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效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紧缺问题日益加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作为人类迄今对自然资源、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如何在建筑行业领域内解决好节能问题,达到绿色建筑节能要求,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技术;措施;效果
引言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是全球环保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工业、建筑、交通三大传统高能耗领域,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建筑节能已成为节能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核心课题。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来说,建筑节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目前中国建筑行业能耗巨
大,其总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7%左右,远高于世界建筑能耗占能源总消费量的30%的平均水平,而且既有建筑中99%为高能耗建筑。因此,推广和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节能施工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是涉及跨行业、跨学科、综合系统的先进技术。建筑行业施工节能不仅涉及土木工程学、城市规划、机电设备、电子信息等众多学科和领域,而且也与经济技术、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节能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也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工民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体现了建筑科学技术的经济增长点。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再次,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重点强调了对于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光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节约或者降低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在工民建筑中推广节能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
二、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效果
1、墙体节能技术
墙体节能技术主要是指在墙体中增加保温隔热层,通过减少墙体内外热能传递而达到室内冬暖夏凉的效果。墙体节能技术主要有外墙自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3种形式。
1.1外墙自保温
外墙自保温是指将围护和保温合二为一,依靠墙体材料自身节能阻热的热工性能达到节能要求的外墙保温体系。作为自保温的墙体材料有好几种,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节能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发泡混凝土现浇或砌块等,目前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加气混凝土砌块。虽然自保温技术具有较长的建筑使用年限、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安全、缩短建设周期等众多优点,但由于自保温材料强度比较低,导热系数较其他高性能保温材料较大,以及抗裂性不理想,容易产生墙体开裂现象等问题,所以在推广方面受到一定影响。外墙自保温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已引起普遍关注,部分地区也在陆续推广墙体自保温新技术、新工艺,如哈尔滨、江苏、重庆等地新建住宅工程中,相继推出复合混凝土空心保温、陶粒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烧结空心砖等自保温墙体系统。
1.2外墙内保温
外墙内保温是指在外墙结构的内侧设置保温层,将保温材料复合在外墙内侧。虽然内保温具有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不高、取材方便等优点,保温材料被楼板所分割,仅在一个层高范围内施工,不需要设脚手架,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如减少了室内使用面积、饰面层较易开裂、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尤其是圈梁、楼板、构造柱处于热桥部位,在局部温差影响下易产生结露现象甚至引发保温墙体发霉开裂的可能等,在推广中也不太顺利。
1.3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是指在外墙结构的外侧设置一个保温层,将保温材料复合在外墙外侧。对比其他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其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可以避免产生热桥效应;保护主体结构,大大降低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扩大室内的使用空间。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墙外保温一般能使每户使用面积增加约1.3m2~1.8m2;既有利于建筑节能改造,又便于丰富外立面,使既有建筑外观焕然一新。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用于外墙外保温的材料与技术不断改进,外
墙外保温由于其优越性正日益受到重视。
2、屋面节能技术
2.1保温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房屋建筑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时,必须依据相关的设计要求及效果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选择,重点把关吸水率、容重、外观以及导热系数等多种性能参数确保其合理性。
2.2实施倒置式屋面
倒置式屋面主要指对传统房屋建筑屋面构造中的防水层及保温层实施必要的颠倒处理,即置换保温层与防水层的位置,让防水层处在保温层的下面。但此种方法不利于防水的施工和后期检修,应充分考虑后使用。
3、门窗节能技术
3.1对住宅窗墙比进行适当地控制
住宅窗墙比主要指房屋建筑窗户洞口所占的面积与房屋建筑立面单元所占的面积的比值,北向窗其窗墙比不宜大于20%;东向窗不宜大于30%;西向或者南向不宜大于35%。
3.2设置温度阻尼区
在房屋建筑的门窗施工中,应该制定相关的“温度阻尼区”。“温度阻尼区”主要指在室内及室外的中间设置一个层次,称为中间层次,与热闸相同。
3.3选择新型的玻璃
新型的玻璃主要指低辐射的玻璃(LOW-E)低辐射玻璃的表层由一层半导体氧化物及锡氧化物等多种涂层薄膜组成。低辐射玻璃在制作成中空玻璃后,隔热保温性能大幅增加。
3.4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选择密封效果比较好的新型门窗材料,同时可以选择密封膏、弹性密闭型材料、弹性松软型材料以及边框等在墙及门窗框之间的缝隙处实施灰口密封;选择泡沫密封条、橡胶、高低缝、橡塑以及回风槽等进行扇及框的密封;选择缝外压条、高低缝以及密封条等进行两扇之间的密封;选择多种弹性压条进行玻璃及扇之间的密封。
4、采用照明节电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用先进的照明控制器具和开关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在道路照明系统,采用道路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压波动的手段,克服电压波动对道路照明和照明产品寿命的影响,以达到较好的照明及节能效果。在室内照明控制中,主要采用声控、光控、红外等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减少照明用电和延长照明产品寿命。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一项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十分诱人的节能技术途径,其节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寒冷地区,在建筑中应用中低温地热采暖,可以节约常规能源,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采暖费用。
(2)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洗澡热水和其他生活热水,是我国在建筑中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最为成功的项目。
(3)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成熟、增加投资少、节约能源、有利环保,是解决广大农村冬季采暖的好办法,在我国采暖区的广大农村应用市场广阔。
三、结束语
建筑节能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社会要谋求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建筑节能是最近几年社会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建筑企业应坚持不懈,抓住时机地推进建筑节能,并根据情况推进建筑节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加快建筑节能的脚步,使我国早日迈进世界能源大国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周翠英,黄海龙.如何加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J].湖北建筑学报,2011,(8).
[2]孙培华.国内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建筑经济,2009,(9).
[3]郭小明.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应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J].建筑经济,2010,(8).
更多推荐
技术,节能,保温
发布评论