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玩彩泥案例分析
一、背景
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常与动物对话。聆听动物的故事,怀抱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翻着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触目所见,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为了真正走进现实的动物世界。于是《在动物园里》的主题由此展开了。
二、实录
近阶段,我们和孩子们开展了“在动物园里”的主题活动,我把孩子们带来的许许多多的照片分散布置在有关的角落里。彩泥吧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今天亦是如此,夏东、郭果主动地来到了这里,刚坐下,就被布置出来的“动物园里的照片”和老师亲手用彩泥制作的小老虎吸引住了。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用彩泥捏的,好漂亮。”“我也要来试试。”
“我可从来没有做过,不过,这里有那么多的动物园里的照片,不会的话,可以边看边做的,你说,对吗?”
“对呀,那我们也来捏小动物吧。”
“好的,好的,看谁捏的快。”
在一阵讨论后,2人开始用彩泥制作起来。没过多久,展示台上多了一只可爱的小老虎、一只乌龟。可是2只被捏好的小动物站不起,这可怎么办呀?2人试了好几次都失败了,还害得小动物有点变形了。2人显然有点沮丧。我也试着暗示他们我捏的小动物的身体比例,大小关系,孩子们点了点头,继续埋头苦捏中。
三、反思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的各种动物园里的图片以及彩泥范例都对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也是孩子们的最近热点话题,所以,吸引了夏东、郭果两位孩子主动地参与进来,并能专注地进行自主活动。在讨论为什么捏好的小动物站不起来,一直倒下的问题中,老师没有过多的介入,没有过多的指导,而是,有耐心地等待孩子们自主从此问题中认识到大小、轻
重、身体与腿的比例关系,并且能自己改正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最初的看范例、看照片到孩子们的有意识的模仿再到自己的想象创造,整个过程都是孩子兴趣集中点。而老师在其中作为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仅需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应的大环境,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些相应的操作材料即可。同时,把更多的表现表达的机会留给聪明的孩子们,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对于这两位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在“层层递进”中,完美地表现表达出了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创意彩泥》案例设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压、捏、切、剪等彩泥创作基本技巧,提高造型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使用彩泥活动基本工具的经验,会做一些基础造型。
2.材料准备:
幼儿用品:塑料盘、湿毛巾、各色泥块、刀具、作品盒。
教师用品:彩泥示范作品、成品效果图、神奇妙口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手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预示活动的开始。
2.出示神奇妙口袋,请幼儿猜一猜,今天将要制作什么。
二、观察讨论从神奇妙口袋中拿出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教师和幼儿共同以儿歌形式做简短总结。
小结:物品哪一部分最大、最重要,我们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做。做完主体部分,再做零部件。
三、引领创作
1.出示彩泥作品效果图,教师讲解制作步骤,使幼儿对彩泥制作的流程有初步的印象。
2.按照每一步骤,根据需求,按比例分配手中的彩泥。
3.重点讲述新技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操作工具。
4.幼儿跟随教师完成主体部分,零件部分幼儿可以根据成品效果图自己操作。
四、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完成的部件放在盘中,用湿毛巾盖好。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克服胆怯心理。
4.发挥想象,做出有新意的造型。
5.提倡同伴间的合作,相互帮助。
五、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小朋友可以玩耍,用它来讲故事和做游戏。
2.作品保存起来做教室和家里的装饰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结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诵读彩泥主题儿歌。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百科:彩泥--少年儿童用来制作创意造型的一种益智玩具,但工艺和材质上比橡皮泥要提高不少,柔软而不粘手。彩泥干了以后加适量的水可以恢复柔软,具备环保效果,适合用来捏创意作品。
更多推荐
孩子,幼儿,彩泥,动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