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日本都出产很好的厨用刀。德国两大品牌-Wusthof和在中国很有市场的双立人Henckels, 都出自小城Solingen。日本刀品牌多些,如旬(Shun)、真久作(Mac)、冶良具(Global)等等德系和日系的刀差别是很明显的。德系遵循传统,精确、厚实、耐用,为专业厨房的主力。德系刀锋口多为20度倾角,耐久而且易维护。日系刀轻巧, 刃薄、高硬度、极锋利。有些日本厂商则在钢材方面下很多功夫,如旬牌,用三十多层钢包裹中间一层极硬的钢片做刃,刀身有水波纹,形似古代中东名钢“大马士革钢”。日系刀虽然也有西式厨刀,但是刀柄和刀刃间没有厚实的挡护(heel),刃磨成更锐的16度角,锋利的同时也易崩口,维护有一定难度。
  有人分析德日厨刀的差别和各自历史有关。现代厨刀工艺与冷兵器时代刀剑制作一脉相承,那时欧洲正规军身材高大,马步兵都披铁甲,刀剑必须有分量又适度锋利才能砍透,又能持久耐用。而日本武士多用竹木、皮革做的软铠甲,用轻巧的利刃对付足已。觉得有道理。
 
  厨刀按制作方法有锻造(forged)和冲制(stamped)之分,同一品牌同样大小的刀,锻造刀
的价格通常是冲制的好几倍。前者简单地说是一块钢坯锤打出刀的雏形再磨成的,是几百年来的传统方法。有位去过德国Solingen的人说,一进小镇似乎脚下的地都在震动,那是在锻刀呢。设计、制作精良的锻造刀手感极好,厚实、耐用、平衡感好。冲制刀是一大块薄钢冲出许多刀胚子再磨一下即可,手感轻飘,刚性不足。名厂通常是两种刀都做,以适应不同消费水平的顾客。锻造刀和冲压刀的区别一看就明白了:
   
  上面这三把德国Wusthof的刀都是锻造的,刀柄金属部分的heel、bolster与刀身浑然一体。刀柄内部的金属部分与刀柄同样大小。

更多推荐

刀柄,厨刀,锻造,日本,冲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