主要因素:
1、投影芯⽚的尺⼨;
2、机器(整个光学路径)的尺⼨和复杂度(芯⽚尺⼨直接决定,芯⽚越⼤,成本越⾼);
3、镜头等周边的尺⼨,构造,材质等(与芯⽚尺⼨有间接关系)。
图⽚来⾃TI官⽹
因此,以往说什么看投影芯⽚类型(DLP,LCD,LCoS),看分辨率,看光源来划分投影的档
次,都是错误的!
从根本上来说,决定投影成本(注意:是成本)的就只有⼀个 – 芯⽚尺⼨。任何不在产品参数
中标注芯⽚尺⼨的⼚家,都值得注意!
怎么看尺⼨:⼀般会在参数⾥都会标出,当然也有个别鸡贼的⼚商,就是不爱标尺⼨。
前段时间张⼤妈众测的爱普⽣ TW-650,使⽤了0.61英⼨的3LCD芯⽚。
⽐如这款索尼的⼊门级4K投影 VPL-VW268采⽤了0.74英⼨的LCoS芯⽚。
⽐如这台号称投影机中的法拉利的 SIM2投影机,它⽤的是3⽚0.95英⼨的1080P DMD芯⽚。
⽐如这台科视的巨⽆霸D4K2560,它⽤了3⽚1.38英⼨的4K DMD芯⽚。
投影芯⽚的类型:
⼀般现在常⽤的就三种,DLP,LCD和LCoS(原理下⾯会说到)。这三种技术各有长处,也各
有短处。所以并不能以这台机器⽤了哪个技术就判断⼀台机器效果的好坏。关键还是看价格!
▼常见品牌(家⽤):
⽇系:索尼SONY,JVC,爱普⽣EPSON,NEC(院线⽤机型),(松下,夏普等⽇系品牌基本不出家⽤型号了)
台系:明基BENQ,宏碁ACER,奥图码Optoma,丽迅Vivitek,优派ViewSonic
欧美系:富可视InFocus,SIM2,巴可Braco, 科视Christie, Digital Projection
基本上⼤家选家庭影院投影的时候跳不出这⼏家的范围。
技术分析:
▼投影芯⽚的种类以及⽐较:
概况:
基本⽇系都有⾃⼰的投影芯⽚技术和⽣产线,所有的东西都要⾃⼰来。芯⽚都是⾃家使⽤,也会有别的品牌采购使⽤他们的投影芯⽚,但是商⽤居多。
台系没有⾃⼰的核⼼投影技术,所有的产品都是采购别家的芯⽚。
欧美系:与⼤家印象中的欧美⾼科技相反。欧美系的投影⼚家并没有⾃⼰投影芯⽚技术,他们擅长的是采购现有的技术,然后把效果做好,东西做⼤,然后卖贵。主流技术是3DLP,注意是3 X DLP。
▲科视的⾼亮3DLP机型,需要独⽴空间隔绝噪⾳
上图来⾃HD199论坛的⽆想,在家中使⽤欧美的⾼亮度投影机,是要做好许多准备的,不仅是⾦钱,还需要空间和⼀颗追求完美的⼼。
▼三种投影技术的⽐较
为了让⼤家更明确不同投影技术之间的优势/劣势,本⼈做了⼀张表格。
关于对⽐度:按照⽬前的⽔平来说,JVC的D-ILA芯⽚的对⽐度是最好的,LCD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能达到仅次于LCoS的对⽐度。
⾄于DLP,这么多年其实在对⽐度⽅⾯并没有什么进步。所以以前的⽂章说什么DLP对⽐度要优于LCD,现在已经不适⽤了。
动态光圈对于提⾼的对⽐度有⽤吗?动态光圈很多机型都在⽤,可以提⾼字⾯上的对⽐度,但是对于实际画质毫⽆帮助。道理很简单,动态光圈只能同时做⼀样,要么帮助⿊⾊更⿊,要么帮助⽩⾊更亮。
关于⿊位:在全⿊画⾯下,(注意,要关闭动态光圈,不然光圈全都关上了,这个⽐较也就没有意义了)。使⽤仪器测得的画⾯实际亮度可以做⼀⽐较,亮度越⼩,表明画⾯可以越⿊,暗部细节也就越容易分辨。
⼝说⽆凭,让我们来看⼀下实际数据(来源:HD199,狼猪)
索尼 VW268  0.005ftl,动态光圈关闭,全⿊画⾯(LCoS - SXRD)明基
W11000  0.06ftl,动态光圈关闭,全⿊画⾯(DLP)爱普⽣ TW9300  0.008ftl,动态
光圈关闭,全⿊画⾯(LCD)JVC 9900      0.002ftl,动态光圈关闭,全⿊画⾯
(LCoS – D-ILA)
JVC的是最能“⿊”的,因此⽬前家⽤投影中,JVC是当之⽆愧的⿊位之王。
关于亮度:其实亮度主要取决于光源。但是由于LCoS⾯板存在⽼化的问题,因此不能像DLP和LCD(⽬前⼀般都是⽆机LCD⾯板,寿命长)⼀样采⽤功率特别⾼的光源(发热⼤),所以最
⾼亮度还是DLP和LCD机型占优。
关于⾊彩:前⾯说过,单⽚式DLP是通过⾊轮的快速旋转来产⽣⾊彩,为了提⾼亮度,很多机型⾊轮中会加⼊⽩光。所以颜⾊的饱和度就有所⽋缺。即使是采⽤RGB⾊轮的,也有⼀样的情况。道理很简单,即使RGB三⾊⾊轮,每种颜⾊也只有1/3的时间存在于银幕上,⽽三⽚式的芯⽚,每种颜⾊都是同时存在于银幕上的。
看⼀看来⾃索尼的官⽅⽂件,对于⾊轮的⾊彩是如何描述的。
关于使⽤寿命:没错,投影芯⽚也有使⽤寿命的,长期⼯作在⾼热下的芯⽚,寿命会缩短。在耐热⽅⾯DLP芯⽚做的最好,所以在需要⾼亮度的商业院线,占有率最⾼的就是DLP技术。LCD芯⽚在采⽤了⽆机⾯板之后,寿命⼤⼤提升,很少再遇到发黄的现象。倒是采⽤LCoS技术的索尼,4K的SXRD芯⽚就发⽣过⾯板衰减的现象,使⽤⼀段时间后,对⽐度会⼤幅度下降。光源技术
▼汞灯:可以说消费者最容易遇到的投影机产品,⽤的都是⾼压汞灯。汞灯是⼀个较平衡的选择。它能在较低价格段获得不错的⾊彩,平衡的整体表现。缺点在于灯泡寿命不长,开关机时间长,需要预热/冷却。
▼LED:
曾经被给予厚望。也是⽬前家⽤机器上⾯唯⼀能提供RGB独⽴三⾊光源的类型。因此是理论上⾊彩最好的类型。注意,仅仅是理论上,许多微投也使⽤了LED光源,但是颜⾊并不令⼈满意。关键是看设计者如何平衡三原⾊的⽐例。
▼HLD:
虽说飞利浦发布了HLD(High Lumen Density)光源,号称解决了亮度问题,但是鉴于⽬前家⽤市场上的产品很少(明基有⼀款X12000,评价似乎⼀般。官⽹上也不在显⽰这款投影的信息),也反映了LED光源在传统家庭影院中的尴尬处境。
HLD的核⼼问题依然是如何产⽣三原⾊中的绿⾊,⽽且是⾼亮度的绿⾊。图⽰是多个蓝⾊LED 转换产⽣绿⾊。
图⽚来⾃insightmedia
LED的好处是寿命长,可以做得很便携。因此在对于亮度要求不⾼,要求易⽤性和便携性的微投上使⽤的较多。
▼激光:
号称投影机的未来光源隆重登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家⽤激光投影没有⽤RGB光源的!家⽤激光投影没有⽤RGB光源的!家⽤激光投影没有⽤RGB光源的!
为什么?⽬前的绿⾊激光技术没有突破。三⾊RGB激光光源限于体积和成本,只能⽤于⾼端商业院线。常见的解决⽅案是采⽤蓝⾊激光器产⽣蓝光,并照射荧光物质产⽣黄光,再通过分光镜⽚分为绿⾊和红⾊。这样RGB三基⾊就全了。
图⽚来⾃NEC官⽹
采⽤了Red和Blue激光光源的投影,通过Blue激光照射荧光体产⽣绿⾊。
所以说就⽬前的家⽤激光技术来说,同样能做到顶级的产品,激光在⾊彩上并不如其余⼏个技术。但是,它胜在:⾼亮度的前提下,依然具有很长的使⽤寿命(相⽐灯泡机),投影机不再需要灯泡做为耗材。
氙灯:其实⼤家在⽣活中应该接触过这个光源。但是氙灯投影并不常见,因为这个东西贵,寿
命短。
为什么⾼端投影爱⽤它呢,因为⼀,它亮!⼆,它是最接近光谱太阳的⽩光光源。所以理论上来说,它是⽬前⾊彩和亮度兼顾的,最好的选择。价格?⼟豪不会在意的,你说是吧。
▼JVC的原⽣4K激光投影机 - 宙斯
这其实也反映了JVC在4K芯⽚⽣产技术上的落后,有产品,但是产能不⾜,良品率低,价格居⾼不下。那么⾯对⽓势汹汹的索尼4K⼤军,JVC的其余机型是怎么应对的呢?使⽤现有性能出⾊的1080P芯⽚ + E-SHIFT技术,增强2K达到逼近4K的效果。
上图是E-SHIFT 4的原理图(来此JVC官⽹),最新的E-SHIFT技术已经发展到了5代。其实⽆论是LC
oS,LCD还是DLP的1080P -> 4K增强技术,基本上都是类似的原理。通过像素的快速位移,模拟出更多的像素。从⽽达到接近4K的显⽰效果。⾄于实际观看效果,可以说能达到物理分辨率4K芯⽚效果的70-80%以上。只有当使⽤⼀些特别的测试图进⾏对⽐的时候,假4K才会显露原形。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只有凑近⼀⽶之内观看静态画⾯,估计才能分辨出⼀些差别。
虽说是1080P的芯⽚,通过增强技术模拟出的接近4K的效果,但是你也要在产品说明⾥⾯写清楚啊,但是JVC的国内市场团队却对这⼀块⼉遮遮掩掩,与欧美的⽹站在参数表中写的清清楚楚截然相反。
国内外⽹站的JVC参数说明对⽐
上图是英⽂⽹站的写法,清清楚楚写明:芯⽚是1080P的,通过E-SHIFT技术成为4K分辨率。⽽中⽂⽹站如果你对4K技术并不熟悉,很容易认为这就是⼀台⽤4K芯⽚的机器。这,就是索尼和JVC长期以来真假4K⼝⽔仗的由来。不过似乎JVC也认识到这样忽悠消费者不好,在⾃⼰的真4K机器宙斯发布之后,最新⼀代使⽤E-SHIFT增强的机器,都依据国内外统⼀标准做了⽹站参数更新。
⽬前的JVC官⽹产品线描述
名称也同⼀更改为“D-ILA参考级电影投影仪”,⽽不是以前的“4K影院投影机”。
▼EPSON爱普⽣:
EPSON⼀直有着⾃家的专利 LCD 技术,这个技术也⼀直在进化,改善对⽐度以及寿命。但是在分辨率上,⼀直未能有突破(有消息称EPSON的真4K机器快推出了)。因此它的投影机在
4K兴起之后也⾛了⼀条与JVC相似的路线,那就是⽤现有的1080P LCD⾯板,通过类似于E-SHIFT的技术,实现1080P -> 4K的增强。
明基BENQ,宏碁Acer,奥图码Optoma,丽迅Vivitek, 优派 ViewSonic等这些台系⼚商其实并没有⾃⼰的在投影领域的核⼼技术,也就是说投影芯⽚是没有⾃⼰研发的。⼤多采⽤德州仪器TI 的DLP芯⽚。甚⾄不同⼚商之间有时也会采⽤公版设计(不同的型号,内部的主要成像部分采⽤了第三⽅的相同设计⽅案)。所以基本上可以说,这么多台系⼚商,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分严重,价位基本重叠,差异很⼩。
原先在德州仪器还没发布4K 家⽤DLP芯⽚的时候,台系阵营也算是风平浪静,牢牢守着⾃⼰的⼀亩三分地。但是在去年家⽤4K DLP芯⽚发布之后,台系也开始玩起了真假4K的游戏。
1080P与⼏种4K技术的画⾯细节⽐较
由于是屏射,抛开颜⾊的画⾯位置的差异,我们只看墙⾯和屋顶的细节。1080P能看出像
素,E-SHIFT画⾯柔和了许多,但是细节没有提升。DLP的倍线显⽰出了更多的细节。真4K的
细节最多。
▲HEIMKINORAUM的主持⼈,两位⽼兄背后是多台⽐较的投影
⽇系是不同⼚商之间(SONY和JVC)互喷真假4K。台系是在⾃⼰品牌内,在不同的价格段之间搞真假4K。
投影应该怎么选:
终于来到了⼤家最关⼼的部分。那么该如何挑选⼀台⼼仪的投影机呢?
▼⾸先看价格(预算)
5000元起,可以选择台系的单DLP投影,EPSON的⼊门3LCD;
10000元起,可以选索尼的⼊门1080P(LCoS-SXRD),台系的标称4K的1080P
DLP机;
15000元起,台系的使⽤4K DLP的4K机;
30000元起,索尼的真4K机型可选,JVC的(LCoS-D-ILA)4K机(1080P芯⽚E-
SHIFT升频);
4万元 – 10万元。以上提到所有机型的升级款,⾼级款。⽐较值得⼀提的是EPSON
的激光光源机(1080P的反射式液晶芯⽚)。⾼端欧美系的⼊门款在此价格段出
现;
10万元 – 20万。索尼和JVC的激光光源机型,都采⽤了原⽣4K芯⽚。这个级别还能
考虑⾼亮度的影院⽤1080P 3DLP机型;
20万 – 50万。⼤家发挥想象⼒吧。欧美系的⾼端,索尼家⽤旗舰VW5000ES激光投
影,都在这个价格段出现。⾼画质,超⾼亮度的1080P 3DLP影院机型也可以考虑;
* 4K 的院线3DLP机型?恐怕你得准备好100万的预算了
▼确定了预算之后,想象⼀下你的使⽤场景吧。
遮光不好的客厅党 – ⾼亮度 DLP和LCD机型
遮光良好的客厅党/独⽴影⾳室 – 对⽐度和⿊位出⾊的LCoS机型
数⽑党 – SONY的真4K机型和使⽤4K DLP芯⽚的台系机型
⾊彩党/彩虹眼的朋友 – 单DLP机型禁选
⽤投影看电视 – 长寿命的LED / 激光光源机型
超⼤画⾯影院党(200⼨以上) - 超⾼亮度的3DLP机型
其实只要理解了各种投影技术、光源的优势、什么是真假4K,⾃⾏对号⼊座不是难事。
主要投影机⼚商以及代表型号
▼索尼SONY:
不⽤多介绍了,索尼⼤法好。4K⾼清标准的发起和推进者之⼀。⼿握⼤量的资源,上到芯⽚器材⽣产,下到电影公司,每个4K的环节都会来插⼀⼿。因此说到4K就离不开索尼。
家⽤投影就分两条线,⾼清(1080P)和4K。绝不会像某些⼚商⼀样搞真假4K的猫腻。
▼索尼的家⽤投影产品线
▼⼊门级别1080P  VPL-VW48

更多推荐

投影,技术,光源,投影机,激光,亮度,机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